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鰱鱅怎麼調漂?子線多長適合釣?浮漂應該怎樣選擇?

酸酸80


感謝您的提問!我也是一個喜歡垂釣鰱鱅的釣魚人!首先野釣鰱鱅對浮漂的選擇,我覺得應該選擇吃鉛量在3g到4g的浮漂,為什麼這麼說呢?既然是野釣,那麼就會鬧鉤,野外的水域的小魚兒們可不管你的餌料是什麼味道的,什麼酸的臭的香的,見到就過來瘋狂覓食!所以說選擇吃鉛量大的浮漂可以把鬧鉤的問題稍微解決一下。野釣鰱鱅的時候用的魚竿的長度至少也要五米四,選擇吃鉛量大的浮漂後,拋竿上也能輕鬆許多!

至於如何調漂,其實我認為釣鰱鱅調漂是最簡單的,帶餌調漂,前提是你搓餌的大小一定要保證一致。第一、先確定水深,把浮漂的位置拉到半水。第二、帶餌料開始調漂,減鉛皮,直到浮漂的目數剩餘兩目到四目為止。如果不喜歡帶餌調漂的話,也可以換一種方法。首先還是把浮漂拉到半水為止,然後開始減鉛皮,假如你的浮漂是14目的浮漂,不帶餌調到12目到14目就可以了,上餌料之後看看浮漂露出多少目,根據餌料的大小來控制想要的釣目就可以了。

子線多長合適?我覺得釣鰱鱅的子線800mm對摺就可以了,鉤距在80到120mm就可以。額外我補充一下野釣鰱鱅的餌料的問題,既然是野釣,肯定鬧鉤,切記餌料的霧化千萬不要太快,霧化太快了,反而不好。把霧化的時間控制在1分鐘到2分鐘就好。開餌料的時候加入粘粉來控制霧化時間,千萬別加拉絲粉!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謝謝!祝所有的釣友們都能釣到大鰱鱅!這個魚的力道大!衝擊力強!是釣魚人的最愛!


陽光叨叨


看來是準備手竿釣鰱鱅了~現在想想那手感還是沒的說~嘖嘖,好了不閒聊,進入正題


子線多長合適?

80~90釐米,對摺,兩鉤之間的間距要夠大,8、9、10釐米,看你個人習慣吧,因為釣鰱鱅是靠的餌料的霧化、脫落吸引鰱鱅前來進食,注意了咱們餌料不是上在魚鉤上的,是上在餌託上的,我是這麼玩的,如下圖:

當然上鉤上也是可以的,誘魚的時候雙鉤上餌,感覺魚來了,上鉤單上餌開釣,對了鉤上可以加一個小彈簧,跟餌託是一效果,不過上鉤刺魚效果就不好了,雖然一般都是下鉤中的魚,還可以像圖中一樣,在鉤子上面放一兩個小泡棉珠子能增加中魚率,它能減輕魚鉤的重量,讓魚更容易把鉤子吸進嘴裡,還有一種就是小爆炸,顧名思義就是比爆炸鉤小一號的爆炸鉤,餌託外面加幾個鉤子~

浮漂應該怎樣選擇?

短小而精悍的漂,就是浮漂不要太長,20~30釐米左右吧,然後浮力較大的,因為釣鰱鱅釣的淺,浮漂太長來回纏,會讓你煩不勝煩的~~!

好了,杆子跟線組配好,你就可以去感受釣到鰱鱅時候的手竿及魚線切水的嗚嗚聲了,得勁~!~哈哈哈


漁樂氵壽


野釣鰱鱅,通常使用的是海竿水怪線組和手竿臺釣線組作釣。關於調漂、子線、浮漂選擇,首先得弄清鰱鱅的習性,然後根據不同的釣法來定。

鰱鱅時中上層魚種,作釣時要釣浮。其覓食的習性是“濾食”,所以對餌料的要求是霧化要好,通常我們選擇酸臭味、霧化較好的大團餌料作釣。

根據上述習性,我們先來看海竿水怪線組。

海竿水怪線組。海竿水怪線組的漂,是用的大肚阿波漂,主線八字環處直接連接水怪籠即可,無需子線。調漂呢也很簡單,通常將阿波漂拉到水怪籠上方1米左右的地方即可。

臺釣作釣。線組較複雜一點,而且臺釣釣鰱鱅,手感也是很爽的。野釣鰱鱅選擇的浮漂,通常是短腳長尾的棗核漂,漂吃鉛較大,3克以上。子線可以選擇長一點的子線,50CM--80CM的子線錯開對摺,長子線入水後襬幅較大,帶著餌料能形成比較明顯的霧化區,這樣誘魚效果會加強。調漂要求空鉤調高目,帶餌調釣目,儘量剪鉛,利用餌料的重量壓出釣目。漂與鉤的距離控制在1米左右,在釣的過程中,可根據魚層在作微調。

以上是個人拙見,歡迎評論交流!


