大姜沒有施有機肥怎麼補救?

用戶6698754040638


種植大姜時,因各種原因在種植前未施用有機肥作基肥的情況時有發生,特別是姜農自行漚制農家肥時,因溫度適宜、姜種催芽已達到了種植要求,不及時種植會傷芽,而此時農家肥未腐熟,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先種植後再追施農家肥。

追施農家肥的作用和原因

【1】有機肥的作用有機肥是天然有機質經微生物分解或發酵而成的一類肥料。所含營養物質比較全面,不僅含有氮、磷、鉀,而且還含有鈣、鎂、硫以及一些微量元素。施用有機肥料有利於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氣和水的比例協調,使土壤疏鬆,增加保水保肥、保溫、透氣的能力。

【2】種植大姜追施有機肥的原因種植農作物,特別象生薑這種生長期長,需肥量大的作物,在生長中離不開有機肥補充養分。雖然有的土壤肥力較好,但間斷施用有機肥,很容易造成缺素症致使大姜養分不足,主要原因是有機肥中營養元素全面,而我們施用化肥時以氮、磷、鉀三元素為主,而其他微量元素,有一大部分則需要大姜從土壤中汲取,所以大姜在生長中,離不開有機肥補充養分。另外施用有機肥不致於土壤板結,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所以在種植前期沒有施入有機肥,後期補充施肥非常有必要。

追施有機肥的方法

【1】幼苗期追肥大姜幼苗期,姜芽生長在溝內,兩邊壟較高,所以施肥比較方便。把有機肥順壟撒施在離姜5~10cm處,施肥後淺鬆土再澆水,鬆土時切勿傷苗。

【2】大姜膨大前期追施有機肥大姜在立秋前後要撒去遮陰網,清理薄膜後施肥、澆水和培土。這期間大姜已開始生長姜芽,因此施肥比較方便,可將有機肥撒施在植株附近,培土後澆水,補充後期生薑膨大時所需的養分。

總之,種植大姜離不開有機肥。追施有機肥宜早不宜遲。否則既影響大姜的產量,也影響大姜的質量。並且追施有機肥越早,植株小,更容易操作。


泰山農家人


翻耕沒用有機肥也是很正常的,翻耕用有機肥固然是好但也有他的不好的一面就是麻煩而且成本高,大姜的施肥原則是:少用勤用避免肥害和脫肥。大姜的施肥管理技術如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大姜生長分3個階段:苗期、發棵期和姜塊膨大期。

大姜苗期主要就是生根、壯苗,提供全面營養,調節生長,培育壯苗,這個時期主要是補充均勻的營養,可以使用20+20+20+TE的產品,考慮到你耕地是沒用有機肥,在種姜是需要溝施餅肥和菌肥100公斤,能夠促進大姜根系的生長,提高大姜的長勢,達到生根壯苗的作用;大姜發棵期,高效的營養促進姜塊地的膨大,所以推薦使用高氮高鉀型肥料,能夠促進大姜的長勢,吸收更多的營養,促進膨大,建議使用20-10-30+TE的產品,能夠促進大姜的膨大;大姜膨大期吸收鉀元素豐富,這時候要補充鉀,同時也要兼顧其他的營養,防止大姜產生缺素症,營養大姜的品質,推薦使用10-9-40+TE的產品加餅肥和菌肥100公斤,促進大姜快速膨大的時候,還能補充其他的營養,防止大姜出現早衰現象,整個生長期還要葉面噴施微量元素肥多次以免造成缺微量元素爾抑制生長,現在農民都比較喜歡用高檔水溶肥,具有見效快易吸收的特點但也要注意使用方法。

水溶肥作為全水溶的產品,衝施加水稀釋300-500倍,滴灌加水稀釋500-800倍,葉面肥噴施建議加水稀釋800-1000倍,不能縮小或者擴大倍數,縮小會浪費肥料,擴大則會減少營養,要根據指導倍數科學用肥。


沂蒙老區小張


生薑根系不發達,生長期較長,需肥量較大。生薑全生育期以吸收鉀肥為主,氮肥次之,磷肥居第三位,對氮磷鉀的吸收比例為1:0.5:2。生薑對鉀營養最為敏感,增施鉀肥可促進植株對氮和磷的吸收,提高生薑產量和品質。

