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很調皮,學習不怎麼努力,總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用什麼辦法好?

樹隨風動之春風和煦


作為一名一線老師,我來聊聊自己的看法,這種情況,我想應該尋找根本原因。為何這麼說呢?可能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只關注如何改變眼前的情況,卻忽略了孩子為何會這樣?

醫學上講,對症下藥!教育同樣也應該如此!

發現孩子某個問題時,不要著急著解決,更不要暴力解決。而是應該冷靜下來,想想孩子為何會如何?把孩子的動機和心理世界搞清楚了,再對症下藥就很輕鬆了。

問題解決後,今後也不會再發生!

否則的話,就會持續不斷地解決問題,而且問題還是同一個類型的,最終會把父母折騰到疲勞的狀態,於是呢,開始放任不管,或者用我也沒辦法來安慰自己,再或者用文化水平低來安慰自己。

但是,孩子是自己的,為何到了如今的地步,難道說,作為父母不應該反思下嗎?

反思問題!

反思原因!

這才是主要的!

找到孩子為何不想寫作業,是不會,還是有別的吸引點,還是沉迷網絡世界,還是……

我想,這才是眼下最要緊的事情!

否則,很難真正破這個局!


說文寫作


其實題主所說的問題對於現在的學生是不足為奇的,當然也不是個案。

現在,學生,特別是農村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積極性不高,貪於玩耍與玩手機電腦遊戲,當學習當副業來看待,不認真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其主要心思沒花在學習上。

如果孩子較為頑皮,不按時完成作業,作為家長了解了這一情況後,就應採取積極措施,來配合老師制定一個適合的方案,改掉學生的這個毛病。

具體做法是:

家長應對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的事,要積極行動起來,並採取一定的措施,來督促學生首先完成作業。

做法一:要儘量溫和委婉地與孩子溝通,進一步瞭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然後在答應滿足孩子部分要求時,也應對孩子提出相應的要求。

譬如:可以滿足孩子看半小時電視或打手機電腦遊戲,但前提條件是先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並由家長親自陪伴,不會的地方予以適當講解。直至完成作業為止。再給孩子適度的玩的時間。要予以慢慢改變。

如若孩子抗拒,便可採取相對強硬手段,各方面予以限制。讓他知道任性是要付出代價的,並且更會得不償失。如沒入手機,上網設置密碼,不按時完成作業一次,禁止他所做最愛的事一天。

只要父母統一立場,步調一致,有打有勸,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態度慢慢向好的方面轉換。

做法二,積極與老師取得聯繫,密切關注與瞭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

A:要求老師多關注自己的孩子。

B:聲明一定尊重老師,任由老師管教。作為家長無條件支持配合老師的工作。

C:與老師共同擬定改變孩子的合理實用的方案並嚴格執行。

D:孩子每曰的學習情況與作業完成情況及學生在學校的表現,要及時家校互動。該表揚的及時予以表揚,以強化學生的榮譽感與自我覺醒反省意思;該批評的要及時批評,促使他去改掉自身毛病。

家校聯手,共同管教。讓孩子對老師與家長都敬畏有加時,才會逐漸改變孩子,積極引導他向好的方面轉變,

有些孩子雖然玩皮,但天資聰明。若家校聯手,必會打消孩子僥倖心理。惟恐在校犯了錯,受老師批評的同時,家長也會很快知情,也會第二次受批評,便可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以及學生自覺產生的自律意識,才會不在存僥倖心理,妄圖矇混過關,自覺地完成作業。





一襲輕嵐


男孩子,調皮,本身不是什麼毛病,只能說這是性格外向孩子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不能單純用好壞的標準去評判,只要調皮沒有破壞性,沒有造成什麼不良後果,並不需要刻意去糾正,糾結男孩的調皮。

