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武松為什麼不娶妻?

農民大彭


先說說為什麼施公筆下的好漢都是不好女色好槍棒之人,因為在古代都是一般情況都是男耕女織。男人負責主外掙錢,幹體力活;而女人則主要負責安內,收拾好家一般不出門。


男女之事過度是很影響男人幹體力活的,所以能把控好這方面的男人才符合施公心裡的好漢形象。

對於題主的問題,個人覺得主要有三個原因:

陰盛陽衰

道家有一種說法叫做陰盛陽衰,而很多練武之人也認為不近女色更加有利於武功修行,我想武松應該也是這樣認為的。從武松打虎,再到飛雲浦、鴛鴦樓,武松一直都是以剛猛形象視人。施公為了讓這種形象維持下去,大多安排他與男人相處,即使有女人也得像孫二孃般的漢子型女人。眾觀水滸全局,也幾乎沒有寫情愛的場景,武松的形象不適合給他添加情愛的成分。


心受打擊

或許某個瞬間,武松還對愛情有過憧憬。但是從小到大,他並沒有與女人相處的機會,第一個靠得比較近的就是大嫂潘金蓮。然而當看到自己的親哥哥被女人毒害而死,心裡對女人的印象是大打折扣的。第二次又自己又因為女人被害(侍女玉蘭),雖然玉蘭是受別人指使,但終究也是參與者。這兩次的遭遇,早已讓武松對於異性沒有過多的幻想。

沒有機會

武松的一生都處在被迫害的邊緣,成天忙碌卻又沒有真正為自己而活。上梁山之後,身邊都是一群大佬爺們,三位女士都是已婚婦女,哪裡能有與單身女人相處的機會。況且在古代,婚姻一般都是由父母或者哥姐做主,而武松孤零零一個人根本沒人幫他操心這個事,他自己就更加不會考慮。


時光荏苒,一天天一年年,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追求愛情的能力。


——END


江佐一梅郎


武松沒老婆原因有三。

第一,少年浮浪。古人結婚早,女子十三,男子十五就能結婚。最遲女子十五男子二十,再大就是剩男剩女了。豬八戒老婆二十歲沒嫁出去,只好招了一頭豬進門,可見其慘。武松出場時二十五歲,還是光棍一條。為啥沒老婆,一是每天打架鬥毆,三天兩頭進局子,給不了女人安全感,二是窮,沒錢娶。古人講究三媒六聘,娶老婆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一個窮屌絲上哪兒找老婆去。當然了他哥娶老婆屬於小概率事件,不提。

第二,為情所困。男人二十五歲是個風水嶺,這個年齡如果遇到大事,這輩子也就定型了。許多人的三觀都是二十五歲樹立的。武松二十五歲遇到了潘金蓮,隨後遇到了孫二孃和玉蘭,三個女人把他對女人殘存的一點痴念斷絕了。蛇牙蠍子尾,最毒婦人心。紅顏禍水,動物兇猛,還是遠離為好。

第三,形勢所迫。武松血濺鴛鴦樓,犯下驚天大案,被官府通緝上了二龍山當土匪,每天跟魯智深楊志等一幫惡徒過著刀頭舔血的生涯,也就沒心思娶媳婦了。畢竟連座山雕都沒老婆,何論武松乎。再以後上梁山,都奔四的人了,娶啥老婆。古人云,三十不娶,不應再娶,四十未仕,不應再仕。再說你都出家當和尚了,也就把俗緣了了吧。


唐風宋月


在古代,行走冮湖四海為家的人,在沒有掙下一份家業之前,一般都不娶女人,因為娶了女人就意味著困居一地而告別無憂無慮,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江湖生涯,要為家室的溫飽奔波勞做了。

然而他們強的是拳腳功夫,十八般武藝,弱的是謀生的手段,養家餬口的能力,娶了女人他們便必須找合法的營生,再不能使用江湖勾當了。

所以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有家室的沒有幾個人。

武松也不例外,他和人喝酒,一時氣憤,一拳差點兒把那人打死,為避官司躲到了柴大官人莊上,你說他娶個女人多個累贅合適嗎?

