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王婆與“馬泊六”

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婚姻不般配,本身就存在危機。武大郎木訥,不懂風情,人稱三寸丁谷樹皮。潘金蓮風流俊俏,好做出牆紅杏。如此一來,就缺一個從中作梗的人,挑撥事情,讓潘金蓮出軌。恰好,隔壁王婆應運而出,促成一段孽緣。

《水滸傳》中的王婆與“馬泊六”

潘金蓮本是大戶人家的使女,那大戶要纏她,她告訴了主人婆,因此遭大戶嫉恨。那大戶倒賠些嫁妝,白白把潘金蓮嫁給武大郎。潘金蓮看不上武大郎,愛偷漢子,就有些奸詐浮浪子弟經常到武大郎門前轉來轉去,還說:“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裡。”武大郎無奈,舉家搬到陽穀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潘金蓮勾引武松不成,反說武松要非禮她。武松是個紅臉漢子,只得搬出去住。潘金蓮拿叉竿時,失手滑落,打到了西門慶。茶局子裡的王婆看到了,她笑著說一句:“兀誰教大官人打這屋簷邊過,打得正好!”她知道買賣來了。王婆最會做媒,又會做牙婆,也會收小的,也會說風情,也會做馬泊六。馬泊六也叫作“ 馬八六 ”,“ 馬百六 ”,指撮合男女搞不正當關係的人。王婆為了貪圖西門慶的錢財,還有西門慶許諾給她,要讓她外出的兒子回家後跟著他幹,就做起了馬泊六。

《水滸傳》中的王婆與“馬泊六”

西門慶看上了潘金蓮,就到王婆的店裡說話。王婆收了西門慶的銀子,使出平生手段,讓西門慶勾引潘金蓮。西門慶搞試探,故意把筷子弄掉,然後用手捏潘金蓮的腳時,潘金蓮笑起來,說一句很敞亮的話:“官人休要羅唣!你有心,奴亦有意。你真個要勾搭我?”潘金蓮早就知道西門慶的心思,當西門慶按照王婆的劇本演的時候,潘金蓮樂得做了女主角,被西門慶勾引。兩個人之所以能勾搭成奸,全憑王婆的劇本好。西門慶和王婆演戲,潘金蓮被騙進來,但她本意也要尋歡作樂,只是怪王婆太不道德,手段陰損毒辣。當西門慶和潘金蓮雲雨一番之後,王婆故意闖進來,故意說的義正言辭,訓斥潘金蓮偷漢子,還說,若要她不告訴武大郎,就要潘金蓮每天都來私會西門慶。潘金蓮答應了,西門慶和王婆暗自高興。

《水滸傳》中的王婆與“馬泊六”

王婆陰謀得逞,真的做成了馬泊六。作為媒婆的王婆,不但會說話,而且會用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讓男女搞不正當關係。在她說和西門慶和潘金蓮的之前,不知道做了多少讓男女傷風敗俗的事請呢。當鄆哥領武大郎來捉姦的時候,王婆頂不住。武大郎推門,被潘金蓮頂住門。潘金蓮暗示躲到床底下的西門慶出來耍耍威風,西門慶果然開門就是一腳,踢到了武大郎的心口窩。武大郎病了,又是王婆設計,要潘金蓮給他灌砒霜。武大郎死後,潘金蓮嚇得手腳沒力氣,又是見過世面的王婆來幫忙,用煮了的抹布擦拭武大郎口鼻內湧出的血。王婆不僅成了馬泊六,而且成了教唆犯、殺人兇手的同謀。潘金蓮是被她教壞的,西門慶是被她搞定的,兩個人在亂搞男女關係方面沒有經驗,只有王婆是風月老手,她有經驗,於是就促成了一段孽緣。

《水滸傳》中的王婆與“馬泊六”

她設計讓潘金蓮入圈套,還故意撞見兩人云雨,一口咬定要告訴武大郎,讓潘金蓮更加求她饒恕,依附於她。他就拿住潘金蓮,讓她每天都來和西門慶相會。手段可謂毒辣,用心可謂陰損。當事情敗露,武大郎奄奄一息之時,她又一不做二不休,慫恿潘金蓮毒死武大郎,還幫忙收屍。從他做媒婆的職業特點來說,她的行為已經大大超越了媒婆的職業範圍,幹起了促成姦夫淫婦的行徑,還順帶幹了幫助潘金蓮謀害親夫的勾當。一切壞事的設計者都是王婆,她以前可能也幹過幫婦女謀害親夫的勾當,只是沒被發覺而已。不知道有多少被她謀害的冤魂纏著她,但她毫不知覺,依然為自己的計謀忘乎所以。

《水滸傳》中的王婆與“馬泊六”

這個婆子,為了錢財什麼都敢幹,沒有什麼是非之心,更何談什麼羞恥、禮儀道德?在她的觀念裡,只要有錢賺就是對的,有了錢才可以生活好起來,管他什麼門當戶還是不門當戶對,通姦不通姦呢!憑她一張嘴說開去,能把瘸的說直了,把瞎的說成看見了的,把死的說成活的。而對於說和亂搞關係的男女,最是賺錢。事實證明,王婆從西門慶處得來的錢財不少,都夠她的棺材本了。如果她惹了常人也就罷了,偏巧惹了敢蔑視王法的打虎英雄武松,那麼她的罪過就是罪惡滔天,一發不可收拾。

《水滸傳》中的王婆與“馬泊六”

武松讓眾鄉鄰寫供狀,潘金蓮和王婆都不肯招。武松把潘金蓮提起來,要動刀子,潘金蓮嚇得招了。王婆說到:“咬蟲!你先招了,我如何賴得過,只苦了老身!”王婆也招了,武松殺了潘金蓮,又殺了西門慶,帶著眾鄉鄰和王婆到官府自首。官府判詞是:“據王婆生情造意,哄誘通姦,立主謀故武大性命,唆使本婦下藥,毒死親夫,又令本婦趕逐武松,不容祭祀親兄,以致殺傷人命。唆令男女,故失人倫,擬合凌遲處死。據武松雖系報兄之仇,鬥殺西門慶姦夫人命,亦則自首,難以釋免。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外。姦夫淫婦,雖該重罪,已死勿論。其餘一干人犯,釋放寧家。文書到日,即便施行。”潘金蓮和西門慶都死了,王婆就成了主謀。至於潘金蓮不讓武松祭祀,確係官府偏袒武松,故意那麼說的。

《水滸傳》中的王婆與“馬泊六”

王婆判得最重,被推上木驢,上四道長釘、三條綁索。兩聲破鼓響,一棒碎鑼鳴,兩把尖刀舉,一朵紙花搖,她被帶去東平府市心裡,乞了一剮。後世做馬泊六的,王婆豈不是明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