不愛學習,我認為這和家庭環境,家庭的文化以及家庭對學習的重視程度有關。

大家都知道,這世上極盡聰明的人佔少數,極盡蠢笨的人也佔少數,多數的眾生都是佔了中間大部分智力平常的那一類人。那千差萬別的極大數也是這眾生中的芸芸眾生。沒有誰天生的愛學習,沒有哪個孩子生來就是神童學霸般的存在,大人喜歡什麼,在什麼上面肯投入,孩子就會被相應地帶到什麼方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爸爸媽媽喜歡旅遊,一有機會和時間就帶著孩子各地玩,那孩子也是隻要一有時間就想出去跑,相反,爸爸媽媽喜歡安靜,喜歡閱讀,家裡哪哪都是書籍,那麼孩子不喜歡閱讀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說家庭環境和家庭文化很重要。

再比如,你對孩子有求必應,他需要什麼你給什麼,過早地透露給孩子家庭富裕的信息,讓他小小年紀就安於現狀,不需要任何自己努力就能得自己想得,他也會覺得反正家裡有反正爸爸媽媽會給他幹嗎要那麼拼呢?幹嘛要那麼努力好好學習呢?好好學習和不好好學習有什麼區別呢?

再說到這個重視程度,班裡有個土豪家長,自己做生意風風光光,反正就是表面很有錢的那種,具體人家有多少錢,一沒花過,二沒看過,這具體人也不好說,但凡作業孩子做到晚上晚些,或是捱了老師什麼批評之類抑或要找家長談話之類,家長就要人五人六,跑去學校對老師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甩狠話:我家孩子就這樣,不用你管,以後要出國的,就好像出國都歸他管一樣。說這個不是說您家裡就非有這個情況,只是例舉了一個對學習重視程度的實例。

還有的家長,孩子房間作業,自己,躺著或蹺著個二郎腿看電視或刷抖音,當然,家裡要是別墅另當別論,可能樓上樓下(比如你在一樓,孩子在三樓)那是沒啥影響,可咱要是普通的商品房,角色交換下,設身處地想想,沒影響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孩子不愛學習,可能並不是孩子的原因,就算是孩子的原因,也是當家長的各種沒重視到位的量變反應。

所以很多問題,我覺得家長可以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到問題所在,才能對症下藥。絕對沒有什麼現在的成功教育可以拿來就用的,因為每個家庭的父母不一樣,受到的教育程度不一樣,家庭環境不一樣,社會認知,生活觀念都不一樣,只有認真審視自己的家庭,才能真正找到適合管理和教育自己孩子的辦法。


陪孩子成長的那些年


不知您的孩子處於哪個學段,是小學,還是初中?要根據他的年齡和認知水平採取不同的方法。

首先,要做孩子的朋友,瞭解他真實的內心想法。是作業有難度,不會做?是對作業的內容不感興趣?還是對老師有牴觸情緒……同時,注重跟班主任、任課老師的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真實狀況。跟孩子溝通,瞭解他的理想、目標,要讓他明白作業是學習的一部分,也是檢測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讓他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成人有工作的壓力,孩子有學習的任務。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要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只有真正瞭解了孩子的心理和實際情況,才能對症下藥。

不愛做作業的孩子往往缺乏自覺性,需要別人的監督、提醒。在學校,可以請求老師配合,課堂上多提問,安排學習自覺性高的同桌,結成學習互幫小組,互相監督,共同促進。在家裡,孩子作業時,家長不能看電視,玩遊戲,可以閱讀書報,或者講解陪讀,慢慢培養獨立作業的良好習慣。

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家庭的天使,可能他們沒有別人家孩子那麼優秀,甚至會有各種缺點,不要一味指責,更不能隨意打罵孩子,避免形成逆反心理,反而事與願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管怎樣,千萬別放棄。

可以利用目標激勵法,幫孩子制定一個一個小目標,可以先是一天,然後一週,達成目標,給他予以相應的獎勵。獎勵他心愛的玩具,喜歡看的書,陪他吃頓飯,看場電影,去一次公園,等等。強化他成功的幸福體驗。人都是有惰性的,任何的改變不可能一撮而就,需要打持久戰。對孩子的反覆要有耐心,但可以約定違反規定的小懲罰,如多讀一遍課文,加練幾道題,限制一次玩耍的時間……獎罰分明。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家長和孩子共同經歷的過程。做孩子的朋友,在學習、玩耍、遊戲和活動中啟發開導。悉心陪伴,靜待花開。