景陽崗打虎,當了陽穀縣都頭,有了穩定的工作,該考慮成家立業了,偏偏哥哥被潘金蓮給毒死了,大仇不能不報,報了殺兄之仇他也成了配軍,也只能把娶老婆的事兒放一放了,誰知為施恩爭地盤惹了張都監,血濺鴛鴦樓,扮做頭陀投奔二龍山落草為寇,一但被官軍擒獲就要殺頭,還得連累親人,他就更不能娶妻生子了。


jianchi


因為書中不允許。

一、流亡階段

武松是清河縣人氏,從小父母雙亡,由哥哥武大郎撫養長大。後因少年時打架,將一個人打得重傷,武松以為打死了人,就逃跑了,流落他鄉,後來到了滄州,住進柴進的莊上,一住就是一年多。

可以說,在前期,武松的生活是比較飄零的,作為一個在逃犯,驚弓之鳥,連安穩日子都過不了,怎麼會娶妻呢。

在柴進莊上呆了一年多,這個時候的武松出生低下,在江湖上沒有名聲,而他本身好勇鬥狠,與柴進的莊客關係不好,眾口鑠金,於是柴進對於武松的態度也不會太好。

以至於落魄的武松得了痢疾,也無人看顧,只能一個人鏟了一鍁碳,在廊上烤火,這個時候,如果沒有遇到宋江,可以說連能不能活下去都成問題,又怎麼娶妻呢。

後來武松離開柴府,要回到清河縣尋找自己的兄長,結果在井陽岡多喝了幾碗酒,不聽店家勸告,一意孤行,非要過崗,遇到了老虎,幸好武松有一把子力氣,經過一番激烈的搏鬥,武松打死了老虎。

二、陽穀縣的美好生活

打虎之後,武松聲名大燥,成為有名的打虎英雄,被陽穀縣令聘為都頭,又在陽穀縣遇到了自己的兄長武大郎,可以說,在這一時間內,武松人生得意,很有娶妻的可能。

但是好久不長,武松的嫂子潘金蓮與陽穀縣的大紳士西門慶勾搭成奸,又害死了武大郎。為了替兄長報仇,武松獅子樓上殺死西門慶,又在家裡將那嫂子潘金蓮剔骨剖心,他替兄長報了仇,而自己也因此走上了流放之路。

這一段時光很美好,也可以說是武松最為得意的一段時光,而作都頭的日子,在武松的人生履歷中,也算是重重一筆。就是後來武松介紹自己,也說自己曾做過都頭。

這一段時間,武松認識了《水滸》中有名的美女—潘金蓮,如果在別人身上,可能發生一段小叔子與嫂子的不倫之戀,但是他是武松,大名鼎鼎的武松,不管是對於兄長的感恩之情,還是作為一個正派人士的心中操守,他拒絕了潘金蓮誘惑。

如果沒有潘金蓮勾搭西門慶害死武大郎一事,也可能他會很快娶妻,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但是註定了,武松不會平凡下去。

三、初識玉蘭

武松的流放路程也是佈滿了驚奇,先是在十字坡,他識破了孫二孃的計倆,將她打翻在地,危急時刻菜園子張青趕到,解勸了二人,他們夫妻也與武松交了朋友。

到了流放地孟州之後,又遇到了金眼彪施恩,為了報恩,武松在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創造了他人生中的另外一個神話。

後來,在張團練的家裡,他遇到了自己的初戀,玉蘭。

玉蘭是張團練家裡的養娘,也就是養在家裡的歌伎,有客來時,唱典彈詞,陪客人解悶,玉娘長得極為漂亮,用書中言便是:

臉如蓮萼,唇似櫻桃。兩彎眉畫遠山青,一對眼明秋水潤。纖腰嫋娜,綠羅裙掩映金蓮;素體馨香,絳紗袖輕籠玉筍。鳳釵斜插籠雲髻,象板高擎立玳筵。

在接待武松的酒席之上,張都監指著玉蘭對武松道:此女頗有些聰明伶俐,善知音律,極能針指。如你不嫌低微,數日之間,擇了良時,將來與你做個妻室。武松起身再拜道: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為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張都監笑道:“我既出了此言,必要與你。你休推故阻,我必不負約。