但是生薑對礦質營養要求全面,除氮磷鉀鈣鎂鐵等元素外,還需要鋅硼硅等多種微量元素。因此,生生薑的施肥時應根據生薑的需肥規律,土壤總養分和肥料效應,按照有機肥與無機肥,基肥與追肥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平衡施肥,才能獲得較高的產量和品質。施肥過量或者是缺素都會導致生薑的減產和品質的下降。

一,生薑使用有機肥的好處

生薑喜肥耐肥,在一定的限度內,均衡施肥越大,其生薑產量越高,同時,大量施用經過腐熟的有機肥,還可以有效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繁殖和蔓延。生生薑翻耕土地時,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3000–4000公斤,複合肥50公斤,硫酸鉀或氯化鉀10公斤,及適量的鋅肥,硼肥等。如果複合肥中的氮和鉀含量相同,最好是多增施點鉀肥。磷肥在土壤中移動性較差,因此只適宜作底肥,不宜作追肥。

有些種姜戶認為大量施用農家肥費工費時,不如單施化肥簡單方便,這種認識是不對的。因為農家肥等有機肥營養元素比化肥更全面,更豐富,而且大量施用有機肥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改良土壤,實現養分的持續均衡供應。增施有機肥料還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生態環境條件,通過增大有益微生物和無害微生物的種群數量,抑制姜瘟病和其他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但是,有機肥的施用必須進行徹底腐熟。經過腐熟的有機肥,不僅可以使生薑有效利用其養分,同時腐熟可有效殺滅和減少有機肥中的病原菌。現在很多生薑種植地塊病害嚴重,與施用沒有完全腐熟的有機肥有直接關係。



二,有機肥在生薑上的施用方法

有機肥種類繁多,如糞尿肥,包括人,家畜等的糞便。堆漚肥,包括廄肥,堆肥等。及沼氣肥,綠肥,生物菌肥等。其特點是,原料來源廣,數量大,養分全,含量低,肥效遲而長,必須經過微生物分解轉化後才能被作物吸收和利用,具有改土培肥地力的效果。

在生薑的施用上,一可做基肥,二可在生薑轉折時期施用。

我不知道題主是沒有用基肥還是沒有用作追肥。如果是沒有用有機肥做基肥,那可以在培土時用加入有機肥。如果已經用過有機肥做基肥了,那培土時可用或可不用。

如果你沒用有機肥作基肥,也沒有用作追肥,那可以在衝施化肥時,可衝施沼液,腐熟的人糞尿,生物菌劑,抗重茬劑等。

常用的抗重茬劑主要有重茬1號,是一種微生物菌劑,有活化養分,營養全面,疏鬆土壤,改善土壤環境,促根壯苗,提質增產的作用。可衝可灌。還有如重茬EB,重茬靈,抗重茬劑,抗茬寧等,都是一些生物製劑,內含多種有益活性菌,植物生長促進物質,具有營養,抗病,干擾根結線蟲,真菌,細菌,調節土壤酸鹼平衡等多重功效。

其實,如果你的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每年都施用有機肥的話,一年不施用到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可不必擔心。有機肥是好東西,是一切植株的最愛,但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是一個矛盾綜合體,當施用有機肥不當時,同樣也是一大壞事。


三,有機肥肥害

施用過量的沒有經過腐熟的有機肥,特別是大量施用沒有經過腐熟的雞糞,那它們在地下發酵就會釋放出大量的氨氣和亞硝酸氣體,就會傷害到生薑的根系及嫩芽,如果是在設施內栽培生薑,因密閉通風性差,會造成氨氣中毒。

如果生薑發生有機肥肥害,常表現為生薑剛出芽時幼芽腐爛,幼葉黃化生長不良,雨後或澆水過後,當天氣出現高溫時,地表溫度過高,幼苗枯亡率大量增加。當你拔出來生病的大姜植株時,你會發現生薑根系肉質根受害腐爛,新根不能正常發出,因此得不到水肥供應而出現老化苗,僵苗,卷葉苗,枯亡苗等多種畸形苗。

