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病人有哪些症狀?

用戶3248396463432


大家好,我是一名內科醫生,根據每天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疫情數據來看,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指標,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出院病例、死亡病例幾大類,對於疑似的患者不論是普通老百姓還是醫務人員,都需要高度重視,那麼,該怎麼去辨別呢?

根據國家健康委員會2020年1月27日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診療方案》,疑似病例的診斷條件有以下條:

1、流行病學的角度

①在發病前2個禮拜內有武漢地區或者其它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或者居住史

解釋:也就是將在考慮這個人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人情況下,從這個時間開始往回推算14天,有沒有去過武漢、湖北等疫情區旅遊、居住、出差等等。

②發病前2周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或其它有本地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解釋:在考慮這個人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人情況下,時間往回推14天,有沒有接觸過疫區(武漢、湖北等其它地市)有發熱、或者咳嗽、咽痛等症狀的人

③有聚集性發病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學關聯。

解釋:聚集性發病,說白了也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如打牌、聊天等,有人來自疫區有發熱等症狀,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或者幾個人先後出現發熱、肌肉痠痛等症狀後確診。



2、臨床特點

①有發熱、乾咳、乏力、肌肉痠痛等不適,少部分可能有不典型症狀,如鼻塞、流鼻涕、腹瀉等。

②拍胸部CT早期可提示為多發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並以肺外帶明顯,後續複查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的會出現肺實變。

③在發病的早期化驗血常規白細胞一般正常或者下降,淋巴細胞計數減少等。


3、小結

在我上面講的流行病學中只要有任意一個滿足+臨床表現中符合任意兩條那就可以診斷為冠狀病毒感染疑似病人,所以疑似病人有哪些症狀,換句話講就是我上面所講到的幾大點如果有就要高度懷疑!!!

現在肺炎形勢嚴峻,普通人該怎麼做好個人的防護呢?

①減少暴露機會,避免去疫情高發區,像那種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就不要去了,呆在家裡才可能是最安全的。

②一定要勤洗手,不論是何時,我發現很多人都沒有這種概念,像咳嗽、打噴嚏後、護理病人後、用餐前、上廁所後、接觸動物或者處理動物糞便後,都是一定要洗手的,不要為了貪圖方便留下隱患。

③如果因有事情必須出門,那一定要正確規範的戴好口罩,並注意適當更換。

④飲食方面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不要吃野生動物,如果家裡燒肉、蛋、禽類食物一定要煮熟,雖然味道可能不會很好,但一定更安全。


總結

疫情無情人有情,特別是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作為普通人,那就是每個人都做好自己,不給自己麻煩,更不給別人添麻煩。


張壘醫生


很多人忙碌慣了,這個春節突然閒下來,渾身不對勁,很多人覺得咽喉癢、胸悶、胸口發緊,測體溫到37.2度就緊張,擔心出現了疑似症狀。


疑似病人有哪些症狀?

根據一線感染科和呼吸科醫生的反饋,新冠肺炎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有發熱(體溫超過37.4度)、乏力、乾咳。少部分病人還伴有鼻塞、流涕、咽喉痛和腹瀉。

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正好是流感的高發季節,很多人還引發了支原體肺炎、大葉性肺炎等,兒童和青少年也不少見,不要過分緊張,及時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就能治癒。

這位中年男子,咳嗽發熱三天,CT發現左下肺炎,沿亞段分佈,密度比較高(不是磨玻璃影),肺門側可見支氣管充氣徵,伴有血象增高,這就是個普通肺炎,不是冠狀病毒。

經抗生素治療,9天后明顯吸收,目前已經出院了: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強,隔離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已經證實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接觸傳播、空氣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戴口罩、勤洗手可以有效預防。

氣溶膠傳播稍微麻煩一點,需要大家儘量減少外出活動,讓空氣中的含病毒的氣溶膠無人可以傳染,悶死病毒。離開人體的病毒,存活不了多久的。


影像科豪大夫


疑似病人,從名字疑似可以看出是高度懷疑,從病人的症狀、體徵和接觸史高度懷疑為某一疾病,只是尚未獲得病原學的證據不能明確診斷的人。



疑似病人有那些表現?