江南蓮234


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現象在很多孩子身上有表現,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也讓很多家長頭疼。這裡我試著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和體會說一下,和大家交流,如果可以給題主帶來一點啟發,是本人莫大的榮幸。

首先要分析原因,只有瞭解了原因才能找到對症的方案。而每個孩子的原因又不一定完全相通,因而方法也不一樣。這裡我說一下常見的原因:1、作業量大了,佔用了玩的時間。玩是孩子的天性,一旦佔用了過多的玩的時間,就會讓孩子漸生牴觸情緒。2、作業很少得到肯定,被批評否定多了,他沒有成就感,多有挫敗感,於是慢慢的就會厭棄迴避躲讓作業。

下面說說應對方法。

關於作業量大影響了孩子玩的問題,我是這樣做的。老師佈置的作業,孩子會的,不寫;不會的,能寫3遍就記住的,決不寫5遍。餘下的部分我幫他完成,目的讓他覺得學習是件輕鬆的事。餘下的時間去玩。決不能把智力學習變成體力勞動。因為輕鬆,所以他不厭煩,天天開心快樂著。課外除了讀點書之外不給他另外買習題做。(也許有人說讀書會不會讓孩子覺得有負擔?這個我會在後面文章中專門談課外閱讀興趣培養)

關於被否定問題,我個人非常相信,天才是誇出來的,蠢才是罵出來的。孩子在某方面有不足,家長老師越罵,他那方面越會被強化,因為家長老師不斷的在批評指責中強化了他對這個毛病的感知,久而久之,會被固化,他就覺得自己就是那樣的人。所以你越批評他粗心,他越粗心,越指責他拖拉,他越拖拉,對他改正沒有一絲好處,而反作用巨大。我的意見是,找到他偶爾出現的閃光點,實時鼓勵引導,培養這個閃光點的再次出現,不斷重複就會鞏固。這裡有兩個具體做法,我稱之為優點擴散法和目標跟蹤法。具體操作方法,我也在接下來的兩篇文章裡專門談。

歡迎各位批評討論,本人深表感謝。


369大叔


對於這樣的情況,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陪著孩子一起學習。

玩是孩子的天性,沒有不喜歡玩的孩子。主要還是要看父母怎麼教育怎麼管。董卿說過一句話:“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借用讀過《楊絳傳》《我們仨》來回答你的問題:“楊絳和錢鍾書白天除了上課,晚上一般都回到公寓,不改舊習,發憤讀書,青燈黃卷長相伴,不亦樂乎。”這樣溫馨的畫面,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對孩子的影響那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

讀書的環境非常重要,楊絳錢鍾書經常一起讀書,女兒錢瑗自然也就學他們開始讀書,有這樣一段描寫:“楊絳覺得圓圓看書識字,與她父親翻書一個式樣。她什麼時候學來的呀?”“圓圓翻書像她爸爸,使楊絳很驚奇也覺得很有趣。”這就是真正的言傳身教,任何事情父母做到了、做好了,孩子就能學會,學好。




熱愛蘭州的蘭州人


學校也經常有孩子不按時完成作業,參考一些老師和家長的成功經驗,我覺得可以這樣處理:

第一,和孩子或者父母自己單獨制定時間計劃表,嚴格劃分好孩子學習時間和玩耍時間。

第二,和孩子說明白計劃表的安排和規則,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學習沒有完成或者完成不認真,那麼就不能去玩耍,所以玩耍的時間就會減少。

第三,一般在一開始孩子會鬧會賴皮,所以家長要陪伴,要在這個輔導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多點鼓勵,多點耐心。

第四,培養學習興趣才是根治的方法,我的頭條號有集中講了父母在家陪孩子玩的英語遊戲,既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又有利於孩子學習。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作為參考。


林阿米93


適當管束,順其天性。


雨人7284


家長先放下自己的手機和麻將,安排多一些時間與孩子在一起,就成功了一大半。


有話好好說——


父母家庭找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