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會來了,為何不來夫子廟美美?遊街新趣,錯過等明年


每到過年,南京秦淮區夫子廟周邊的年味最濃。從小年開始,秦淮燈會開啟,各種題材組燈扮靚大街小巷、公園碼頭,憑添不少古風。這為已經放了寒假的大小院校學生們提供了一個上街的理由。然而,上街僅僅吃飯購物不免落入俗套,燈會免費的大背景之下穿上古裝,一個個美美滴像嫦娥一般飄進夫子廟才算有格調。

南京夫子廟曾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科舉制度達到頂峰時期的明清兩代,這裡為國家文教中心,同時也是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古代的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說。

以夫子廟為中心的街區繁華持續了近1700年。東晉鹹康三年,根據王導“治國以培育人材為重”的提議,立太學於秦淮河南岸。古代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秦淮河通著長江,上下游以及運河溝通交流極為便利。五湖四海的才子在這裡受教,考取功名,他們帶來自己家鄉的方言與生活習慣,久而久之夫子廟一帶成了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歷史人文薈萃之地。


穿著古裝遊園儀式感滿滿。兩三個人搭伴,從袖筒裡掏出手機,相互拍還不過癮,還要錄一段視頻發抖音。中國傳統服飾多彩多款,配合上些飾物,馬上呈現出不同尋常的精神風貌。

古裝遠比想象中更能提升自信,每有人站在天下文樞牌坊下自拍,另一群長槍短炮便立刻圍攏過來,“咔哧咔哧”的快門聲便是無言地讚美。

當然這些姑娘大部分是為祭拜聖人,祈文運加持,祝自己學業有成而來的。有心的觀者很會聯想,畢竟這裡是出過秦淮八豔、金陵十三釵的地方,那時候的平民老百姓最津津樂道的市井消息莫過於名媛們的生活細節動態。這項趣味到現在仍有增無減。

既然佳人都來了,才子還會遠麼?打扮成才子的小哥哥偶爾出現在夫子廟門前時獲得了更多的快門聲。古裝男比古裝女在頭飾處理上更難一點兒,處理得當,走在人群裡自然會高人一截兒。

明清時期在這條街上晃盪的男性多是才子。科舉考試通常一年一次,為了免於回家路上折騰,他們乾脆在這兒住下。這一住就是好幾年。據記載,這條街考出了800餘名狀元、十萬餘名進士、百萬名舉人,佔明清時期全國一半的官員數量。唐伯虎、鄭板橋、吳敬梓、施耐庵、翁同和、張謇、陳獨秀等皆出自於此。


人們對古裝發自內心的喜愛和藝術無關,我們的先人曾穿成這樣生活著,基因鏈裡自帶的熱情。相比之下,現代人千篇一律的服飾乾澀得毫無情趣。在穿著上的審美被西方牽著走,實則是文化敗退的表現。這樣一想,來拜文化聖人孔夫子,不穿古裝反而缺乏恭敬。

最早看見古裝群是在前年武漢的櫻花季。少男少女穿著漢服搖著團扇穿梭在花叢中把嬌花都比了下去。櫻花和漢服都源自於中國本土,曾幾何時成了島國日本的招牌風物?

國潮現象或來自於電視劇、武俠小說,或來自角色扮演遊戲和越來越多的人造古城,總之,穿古裝的場合越來越多了,更何況南京位列中國四大古都。

人生這場大戲“裝”一下又何妨?隨著每年燈會文化內涵不斷提升,從細節觀察,遊人的文化素質也不曾落後。無論是應景也罷,過路旅拍也罷,都顯示出對中國古文化的喜愛與尊敬。

拒絕平淡,秀出古典,網絡時代,線上線下誰不想美美?著裝做到七分,剩下交給手機美顏功能,其實素人和傳說的天仙距離並不遠。“穿著古裝”作為一種復古文化潮現象,為日漸冷漠的城市氛圍添染了顏色,夫子廟秦淮燈會主辦也不用刻意找群演,卻因此憑添一道靚麗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