1、患者出現發熱、沒有痰或者痰比較少的乾咳、乏力。

2、發熱乾咳乏力伴有流涕、鼻塞、咽喉部疼痛、腹瀉。

3、呼吸加快,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呼吸窘迫、煩躁不安、胸悶氣短、出現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或者出現難以治療的呼吸困難、酸中毒或者休克。

除了這些表現,有旅遊史或者周邊,高危接觸史,或者到過疫區,或者到過確診患者聚集發生地,或者沒有旅遊史有沒有高危接觸史,但血常規或者胸片檢查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非常像,而很像疑似病人。



而最終確診需要檢測病原核酸,如果核酸檢測陽性則不是疑似,而是確診了。

如果間隔一天的疑似病人的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則可以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佳園道


最近這個新型冠狀病毒這麼囂張,這裡的疑似病人應該指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人了。那麼,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人都有哪些臨床表現呢?接下來吳醫生就跟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

一、臨床症狀

這個新型冠狀病毒開始的時候症狀跟普通的感冒差不多,主要表現為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少數表現為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症狀。你看,這些症狀都跟普通的感冒發燒差不多吧。少數嚴重的病例會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

二、血常規檢查

對於發熱、咳嗽的病人,為了區分是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我們最常做的檢查就是查血常規,如果是細菌感染往往會有白細胞或者中性粒細胞的升高,如果是病毒感染白細胞或者中性粒細胞往往不會升高。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血常規常常表現為白細胞正常或者減低,淋巴細胞減少。

三、影像學檢查

胸片、肺部CT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肺部斑片狀陰影,以肺的外帶明顯,嚴重者可以出現肺實變影。

以上的症狀尚不足以診斷疑似病例,因為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傳染病,最主要的一點還需要有流行病學史。比如說近期(14天內)接觸過從武漢以及武漢市周邊過來的人,接觸過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咳嗽症狀的患者,接觸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等等。如果具有流行病史+以上3點中的其中2點,我們就可以診斷疑似病例了。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的全科醫生,關注我,您就擁有了一個家庭醫生。如果覺得有用,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吳醫生


現在正值冬季,是各類上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早期症狀也是以上呼吸道症狀為主,比如:發熱、乏力、乾咳、咽痛等,偶爾有一些消化道症狀比如:腹瀉、厭食等,這些症狀和普通感冒、流感都很相似,那麼如何來判斷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疑似病例?



首先要判斷有沒有流行病學史

新型冠狀肺炎疑似患者有下列流行病學史:一是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二是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三是聚集性發病;四是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



從症狀上來區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特點,發熱以低熱為主,37—38℃。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重型、危重型患者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流感發熱一般是高熱可達39℃-40℃,也可有畏寒、寒顫,多伴有全身肌肉關節的痠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



從易感人群和重症患者上來區分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是所有人普遍易感,兒童病例的症狀相對比較輕,死亡的病例多見於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流感是小孩易感,並且小孩症狀相對較重。

注: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醫學掃地僧


所謂疑似病人就是,病人身上的一部分症狀和確診病人的症狀相似,並且近期有接觸病人史。但是還沒有得到醫學的證實。

比如說現在冠狀病毒肺炎的症狀是,發熱、乏力、乾咳,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發熱(腋下體溫≥37.3℃)和/或呼吸道症狀;而疑似病人也具備以上的全部症狀,或一部分症狀。

希望大家有疑似病人特徵的,儘量自我隔離一段時間,或去發熱門診就醫。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專業真皮回收


我是小影大夫。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哪些症狀?2月5號國家出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第五版方案明確指出了疑似病人和確診病人的診斷標準。疑似病人有哪些表現呢?