武松雖是推脫,但也不過是客氣罷了。如果張團練是真心對待武松,那麼武松娶了玉蘭,夫妻和美,應是一番佳話。

可惜,此番不過是一個欺騙武松,引武松入懿的一個計策罷了。

夜半三更,聽有有人呼捉賊,武松作為客人,也是深受張團練厚愛的(至少表面上如此),便執了一棒,出門想要協助張團練捉賊,哪知道,捉到的便是自己。

而在武松所居住的屋子裡,更是人贓並獲,能進入武松院子的,只有玉蘭。卿本佳人,奈何做賊?武松的心冷了,於是在飛雲浦,武松殺掉派來殺他的殺手和押送他的捕快之後,武松返回鴛鴦樓,將張團練一門、蔣門神一概殺死。

而玉蘭,也死在了他的刀下。

可以說,這是武松在生命中很有可能娶妻的一次,卻是一個騙局。

四、行者之路

血濺鴛鴦樓之後,武松被張青孫二孃夫妻救起,為了掩人耳目,武松穿上了孫二孃收集的一套行者服裝,假扮成了帶髮修行的頭陀,這一扮,就是一輩子。

後來武松行走江湖,甚至後來上梁山,中間不是沒有遇到良家女子,並結親的機會。

但是武松終身遇到的兩個有關聯的女子,一個是他的嫂子潘金蓮,卻害死了他的兄長,他唯一的親人;一個有可能與他結為夫妻的女子,他也心儀的女子,卻成了害他的幫兇。這對他的影響可謂極大。

這也是武松沒有娶妻的原因吧。


木子君的小屋


武松是水滸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婦孺皆知,家喻戶曉。縱觀武松傳奇的一生,和大俠郭靖所不同的是,雖然他遊走江湖、快意恩仇,但始終孑然一身,缺少合適的伴侶、溫馨的愛意。武松為何不討老婆,究其原因,可能有三。


一、情感傷害

武松自幼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撫養成人,缺少母愛是他一生的遺憾。長大後,武松的內心一直非常渴望得到異性的眷顧。見到潘金蓮後,潘的柔情似水、溫柔賢惠給了武松最大的心靈慰藉。可以說,武松對潘金蓮的感覺相當複雜,似母非母、似嫂非嫂、似戀非戀。然而潘金蓮卻用偷晴、弒夫的惡毒表現,將武松內心深處的母親圖騰殘忍撕毀。此時,武松心靈中的異性神塔已基本崩塌。

之後,武松刺配孟州,中秋月圓之夜,張都監將玉蘭許配給了武松。然而玉蘭卻是張都監陷害武松的幫兇,正是玉蘭的指引,武松才被栽贓。再一次被女性欺騙的武松,隨即就大開殺戒、濫殺無辜。至此,武松心中的異性神塔徹底垮塌,再無修復可能。



二、江湖規則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江湖也不例外。在江湖禁慾主義大行其道的北宋,但凡江湖上的好漢,大多不近女色,只是一味打熬筋骨,這就是江湖的潛規則。晁蓋、宋江、吳用等都樂於成為單身狗。矮腳虎王英好色,宋江就曾勸道:“但凡好漢,犯了‘溜骨髓’三個字的,好生惹人恥笑。”可見,好色之徒必為江湖中人不齒,而娶妻生子,也為江湖中人不屑。武松作為在江湖中摸爬滾打多年的成名人物,自然而然要遵守這個潛規則。


三、身份限制

武松雖然是個偽頭陀、假出家人,但他顯然對這個身份並不排斥,反而比較滿意,也從未想過還俗。武松因機緣巧合進入佛門,輕易退出也是江湖大忌。既然是佛家弟子,受身份的限制,自然就不能結婚生子。徵方臘後,武松斷臂殘廢,他深感一生殺戮太多,於是在杭州六合寺出家,正式了斷塵緣,遁入空門。

我是義薄雲天蔣麻子。專注水滸,專注文化。歡迎討論關注。謝謝閱讀。


義薄雲天蔣麻子


蔣先生這個提問很有點意思,我也意思意思的回答一下。

武松差點有老婆了。山東版《水滸傳》原本是水滸人物劇,推出的第一部就是《武松》。這部劇中,武松進了都監府之後,張都監安排玉蘭給武松唱曲兒。武松聽得很入神,都監夫人夫人有意撮合 張都監於是讓玉蘭服侍武松。