墨海遊釣


一、 鰱鱅魚的習性:

  大家都知道:鰱鱅魚是兩個不同品種的魚,鱅魚頭大,身上有黑色暗花紋;鰱魚頭小,整體流線型較均勻。這兩類魚都屬於以食浮游生物為主的魚類,喜歡群居活動。鰱鱅魚均屬喜高氧魚類,水中含氧量不足時,它們輕則浮出水面,重則死亡。其食性較雜,早已走出了酸鰱、臭鱅的說法,世界上香、甜、酸、臭、腥等食物都是它們的可口食物,浮游生物、微生物、被分解成含高蛋白質的腐朽物和霧狀食物均是它們攝取的目標。在自然水域,因為鰱鱅魚主要以浮游植物、微生物為主要食物,所以他們就養成了對浮游生物特別敏感的特點,尤其對白色等有色浮游生物反映較快,在我們釣鰱鱅魚時布窩使用“白粉、大頭白煙”等有色粉餌誘魚效果好,就是利用了它們這個特點才能夠得以奏效。

  二、如何抓住釣鰱鱅魚的時機

  釣鰱鱅魚,關鍵是判斷魚進窩與否,而判斷魚是否進窩就是看魚星,鰱鱅魚一般是在離岸100米左右的水面上翻花,我們布窩以後,它們會逐漸靠攏過來,當真正進窩了,那就會發現:一片片窩狀的氣泡往上泛(就如同塘底的淤泥很厚、人下水一腳踩下去沼氣向上冒的形狀是一樣的),在密集的小氣泡中,不時有一兩個大氣泡,這就是典型的鰱鱅魚星。這時不要心急,要細心地尋找鰱鱅魚所在的水層(原則上是:鰱鱅魚大、所的在水層就偏深,反之,所的在水層就偏淺),說白點:一般一斤左右的鰱鱅魚都在50公分到1.3米的深度,魚的逐漸大、所在的水層就深些,有時我們在中、大型水庫垂釣,十幾斤左右的大鰱鱅魚都在1.7米左右的深度。

  三、如何誘鰱鱅魚

  誘鰱鱅魚是釣鰱鱅魚的關鍵,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撒誘餌,由遠而且近地、最後在釣點多撒些誘餌。誘餌有用炒香的麥麩或者菜餅加“白粉”,也有直接地用釣餌作為誘餌(付出的成本大些),入水後就變成一片白霧,給鰱鱅魚有了覓食的信號;二是邊釣邊誘,用大團餌連續拉餌做窩,因為鰱鱅魚覓食都是滿水域裡跑,見到誘餌就會湧蜂而上。所以,由遠而近地、逐步加量地布窩或採用大團餌連續拉餌做窩都是誘鰱鱅進窩的主要手段。

  四、釣餌的選用

  釣餌應選用霧化性好、比重輕,清香中略帶甜味的魚餌,也可加入蒜香型的商品魚餌和雪花粉。但是有一點要提醒朋友們,各地的水域不同、鰱鱅魚的食性也不同,所以請朋友們要根據自己所在地魚的喜好選擇相應的釣餌。切不可死搬硬套。(請朋友們自己掌握)

  五、釣鰱鱅魚的細節問題

  釣鰱鱅魚的開始階段有些煩,因為打窩後,第一個光臨的就小魚鬧窩,特別是小魚多的時候,餌拋下去就被小魚抬著下得不去,其實這還是好現象,小魚把餌叨散了能更有效地引誘鰱鱅魚進窩,如果釣點突然安靜下來或者有小魚躍出水面逃走,就說明是鰱鱅魚進窩了,這就是“大魚到小魚逃”說法的來歷。反之,一旦又出現小魚鬧鉤的情況,就預示著鰱鱅魚已經離窩而去了。所以,小魚鬧窩也是鰱鱅魚進、出窩的一個很好的判斷信號。

  釣鰱鱅魚,一是剛才已講到過的要把握魚層;二就是釣餌的問題。開餌是第一的關鍵,過軟,拋不出去,就是拋出去了,入水即化,釣不到魚;過硬,久不化餌又不行,因為鰱鱅魚主要是去吸食從餌團上霧化下來的霧狀物,所以餌料霧化的好壞是中魚的關鍵。特別是釣鰱鱅魚,餌料並不是魚直接吞下去的,而是在餌料霧化的過程中,鰱鱅魚在吸食餌料時把鉤一同吸入嘴裡而中鉤的,所以餌料開的好,霧化的過程是一層一層地向下剝落,鰱鱅魚在吸食餌時不經意中把鉤子也吸入嘴裡,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正口中魚”。開餌就一定要謹慎,切不可隨意,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兌水比例,保持最好的狀態,您就一定能夠有豐厚的收穫。


戶外野釣小偉


鰱鱅屬於中上層魚,靠吸食過濾浮生物為主。調釣餌料霧化一定要好,餌料儘量開幹散點,剛開始控制在30秒一竿,到窩子裡有魚腥了再多捏幾下控制在一分鐘多一點一竿。漂用吃鉛3一4克就行了。帶鉤半水調到漂肚上面一兩目,捏上餌料釣2一4目。線組打底4+3。上下鉤距5一10公分上鉤掛餌下鉤空鉤。鉤子用7一11號伊勢尼都可以,個人一般用10伊勢尼或5號千又手研!