一.流行病學

最近14天以內有去過武漢或者武漢周邊,有接觸過從武漢回來的人,有接觸過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

這是很重要的一條,如果自己接觸過這樣的人。即便是現在沒有什麼不舒服,潛伏期可以沒有症狀,也要自己居家隔離,單間隔離,免得傳染給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以上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彩色照片

二.臨床症狀

潛伏期可以沒有症狀,但是也可以傳染給別人。潛伏期過了,症狀就出來了,表現為發熱,反覆發熱、咳嗽、鼻塞,乾咳。一旦出現呼吸困難,胸悶就比較重了,所以有發燒就及時的去醫院告知醫生,千萬不可以隱瞞自己去過武漢或者接觸過病人的情況,要如實相告。

三.實驗室檢查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抽血化驗,一般是血常規,病毒性肺炎的血常規表現為白細胞正常或者減低,中性粒細胞正常或者稍微高一點,而淋巴細胞正常或者下降。這是典型的病毒性感染的表現。

四.CT檢查

CT檢查表現為早期磨玻璃影,結節樣改變,進展為滲出增多、實變明顯,嚴重會變為白肺。

疑似病例診斷:如果有第一點如果武漢或者接觸過武漢的人,或者接觸過診斷新型肺炎的人,做了CT發現肺部有病變,即可作為疑似病人來觀察。如果有第一點,還有發熱表現,肺部還沒有病變,可能是輕型的,也要隔離觀察。

確診新型肺炎標準:是取痰、咽拭子、血液等來做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檢測,如果陽性,就是確診了。如果湖北省內的,如果是疑似病人,肺部有表現,即使兩次核酸陰性也可作為臨床診斷病例。

另外,對於湖北省以外的,即使是兩次核酸陰性,有流行病學史,肺部有表現,也要密切觀察,不可解除隔離,否則又是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


小影大夫


一,什麼是疑似病人?

我想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流行,題目所說的疑似病人應該是指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病人。所謂疑似和可疑那都是相對相對於確診患者而言的。一般,這些患者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表現或影像學表現都和確診患者高度相似,不同的是他們還沒有得到病原學診斷。傳染病必須有病原體,所以病原學診斷是確診傳染病的必備條件。因此,在沒有病原學診斷之前只能算可疑病例。比如截止剛剛,可疑病人🈶26359人⬇️⬇️⬇️ 。大家發現沒有?這部分患者很多啊,並且每天增加的也不少!比如今天增加了4833人。因此,對於可疑病人的判斷非常重要!

二,疑似病人有哪些症狀?

發熱、乏力和乾咳是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者的三個比較常見的症狀,所以大家碰到這幾個症狀還是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另外,有些患者還有類似感冒的一些症狀,比如喉嚨痛、流鼻涕;還有的會有拉肚子,其實這些都是常見的病毒感染的症狀。如果是比較重的患者,常常在這些正常出現後幾天之內(一般是一週內)就會感到呼吸越來越困難。這個時候就是重症了,需要趕緊搶救了,因為這種病人通常雙肺都有病變,肺實質已經受侵,呼吸功能受限了。


三,特別提醒

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有些患者是隻有輕微的低熱甚至沒有發熱症狀,也沒用其他太明顯的臨床表現!所以,流行病學史就顯得特別重要了!比如所乘坐航班、火車、客車有沒有確診病人?比如是不是從湖北方向回來的,等等等等。這個時候一定要誠實,一定要把自己隔離起來,雖然目前你可能沒有症狀,但是不能排除你是隱形感染者(體內有病毒而沒有明顯臨床表現)。
總之,有疑似症狀的,輕的可以先自我隔離,重的趕緊就診!普通老百姓請繼續做好上圖四點👆🏻👆🏻👆🏻


骨科木匠劉醫生


疑似病人意思就是高度懷疑的病人,鍾南山院士前2天剛剛才說,有疑似病人要及早就醫,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方為上策,那疑似病人有什麼症狀呢?新型冠狀病毒因為是“新”,發現時間很短暫,對它的瞭解和治療還在觀察和模索中,自疫情發生以來,國家衛健委前後已發佈了5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我們以第5版,也就是最新版為依據科普一下。