武松對玉蘭很好,兩人以兄妹相稱,而玉蘭卻心儀武松。沒想到,張都監栽贓武松。武二郎大鬧飛雲浦,屠殺張都監府中壞人後逃走。玉蘭無望,跳樓而死。

假如張都監是好人,都監夫人又能成全,武松娶玉蘭就大有可能了。

武松還有一次討堂客的機會,那就是哥哥武大郎死後娶潘金蓮。悟空問答有個領綠野老道大吃一驚的問題,說是武松殺潘金蓮時,潘金蓮如果懷孕了,武松還下得去手嗎?

我想,下不去的,武松得帶嫂子做個親子鑑定吧,萬一是武家血脈呢。待潘金蓮生下個兒子,武二叔與他滴血驗親,一旦是武大遺腹之子,武二哥念在為武家延續香火的份上,恐怕會饒了潘金蓮一命。這樣,武都頭跟潘金蓮之間就有戲了。綠野老道學學奇葩編劇的套路,讓叔嫂二人日久生情,喜結良緣。

可惜,武松錯過了這兩次良緣,殺了人,跑到二龍山當強盜去了。

二龍山也是操蛋,和尚做了大哥,武松也得跟著熬燈,娶媳婦只能在夢裡了。武行者原本打算做做假和尚的,這下弄假成真,老婆就娶不成了。

上梁山更沒機會,沒多久宋江哥哥就招安了。跟著南征北戰,打方臘時還弄丟了一條胳膊。好不容易打完仗,可以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了。沒想到,師兄魯智深被智真長老追命坐化了。這事教育了武松,立即坐地成佛,做了真和尚。

武松沒娶上老婆,都是被瞎耽誤的。





綠野萍蹤01


武松道:自遇嫂嫂後,這世間女子皆為浮雲……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相較於《三國演義……的廟堂之高、《西遊記》的佛道之玄、《紅樓夢》中的不食人間煙火,《水滸傳》算是最接地氣、最貼合百姓的生活了。


因此我們看魯智深、武松這樣的好漢雖然都是一身本領,但卻有著鮮活的鄉土氣息,讀著讀著就發現,越來越像我們身邊的一個人。

《水滸傳》中的人都是凡夫俗子,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有的人愛逍遙,有的人愛名利,而有的人則愛美色。

可武松看起來卻好像是個無慾無求的人,但古語道英雄難過美人關。

從景陽岡打虎歸來的武松,正是英姿勃發之際,正是血氣方剛之時,如此一個壯小夥怎麼會對美色無動於衷。

要知道潘金蓮的美色可都讓閱美無數的西門慶淪陷了,那麼武松自然也會凡心大動。

但武松是好漢,忠義廉恥的大道在他心中勝過一切,如果他違背了這些,那麼他也就放棄了自己立於天地之間的資格。

於是他保持和潘金蓮的距離,刻意躲避著她。

在武松的心裡潘金蓮美貌無比,對哥哥和自己都很好,因此他自然也因為潘金蓮是個品性好的女子。

武松道:自從遇到嫂嫂後,這世間的女子都是浮雲。他渴望找到一個像他心目中想象的潘金蓮一樣的女子為妻,可是他卻怎麼也想不到所有的一切只是自以為。

當私通毒夫之事事發,武松怒不可遏。這其中有公心為兄,也有私心為己。於是他大開殺戒,釋放內心的憤恨。這一刀砍斷了潘金蓮的頭顱,也殺死了武松的情慾。

從此後他不再相信女人,想到潘金蓮這麼美好的女子都能做出這麼醜陋的事情,那麼其他的女子有如何信賴呢?

罷了,不如就此放下,將凡心隱於寺廟和經書。反正人生匆匆幾十年,眨眼便過了。


冬青影娛


武松其實是想成家立業的,當初,張都監想沒計武松,指著自家一個漂亮養娘名叫玉蘭的,定要送給武松為妻,“ 武松心中高興,又連飲了十數杯酒”,可見武松是想娶妻的,但是武松終究不曾如願。為什麼?