大魚的僵夢


一、子線長短及鉤距

  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遇到食物以大口吸食為主,根據這一特點,作釣時在線組上稍作調整,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般子線較長,下落的速度要緩慢,形成的霧化區域更大,這樣更利於誘魚,餌料大面積霧化之後,鰱鱅便會從四面八方前來吸食餌料,不過增加中魚幾率的關鍵是鉤距。

  鉤距大,上鉤的餌料霧化、脫落形成的霧化帶,吸引鰱鱅到附近吸食就極易將下鉤誤吸入嘴,並且雙鉤互不影響;而鉤距小,餌料在霧化的過程中,由於雙鉤地距離較近,只有當鰱鱅很接近餌團的時候,才有可能中鉤,並且在吸食的過程當中,容易使雙鉤纏繞失去刺魚的功用,因此將子線延長、鉤距增加到8到10公分左右,來誘釣鰱鱅效果會更好。

二、調漂方法

  一般常規調釣方法有空鉤調漂和帶餌調漂兩種,釣鰱鱅一定要勤拋竿、勤換餌,這樣才能把窩料始終聚集在窩點,上魚的幾率才會大。掛餌調漂的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當餌料霧化完時,會通過浮漂的動作反應出來,提醒我們及時揚竿換餌,不過在調漂方面就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主攻大個體鰱鱅時,餌料一般上得比較大,剪掉的鉛皮也就相對較多,當餌料霧化完全之後浮漂會慢慢地向上移動,露出漂肚的機率會比較高;反之如是釣小個體魚,餌料脫落的時候浮漂慢慢地向上移,因此找準自己浮漂停留的狀態十分重要,除此之外如果空鉤調漂,也要注意調的目數在原則上不能低於十目,釣的個體越大,浮漂的目數越高,這樣才能保證掛上餌之後,浮漂不至於被餌料的重力拉下,沒於水下。

三、上餌技巧

  雙鉤上餌適用於作釣水域魚的密度較小,需要投入大量的窩料去誘魚時使用,比如釣中上層的小鰱鱅時,搶食比較兇,用雙餌來釣窩料充足,能夠快速地聚到魚。餌料配方大全fish960.com 而單鉤上餌的方式相比較起來,雖然投食量較小,但是上鉤上餌、下鉤不上餌,魚在霧化區內吸食餌料的時候,即便不靠近上鉤的餌團,也可能誤食下鉤的餌料,釣深水大魚是比較好的。

  另外雙鉤不上餌的方式,就是人為地加大餌料和雙鉤的距離,這樣一來餌料慢慢霧化下沉,霧化區域更大,從鉛墜到雙鉤都是有效距離,使用這種方法正好模擬了拋竿掛籠作釣的狀態,中魚的幾率也會隨之增加,適合在水域面積大魚的密度小、個體大的地方使用。

  這三種方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在餌料慢慢霧化的情況下,形成一個霧化區,然後魚在吸食的時候就很容易將釣鉤,吸入嘴裡了。


釣魚大全


鰱鱅屬於中上水層魚,想要釣到它最好是半水做釣,選用浮力大些的浮漂(因為釣半水、餌料又比較大),搓一個餌掛鉤半水調漂,調到4–5目左右。尼龍子線的長度要1米左右對摺,大力馬或PE線30釐米以上對摺,鉤距最好在15–20釐米。這樣餌料搓在上鉤,挑個溫度高的天氣,水深從1.5米開始找魚。拋竿可以選擇鰱鱅釣組(成品套裝)







雙寶釣魚人


首先你得了解魚的習性,鰱鱅屬於中上層魚,如果水淺,且氧氣很充足,鰱鱅也會下底覓食。鰱鱅喜歡酸,臭,香,腥味的餌料,因為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所以要求餌料要有好的霧化。

鰱鱅選擇線組3+2,如果魚較大,可以適當放大線組,子線長一點,大約50公分,鉤子用按照魚體大小選用5至8號伊勢尼鉤,鉤距在5至8個鉤距,上鉤掛餌,下鉤空鉤做釣。

水層以2米為例,從1.5米開始搜索魚層,發現漂尾顫動或者浮漂周圍有魚星,說明窩裡有魚,有口無魚或者有口矛魚,說明魚層不對,適當上下調整。

浮漂選擇浮力較大的漂,調漂的話,半水調全目帶單餌調4目即可。

漂像就是有力頓口,黑漂。。。


大鯽終結者


一,調漂:調漂時把漂調到漂根也就是把目數全露出水面再搓兩餌調,入水露出兩目即可(這是釣浮)再十公分的向上移找魚層。

二、子線:子線一般三十五公分就可以了。

三,選漂:選用大浮力的鰱魚漂。


野釣老五哥


魚漂品牌不要太在意,釣組/主線2.5子線1.5就差不多。如果魚較大可以按比例增加主線/子線大小。杆用硬點,好搏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