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年級班主任,每班都有一兩個硬核家長,我該怎麼辦?

高考志願填報


確實是作為老師遇到這樣的孩子很崩潰。特別是孩子的家長給到自己的一個額外的壓力是很崩潰的。

顯然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特別溺愛孩子的,特別是他的祖父母對他的溺愛已經太過分了。我覺得這樣的孩子的家庭對老師的要求,肯定沒有任何一個老師能夠做到的。

即便是他的全職保姆也不一定能做到,孩子不能感冒。像這種情況的話,我覺得有必要和孩子家長一起坐下來,好好的告訴家長,孩子的一個真實情況。如果覺得自己真的是沒法面對這樣的家長,覺得自己都不想幹了,那麼如果要處理這件事情,那一定不能讓自己越來越壓抑。



我們可以跟學校領導溝通,怎麼樣處理這件事情比較好?或許學校領導有更好的一個溝通方法跟家長去溝通。確實誰都想跟孩子更加走進內心一些,但是往往很多家長總是不領老師的師生之情。所以老師是無心去跟孩子有一個心靈的溝通,讓孩子改變過來,不要在這種環境中長大。

雖然看起來確實是沒有心情跟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去溝通。但是如果我們費了很多精神想辦法去處理這件事情,依然沒有更好的效果的話。只能跟我們的孩子去溝通,走進他的內心,告訴他作為一個有責任的孩子,一個有愛心的孩子,讓他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孩子,不要依賴於家庭的任何一個人。並且培養他作為班上的一個小幹部,讓他承擔一些班級的責任,慢慢的孩子找到了自己付出勞動的一個成就感,他應該會越來越像個男子漢。


思思陽陽媽


這就屬於熊孩子一類的,這種孩子我也見過,不過不是我的學生,我先說一下他的班主任是怎麼做的。

因為他經常欺負同學,一開始他班主任則比較頭疼,於是老師就給他安排為班長,就像之前說的,他喜歡打架,所以很多孩子怕他,而像這類孩子,又比較喜歡當“官”,所以當班長後,又是風風火火的。當然,這個班長是有條件的,條件就是不能欺負人,不可以搗亂,如果班裡的其他同學發生了矛盾,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

一開始這個孩子確實不欺負別人了,只要班裡出現了什麼事情,他總是跑去找老師,自己也跟著看熱鬧,時間長了,也學著老師處理問題,再後來的時候,這孩子成了那種哪裡有打架,哪裡就有他,不過他不是打架的人,而是和事佬。

至於孩子的家長,是不是像題主說的那樣,我還真不知道。

不過就像題主說的,孩子脫衣服感冒的事,完全可以給家長說一下,孩子也是一個人,是獨立的個體,孩子脫衣服那是因為他覺得熱,學校活動比較多,而且孩子活力比較大,難道熱了也不能脫嗎?

一年級孩子小,自控能力差,這是事實。因為我也見過,有的孩子在體育課上,瘋狂的跑著玩,出了一身的汗,然後開始脫衣服,只穿一件秋衣,不過要及時讓孩子們穿衣服。當然,這也要老師能看到才能說,畢竟老師不是保姆,不能時刻跟著孩子。

還有就是有問題,及時給家長說,特別是一年級的。

我聽過一位老師說,他們班就有一個事多的家長,整日說孩子在學校受什麼什麼委屈了,又什麼孩子怎麼怎麼樣了,於是老師天天把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彙報”給家長,不到兩個星期,家長就不怎麼回信息了,因為他發現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事,不值得去說去做。

你可以借鑑一下。


青燈僧


你要把你做老師的架勢拿出來,這樣的家長你不要害怕,就使勁懟就對了,我兒子也是一年級班主任老厲害了,我們家長個個都怕她[捂臉]老師說一沒人敢說二,孩子調皮搗蛋學習不認真不專心立馬把你家長叫來熊一頓。天天放學接孩子因為一年級要到教室門口接,個個家長提心吊膽就怕老師又點名誰誰誰家長留下來,一留下來又要訓話了[捂臉]


名字真難取啊


很簡單,公事公辦。

這種人不僅在學校時是硬核家長,工作中還是刺頭員工,買東西還是事B客戶,常年的習慣就是欺軟怕硬,要是因為他硬核你就一再讓步,那這種讓步可以說是沒完沒了的。

所以呢,一開始就給自己樹立一個公事公辦的形象,對待每一個孩子都是公平的,他跟你這個那個的時候禮貌但不失強硬,表面不可能為了他的孩子犧牲其他孩子利益的態度,他碰幾次壁也就沒那麼硬核了。

只要你行的正做的端,學校和大部分家長都會站在你這邊,逼急了吃虧的是他的孩子,你沒什麼好發愁的!