防治方法就是,耕地前糞肥撒施均勻,然後深耕細耙。有機肥充分腐熟後施用,觀察施肥後植株生長髮育狀況,及時澆水稀釋。


總而言之,種植生薑以有機肥和無機化肥相結合,有長有短,有全有補,可最大限度地滿足生薑植株對營養的需求。如果沒有施用有機肥,也不要擔心,可追施微生物菌劑來補充,也可不施,多追點化肥也可以,等下一茬種植生薑時,你可增施哈。


努力就好


大姜也就是常說的生薑,它的食用性非常廣泛,也有藥用價值,是重要的經濟作物。

生薑種植以溫暖溼潤的環境為主,多在南方地區種植。農村露天種植生薑多清明前後,到11月份左右就可以進行採收了。我家每年都會種生薑,它的生長適應性和抗病蟲害能力都比較好。小規模的種植模式管理還是比較簡單的,選擇優良的品種種植可以省不少事。在種植生薑的時候忘記施有機肥,這種情況還是有的,但是通過後期補肥,影響並不是太大。


▼生薑的需肥情況。

生薑的生長期比較長,都需要施哪些肥料呢?它的整個生長期還是以氮、磷、鉀肥為主,對鉀肥的需求量最多,三者的施入比例大概為1:0.5:2,按照這個方式施肥就可以。但是有沒有必要施基肥呢?除了墒情較好的輪作大田可以少施或不施,其它的土壤栽種還是需要施熟腐農家肥的。建議每畝施入4噸左右的農家肥,翻地的時候要深耕,將肥、土充分混合。

▼有機肥的補施辦法。

除了施基肥,種植生薑後續還是要追肥的。分別是在壯苗期、分叉期和膨大期進行追施,它們的意義也是分別以促苗、促長和促果為主,施肥比例還是要根據實際生長髮育的狀況調整用肥比例。如果沒有施基肥,建議在第一次追肥的時候增加氮肥或者複合肥,每畝用量50公斤左右。施基肥的作用其實也是促苗和壯苗,提高生薑植株的抗病蟲害的能力和改善葉面的光合作用,第一次追肥一起補施是可以的。

▼調整後續的施肥計劃。

生薑的需肥用量並不是特別大,尤其是肥沃性比較好的土壤。忘記施底肥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當的調整後續施肥比例。生薑的生長前期需肥並不是太多,沒有施底肥最顯著的影響就是出苗慢、幼苗生長緩慢。也可以在後續追肥的時候適量加施氮肥,膨大期噴施生薑專用肥或磷酸二氫鉀、硼肥、鈣肥等葉面肥。


農紀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大姜的施肥方法如下

清明前後大姜底肥

每畝施用佐田氏有機肥120-160kg、優質複合肥80-120kg撒施後翻耕,下姜時溝施佐田氏有機肥80-120kg。苗期提苗壯棵時,每畝衝施土毫根5-10kg。

6月底小培溝-8月中下旬大培溝

6月底7月初,每畝用優質複合肥40-80kg、佐田氏有機肥80-120kg。8月中下旬,每畝用優質複合肥80-120kg、佐田氏有機肥120-160kg,培溝後澆水即可。

大姜膨大期

衝施佐田配方肥20-40kg,隨水衝施,能促進吸收利用,保證產量。

整個生長期施肥方法簡述

(1)基肥:漫地撒施,旋耕打地,起壟開溝後,有機肥溜溝後耙耬。

(2)培溝追肥:兩側開溝溜肥後培土。

整個生長期施肥時間簡述

1.清明前後,整地施肥下姜種。

2.6月底7月初,小培溝。

3.8月中下旬,大培溝。

4.苗期及大姜膨大期,選用佐田氏衝施肥。

效果描述 :根系周圍土壤變化→根系→植株或莖→葉片→花芽→果實表現。

①大姜出苗後,觀察大姜出苗齊整,葉片舒展、不捲曲。苗期衝施土毫根,葉片油亮,棵子粗壯。

②小培溝,大姜莖杆粗壯,葉片舒展,毛細根多,根系發達。

③大培溝後,大姜膨大迅速,姜牙子多,根系發達,各種病害及姜瘟病發率低。

④大姜生長期,土壤質地疏鬆,抗旱及排澇能力強,土壤顏色正,無鹽漬化及紅色土壤、綠苔等出現。

⑤大姜出姜後,姜塊鮮亮,姜賴皮少,質地緊實,畝產1萬-1.2萬斤,產量、品質、質量明顯提升。



果農小周


姜原產東南亞的熱帶地區,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耐寒和抗旱能力較弱,植株只能無霜期生長,生長最適宜溫度是 25-28℃,溫度低於20℃則發芽緩慢,遇霜植株會凋謝,受霜凍根莖就完全失去發芽能力。