一,武松一生漂泊無定,無法養家餬口。武松父母雙亡,是兄長武大將其養大成人,因打架鬥毆而被送到少林寺,學成歸來,打虎成名不久便遭遇武大被害,為兄報仇,充軍發配等一系列的糟心事。甚至在逃亡過程中,寄居柴進府中,過著被人欺侮,朝不保夕的生活,生活不穩定,便沒有能力和精力娶妻。



二,武松有心理陰影。武松一生接觸的女人並不多,但是個個都對武松影響頗深。潘金蓮,雖然對武松一見鍾情,但水性楊花,與西門慶勾搭成奸害了親夫武大郎。孫二孃雖然後來與武松結交,關係不錯,但一開始這隻母夜叉,卻也是要害武松性命,讓我感覺到她的最毒婦人心。張玉蘭,雖然被張都監指給武松為妻,但卻是一個圈套,這三位女士的所作所為,讓武松對女性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偏激。



三,武松受環境影響。武松後來上了梁山,在梁山上,108將中,真正成家立業的並不多,有的雖然曾經成家立業,但也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而家破人亡,特別是楊雄,盧俊義等,還是因為女人出軌。這更加深了武松心中的陰影,更何況大家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日子逍遙快活,所以武松也並不再執著於娶妻。



四,思想比較豁達,通透。武松曾在少林寺待過很長一段時間,潛移默化中,武松定是對禪意佛理有所頓悟,這也是為什麼武松成為行者,因為行者本意就是佛門的俗家弟子。後來又成為魯達很好的朋友,上了梁山之後,兩人之間更是無話不說,魯達本身就是一個和尚,武松在與魯達交往的過程中,定然也會受其影響不小。後來,魯智深在杭州寺廟圓寂,為了不和他分開,武松便在該寺廟當了和尚。


萍風竹雨123


卻說武松乃山東清河縣人,自幼父母雙亡,是大哥武大郎扶養長大。兄弟二人雖同胞,但大郎長得像他媽,矮。而武松則長得像父親,十足的山東彪形大漢。就在武松十六歲那年,因大哥上街賣燒餅被一個叫牛骨阿三的欺負,吃了餅不僅不付錢,還把大郎打得頭破血流,燒餅東一個西一隻倒在大街上。武松聞訊飛步趕到,和牛骨阿三理論。牛骨阿三說:“你小子欠揍!”即拔出一把尖刀攻擊武松,被武松拿住手碗,一飛腳踢在他小肚上,四腳朝天,後腦剛好碰在一大石角,死了。大郎就摧武松逃跑,自己頂罪坐牢。卻說武松逃走在江湖上,展轉來到河南少林寺,數年間練成一身鋼經鐵骨的功夫。後來下山投到柴進莊上,又遇到宋江,突然想起大哥,心酸落淚。聽宋江說新皇帝上任後已把過去犯人全免罪,即回家找大哥。路過景陽崗,打死害人老虎,成陽穀縣都頭。誰想大郎三寸丁娶了位絕代佳人潘金蓮,被潑皮“眼紅”,累次上門梳撓:“一塊肥肉,可惜落在狗口”。大郎只好和嬌妻搬過陽穀縣,正好遇上打虎英雄弟弟。後來的事看官都清楚,潘金蓮看中武松卻被武松罵作“豬狗”。後因和西門慶通姦毒死武大郎,引起武松大鬧獅子樓,鬥殺西門慶,發配充軍。半路醉打蔣門神,之後受陷害,血洗鴛鴦樓……再後來,扮行者上二龍山和魯智深聚義。再後來,“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哎呀!武松的一生都在不斷的打鬥中渡過,根本沒有時間娶老婆,正不愧是“天殺星”啊!


