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開波湖為何有那麼多閃電?

AUTUYG


馬拉開波湖是世界上閃電數量最多的地區之一,一年365天之中,有超過290天都會發生雷電現象,每年的閃電總次數超過百萬次以上。為什麼馬拉開波湖的閃電數量這麼多呢?閃電通常發生在強對流天氣時,也就是雷雨天氣閃電多發。馬拉開波湖地處10°N的熱帶地區,終年高溫,較高的氣溫使得這裡空氣蒸發比較旺盛,多對流天氣。

此外,馬拉開波湖的地形也加劇了閃電的多發,湖泊所在的地區是一個盆地地形,東西兩側都是東科迪勒拉山脈的組成部分,東西兩側的玻利瓦爾峰和哥倫布峰的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地形上東南西三面地勢高,北部向加勒比海開口,地勢較低,特殊的地形,使得來自海洋的暖溼空氣和周圍高山上下沉的冷空氣容易在馬拉開波湖相遇,冷暖空氣相遇,產生強烈的對流運動,容易產生雷雨閃電等強對流天氣。


地理沙龍


馬拉開波湖位於委內瑞拉境內,是南美洲最大的湖,因為湖底有豐富的原油,所以還被稱作(石油湖)。但是就這個地方每年都有290多次的雷電來襲!

馬拉開波湖的閃電之謎就在於湖底的石油和地形。

馬拉開波湖三面環山,而且都是2千米以上的高山,北邊出海口也在高山的屏蔽下拐了一個彎。在環山包圍、阻隔之下,湖區域形成封閉的自循環小氣候,氣體物質很難與外界交流。

湖區周邊聚集了大量的油田氣,主要是乙丙丁烷氣。這些烷氣能夠吸納湖區周邊遊離電子,到了5000米高空遇冷,烷氣相變,就形成液態的丙烷雨,而加入其中的電子被擠出來,形成高電壓環繞在烷雨周圍,烷雨下落到離地面附近數百米向大地放電,而上部高電位的烷雨向下部低電位的烷雨放電,於是就形成了由上至下壯觀的放電瀑布。

烷雨下降幾千米落到溫度較高的地域又開始汽化,形成氣體上升,所以烷氣只是形成閃電,不大下雨。溫度升高烷雨又氣化,吸納電荷形成新的循環。

如果若干年以後,馬拉開波湖的石油開採完了,石油氣沒有了,那麼馬拉開波湖湖的閃電就沒有了!


且行且珍惜9600



wu吳金泉


馬拉開波湖,閃電⚡️多。是因為湖水存在大量的負電離子,吸引了太陽風大量的正電離子,來到湖的上空,從而引發向湖水大量放電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