廣西主產區大部分縣的年平均溫度為18-19℃,7月平均氣溫為25.3℃,極端高溫為39℃;一月份平均氣溫為10.2℃,極端低溫為-4℃;全年無霜期330天以上。年降雨量900-1300毫米,空氣相對溼度為80%左右。

姜原產熱帶常綠雨林的森林邊緣地帶,形成適應稍廕庇環境的習性,春夏季處於稍萌薇的環境下生長才能良好。[3]

喜溫暖溼潤的氣候,不耐寒,怕潮溼,怕強光直射。忌連作。宜選擇坡地和稍陰的地塊栽培。以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為宜。





迎著冷眼與嘲諷向前衝


生薑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溼潤的氣候,不耐寒,怕潮溼,怕強光直射。忌連作。宜選擇坡地和稍陰的地塊栽培。以上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為宜。生薑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應及時追肥。那麼,大姜種植如何施肥?大姜的需肥特點及施肥技術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1、施肥配方:大姜的施肥,在增施有機肥料和深翻改土的基礎上,應著重考慮氮、磷、鉀三元素的施用,同時注重硼、鋅、鈣等元素的施用。根據大姜對營養元素的需求特點,適宜的大姜專用控釋肥配比(氮-磷-鉀)主要包括18-9-18、17-9-19等。上述大姜專用控釋肥部分加入了大姜生產所需的中微量元素。

2、施肥時間和方式:建議在夏季作大姜底肥使用,可進行穴施或條溝施。穴施:在兩個種姜中間打穴施肥。條溝施:注意種肥隔離,肥料在種籽側下方6~8釐米處。

3、施肥用量:一般情況下,施用量為每畝60~80千克。

4、注意事項:大姜專用控釋肥的釋放與土壤溫度、土壤中水分含量及灌溉水量密切相關。

5、施肥效果:植株高大、葉片大而肥厚、莖稈粗壯、分枝多;姜球多、排列緊密,節間短而密,根莖大而肥,肉質細嫩,產量高。抗病性增強。

大姜的施肥誤區

1、底肥使用未充分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每年在種植前,才想起買有機肥(指雞糞、豬糞、牛糞、羊糞等),不管是否經過高溫發酵處理,直接用於大田。

2、、底肥中化肥使用量太大,前期追肥過多。一畝一次使用200—500斤複合肥、磷酸二銨和鉀肥作為底肥。

3、八月追大肥,九月不(少)追肥。不少農民認為施肥越多,產量越高,於是不計成本,盲目地使用大量化肥,遠遠超出了大姜根系的吸收能力。 現在大家知道了大姜如何施肥,在沒有施有機肥的情況下如何補救了吧!


茶農妹


在生薑栽培上,常用有機肥作底肥,因生薑的生育期較長,需肥量大,而且在姜體膨脹期,為防止姜體暴露在泥土外長不壯,因此都需要對生薑作二次追肥並培土。



題主在栽種生薑前整地時沒有施入有機肥,不必擔心無法補施。可在6月中旬生薑發棵4一6根苗進行第一次追肥培土時施入,將有機肥和複合肥撒在生薑的篼部附近,用行間的泥土蓋嚴即可。

生薑需肥量大,如果有機肥較多,可分為兩次作追肥施入,減少複合肥的用量。可在7月初生薑發棵8一10根苗進行第二次追肥培土時施入,施入肥料後用行間的泥土蓋上,就完成了二次培土,形成了廂溝。既完成了施肥,不使膨脹的姜體裸露在泥土外面長不壯,也有利於排水。


慶雙


生薑作為經濟作物被各地的農民朋友們種植,生薑相對好種產量也高,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在平常炒菜的時候可以用來祛除腥味,也可以用來泡茶或者泡腳去溼氣,用途多樣。生薑的種類也比較多,有較好的種植前景…