1.有以下臨床表現中的任意2項。

①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或兩者同時具備。

發熱。以腋窩體溫為標準,≥37.3℃屬發熱,必須到發熱門診就診排除。在公眾場合,用電子額溫計檢測也是以37.3℃為標準。目前在中山市,所有發熱病人必須100%做咽拭子採樣做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咽拭子就是用長棉籤採取咽喉部分泌物作檢測,由專業醫生操作。

呼吸道症狀如干咳、鼻塞、流涕、咽痛等等症狀。這些呼吸道症狀並沒有特異性,往往與普通感冒難以區別,確診仍需綜合考慮。



其它症狀包括乏力、腹瀉等。

②.胸部出現肺炎影像學特徵。

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變,可以進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出現俗稱“白肺”。


③血液檢查: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減少。

2.上述表現中任意2條+下列流行病史中任何1條=疑似病例。

①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旅行史或居住史。

②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③聚集性發病。

④與新型冠狀病毒者有接觸史。

結言:對普通老百姓而言,血液檢查和胸部CT結果判斷都是到醫院以後,由醫生所做的事情,只要有可疑新型冠狀病毒接觸史,出現發熱、乏力、乾咳,或咽痛、流涕、鼻塞等等症狀,及時就醫就對了。




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可以說是非常嚴峻,特別是隨著返工期將近,返程大軍流動,使得這幾天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與疑似感染者都以幾千人數增加。,直至今天2月8日13點15分最新數據顯示,確診人數達34622人,疑似病例27657人。



從這樣的數據看來,未來幾天還會有很大的增加,現在每一個高速出入口都有測量體溫,還有各個小區、商場、菜市場等公共場所都有測量體溫,就是最大限度的儘早發現疑似感染患者,儘早進行隔離以及治療。

那麼疑似病人到底有哪些症狀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會有哪些臨床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有哪些臨床症狀?

從目前的確診感染患者看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往往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臨床症狀。另外,少數患者還有出現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臨床症狀。有些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症狀,並沒有出現肺炎表現。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或者出現低氧血癥的情況,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

疑似病人有哪些臨床症狀?



通過上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臨床症狀來看,只要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相關臨床症狀就要懷疑是否是疑似病人,再進行相關檢查排除確認。所以出現以下的臨床症狀可高度懷疑是疑似病例。

  1. 發熱或者呼吸道症狀 。當患者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呼吸道症狀時,就要高度懷疑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這也是現在每個公共場所要求進行測量體溫,通過體溫來篩查是否疑似感染病例。
  2. 出現肺炎影像學特徵的改變。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就是引起肺炎,可以通過影像學來了解肺部炎症的發展。如果肺部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甚至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等改變。
  3. 血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血常規檢查往往會出現以上的改變。如果患者出現以上的改變,那麼就要高度懷疑是疑似病例。

當然,出現以上的臨床症狀也不一定就是疑似病例,有許多疾病也有以上類似的症狀,比如普通感冒、呼吸道感染、肺炎等。要診斷為疑似病例還需要結合流行病學史來綜合分析。

而流行病學史就是指在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另外或者接觸過確診的感染患者,又或者與確診患者共乘一交通工具等。最後還有一點就是聚集性發病。

具體疑似病例的診斷標準就是:①有以上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同時還要符合臨床表現中任意2條。②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但是符合臨床表現中的3條。

總的來說,即使是有一些感冒的症狀,如發燒、咳嗽等,也不是就認定是疑似病人,這還需要結合臨床症狀以及病學史來綜合分析。如果你並沒有接觸過確診患者或者武漢人員,只是出現一些感冒症狀,那也不用太過擔心,可以在家自行觀察隔離,非情況嚴重最好不要往醫院跑,因為目前來說醫院是最危險的地方,家裡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