Lisashan


一【弄清定位】

首先明白自己的定位,你是老師,不是保姆。

我們公司做的很好得一點是,告訴所有老師,不需要你們去迎合家長,而是要打通理念,讓他們來配合你的工作。

教育不僅僅是老師的事,更是家長的事情,畢竟學習父母是孩子的天性。特別是孩子的性格和行為,都和家裡的教育密不可分,不是說靠老師一個人就能徹底改變一個孩子的。

你要做的就是擺出老師應有的態度,去找家長好好溝通,當然溝通也是有方法的,不然有可能不僅問題沒解決還激化了雙方的矛盾。

二【如何溝通】

第一步:把孩子在學校裡的所有表現都真實的反饋給家長,有什麼說什麼,不要隱瞞,也不要編造,讓家長了解所有事實。

第二步:講出自己給的解決方法。告訴家長自己會怎麼做,問題誰都會提出來,但給瞭解決方案,就表示你在這件事上是用心的,是想了辦法的。

第三步:分析孩子情況,打通理念。告訴家長髮生這種事情的根源是什麼,孩子皮,喜歡打別人,是不是關愛不夠,想要引起別人的注意,那爸爸媽媽是不是要多花時間去陪伴孩子?諸如此類。

這些都做了,相信家長能感受到你的用心,如果家長不是存心找你麻煩,都會表示理解的。

三【向上反應】

如果這些都做了,你已經盡力了,但家長仍然不依不饒,那你就把你做的一切告訴主任,校長,讓他們出面解決。

學會請求幫助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不要什麼事都自己扛著,說不定他們會對這類事更有經驗和解決方法。

但前提是你已經盡力做了所有事情了。

當然不要等到最後出大問題了才去說,那就太晚了,那時候誰是誰非也說不清了。



抬頭見北斗


首先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寶,每一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都希望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將來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再次認識上與家長達成共識:家校攜手,一切為了孩子。

其次,在班級營造一切為了孩子的氛圍,採用自願申報的方式成立家委會,讓絕大多數家長加入到家委會,分工合作,為學校教育、活動提供保障。當家長也在為班級服務的時候,就能換位思考,體諒老師和其他家長的辛苦付出,感恩遇見,從而更投入自己孩子的引導和陪伴。班上有了這種氛圍,“硬核”也很難擴大自己的能量。

第三,老師心態平和,人與人不同,老師自己做好自己,本著對班上孩子負責的態度工作,主要絕大多數家長認同你的工作即可。


開心老師


愛孩子就得拿出“愛孩子”的方法方式來,特別是現在孩子稀罕的同時,更得有耐心去教育引導孩子。當教師的不能高高在上,要讓孩子懂你、信你、服你、愛你,就得有一定的方法方式。一年級的孩子,膽子不會大到哪,特別調皮的也不會多,想法把這兩個調理好,家長那邊要理解他們的“愛子心切”,儘量好言好語,讓他們知道你的盡心盡責。我們讀了那麼多年的書,才能來到學校從事教育工作,“教育”是什麼?所以,多一些方法方式,少一些埋怨,多給自己建設一些成就感和榮譽感,減少“負能量”的產生,這樣自己才會輕鬆快樂。


田夫41


我這裡老師不會'理,有個學生生病了才一年級學生家長叫他泡杯沖劑他直接說不是幼兒園老師直接擺架子,怎麼說了家長老師都要互相配合,老師也不要太擺架子現在年輕老師有些確實沒有老一輩老師有耐心。


藍色夢幻


硬核家長沒什麼可怕的,當老師的什麼樣的家長沒見過?瞭解這個家長的脾氣本性,最好提前找機會和他們勾通一下。講明孩子到學校應該怎麼做,看這樣的家長有什麼特殊要求。只要做班任的一視同仁,不偏不向,按老師行為規範做工作。不用有後顧之憂。


王淑俠


你是教孩子的,不是給家長排序的!不要隨波逐流,拿出教書先生的耿直來,再說按傳統排序來說,天地君親師,你是和他家長平起平坐的位置。(僅限教育方面)若你考慮家長因素太多也有違聖人“有教無類”的教育宗旨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