  生薑作為經濟作物被各地的農民朋友們種植,生薑相對好種產量也高,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在平常炒菜的時候可以用來祛除腥味,也可以用來泡茶或者泡腳去溼氣,用途多樣。生薑的種類也比較多,有較好的種植前景,那麼生薑想要高產高量,施肥就是關鍵,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施肥的幾個注意事項。

  1、不能使用生雞糞拿來做肥料,一定要用腐熟以後的牲畜糞便

  很多農戶家裡面都是養殖雞、鴨等牲畜,然後為了處理這些排洩物就直接拿來做肥料放在田地裡,但是這樣子的做法是不對的。要知道,生雞糞在一定的條件下會發酵然後產生熱量,從而影響生薑的根部吸收,導致根系受損。還有生雞糞裡面還有大量的病菌,會導致土壤裡面的有害細菌進行傳染。甚至在發酵過程中散發出的味道,會對生薑的葉片產生危害。

  2、施基肥的時候,不使用有機肥,或多施化肥

  其實生薑在開叉前期,主要是靠自身的養分來進行生長的,所以我們底肥要使用腐熟過的有機肥為主,不要總是依靠化學肥料,化肥是要經過土壤裡面的微生物作用以後才可以被生薑所吸收。

  這樣子效果慢,而且還會影響土壤的性質。所以我們要施有機肥,可以是生物的有機肥,也可以是商品的有機肥等。不能使用尿素等,因為即使使用了也沒有用的,因為它吸收不了。

  3、前期施肥時間要提早到6月份左右

  一般生薑在開叉前期,會依靠生薑的自身營養物質進行生長。但是等到了6-7月份的時候,我們就要對其進行追肥,追施的主要是含氮元素的肥料,當然除了氮元素的肥料還可以補充一些含鉀元素的肥料。8月份的時 候,不要施肥了。

  有很多的農戶喜歡在這個時間段追肥,而且量還多。但是如果此時加大肥料的濃度就容易導致生薑生長的時候根系受損,不再生長,減少了根系的吸收面積,使得生薑的根系不能正常的吸收養分,而且也增加了成本。

  4、對於含鉀元素的肥料,追肥需要少量多次

  8-10月份是姜塊生長的高峰期,此刻需要吸收大量的養分,特別是含鉀元素的肥料。所以我們在此期間要多次施肥,但是每次的施肥量不能太多,養分要全面。要知道,後期追施鉀肥,姜塊膨大的比較快,而且重量也大,比較容易儲藏不會腐爛。

  以上就是生薑施肥需要注意的四點,生薑的價格相差比較大,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這都是跟生薑的品質有直接關係的,而想要提高生薑的品質,那麼農戶們就要在施肥的時候注意以上四點,這樣才能獲得一個好收成。

 





英子搞養殖


 大姜生長期長,需肥量大,其施肥應重施基肥,追肥時需注意有機肥和無機肥的配施。

  現在農民用肥中存在著比較多的問題,比如:無機肥用的比較多,有機肥用的比較少,導致土壤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專家建議多施有機肥,因為大姜的根系短,種植環境需要疏鬆的土壤環境,多施有機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排氣性,有利於大姜的生長。

  應多施鉀肥,大姜的養分需求中鉀的比例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氮,所以在施肥的時候要堅持增施鉀肥。

  追肥一般分三次,通常在苗高25-30釐米,並具有1-2個小分杈時,進行一次追肥,稱為“小追肥”或“壯苗肥”,每畝可施尿素4千克或硫酸二銨20千克,開溝施入或澆水時隨水衝入。

  姜苗處於3股杈時期,進行第二次追肥,追肥對生薑產量形成十分重要,稱為“大追肥”或“轉折肥”,是獲得豐產的關鍵。這次追肥是:在姜苗北側距植株基部5—20釐米處開一施肥溝,每畝施入豆餅70—80千克,或腐熟優質糞幹500千克,另加複合肥25-50千克,肥土混合覆土封溝。

  8月底或9月初,姜苗具有6-8個分杈時,是根莖迅速膨大期,可根據植株長勢,酌情進行第三次追肥,稱“補充肥”,一般每畝施用氮肥4-5千克。適當的補充微量元素,尤其是硼肥和鋅肥,1公斤/畝左右。 (沛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