猛龍再過江


武松不娶妻主要有三個原因:沒時間,沒機會,沒心情。

先說沒時間。武松太忙,抽不出時間娶媳婦兒。

先看下武松的時間表。武松最先露臉是在柴進家。是為躲災的。他失手傷了本縣機密,以為打死了,逃出來。後來打聽到機密沒死,就想回家。到了陽穀縣,著急忙慌的打死一隻猛虎。當了都頭。武大也在陽穀縣,按說在這兒好歹也該娶房媳婦兒了。沒辦法,時間不允許呀。嫂子潘金蓮想著拿下武松,以武松的脾氣,不會就範的。先是搬進武大家,隨後又搬出武大家。盡忙著搬家了。剛消停了幾天,縣令又讓武松到京城送禮。送完禮回來,武大死了。又著急忙慌地給武大辦喪事兒,百忙之中,還殺了嫂子,宰了西門慶。帶上枷鎖,去了趟孟州。遇到施恩,替他出頭,打了蔣門神,隨後就是被張都監騙,關到牢裡。除了牢,就奔飛雲浦,回頭又在鴛鴦樓殺了個痛快。緊接著,又給夥計帶到孫二孃店裡,孫二孃給捯飭捯飭,直接去了二龍山。隨後救了孔亮和太公,一幫人去了梁山,隨後就是打仗,打仗,打仗,最後受傷,死在六和寺。

一句話:他太忙了。沒時間娶媳婦兒。

除了忙,就是沒機會。

在柴進莊上,不招人待見。管飯就不錯了,還管娶媳婦兒?後來,宋江來了,看著挺熱情,兄弟長兄弟短的,給兄弟娶個媳婦兒唄,貌似又沒近到那個份兒上。何況,宋江又是因為殺了媳婦兒跑出來的,這種情況下,似乎也不可能給武松弄個媳婦兒。既然乾哥哥不管,親哥哥該管吧。親哥也不管。開始是不敢管,因為潘金蓮當家。媳婦兒不同意的事兒,他怎敢張口?何況潘金蓮還想著“內部消化”呢。隨後,武大死了,武松的事兒他肯定管不著了。嫂子也殺死了。發配到孟州,施恩父子剛開始只是想利用武松,拜了把兄弟。自然也沒到給乾哥哥娶媳婦的程度。

隨後,張都監要把玉蘭許配給武松,我送覺得配不上,(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為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看似武松的媳婦有著落了,誰知又是個圈套。沒娶成。

隨後到了十字坡張青店裡,這時的孫二孃已經有嫂子的風範了。給武松著實打扮了一番,可是仍然沒提媳婦兒的事兒。因為這和孫二孃的專業不對路。總不能劫個道,相中了就給武松當媳婦兒,相不中就做水牛肉或黃牛後賣吧。和武松最親的的孫二孃都不給他找媳婦兒,別人就更甭說了。到了二龍山,整天的劫道,武松也不可能下山劫個人做壓寨夫人吧。武松深知,強扭的話不甜。潘金蓮不是扭過一回嗎?給扭死了。這個武松心裡還是有點兒數的。二龍山這樣,梁山也這樣,好不容易轉了正,又去打遼國了。連個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娶媳婦兒的事兒就別想了。總不能找到宋江說:“哥哥,我請半天假,去娶個媳婦兒,”這不像話。

徵遼回來,接著又是,打田虎,打王慶,打方臘,給打成殘疾人了,少了一條胳膊的人,娶媳婦兒的機會就更少一點了。所以說,武松也沒個機會娶媳婦兒。

最重要的是,沒心情。

從小打架、惹事,哪有心思娶媳婦兒。躲災的日子也不會有心思娶媳婦兒。他既不是重耳,也不是劉備。一邊躲著,還能一邊娶媳婦兒,什麼都不耽誤。回到陽穀縣,潘金蓮給他來了那麼一出,噁心著他了。從此,媳婦兒這個事兒就留下了陰影。張都監家的玉蘭參與了誣陷武松的陰謀,進一步噁心到武松,武松心裡對媳婦兒這個特殊的事物有了牴觸的心理。孫兒娘嘛,嫂子還行,要找這樣的人做媳婦兒,一看見張青那樣的情況,也就偃旗息鼓了。乾脆,嫂子,給我弄一套和尚的制服吧。這樣省心!成了行者,更沒心情想媳婦兒的事兒了。

所以說,三“沒”中,對武松來說,最重要的是沒心情。這就是武松不娶妻的原因。你可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