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淘小鋪是什麼

首先,淘小鋪是什麼

淘小鋪,阿里旗下的一個新項目。APP應用是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開發的,定位為S2B2C平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交電商。好多人對社交電商還是不太熟悉,補充一下,社交電商的叫法很早之前就有了,行業裡指的是在社交媒體上做電商。強調以社交媒體為營銷工具,人為載體,獲取新客戶,維護老客戶。只是在國內被改叫成了微商,後來微商名稱搞臭了,又叫回社交電商,本質其實都一樣的。

在這裡不得不說,阿里一直都在嘗試利用社交關係做電商,想著打破流量天花板,只是一直沒搞起來。大多數中國人認為,商業與社交關係是水火不容的。

實際上,我們確實發現了很多成功的例子,包括現在火爆的直播帶貨,私域流量。KOL或者品牌們,與客戶通過互動建立了社交關係後變現。

當然,今天我們先不談社交電商,只說淘小鋪的模式。很多人都想做淘小鋪,詢問靠不靠譜,合不合適。簡單就一句話,能賺錢不?

淘小鋪的模式說難聽是微商玩剩下的,但是積累不少崩盤平臺的經驗,算是在前輩們基礎,結合自身情況進行了一些的調整的模式。

要了解這種模式,必須把思緒拉回到六七年前。當年微信上有一個通過三級分銷系統賣紅棗,一夜爆紅的經典案例。

為啥是三級分銷的層級分傭模式,在微信上很容易裂變,很容易傳播,很容易成交。難道是天然適合微信的社交關係鏈?no

從法律的角度來講,層級在三級及以上就可能涉及傳銷。這裡劃重點,下面講淘小鋪模式時會用到。

那麼,作為移動互聯網奠基石溝通工具的微信,當年的大環境是開放寬鬆的。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譜著一曲曲創新之歌。

微信在管理上也存在很多的規則漏洞,法律上也是如此,用戶對這種看似新鮮的模式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首先,淘小鋪是什麼


這就是紅利期,流量很多,規則不嚴,早期像雲集、環球捕手等平臺也是靠這波起來的。現在想起盤就很難了,請參考未來集市。

簡單的說,那個時候人傻錢多,渴望賺錢的人也多。手握鐮刀放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韭菜長勢喜人,亟待收割。

再者層級分銷並不是什麼新玩意兒,最傳統的渠道代理制,直銷體系等都存在它的影子。哪怕是銷售吃回扣,也分第幾手。

那麼,淘小鋪這個項目到底有啥優勢呢?坦白的說也就是背靠阿里淘寶的供應鏈,品牌信任的背書,以及海量的商品SKU信息。

如果排除層級獎勵和團隊獎勵不算,淘小鋪的掌櫃分享商品賣出去了,獲得了佣金獎勵,實際上就跟淘寶客沒啥區別。

現在為了設置門檻,成為淘小鋪掌櫃需要購買198的開店禮包,說是價值298的商品。這裡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你感受到了沒。

交入門費變成購買禮包,可以獲得實物商品,實際上是為了規避法律上涉及傳銷的風險可能性。

包括淘小鋪的層級只設置成一級,你可以從邀請開通的新掌櫃那裡獲得佣金。上文也提到層級的問題,所以平臺規避法律風險會考慮得周到一些。

說到這裡,淘小鋪就感覺像個淘寶客的升級版,加入了邀請獎勵。並且掌櫃升級到L3後申請成為導師,可以帶班運營,獲得團隊的銷售額階梯獎勵。

從淘小鋪的商業模式來講,並沒有創造什麼價值,無非就是啃老而已。而多級分銷並不是一種商業模式,只是銷售手段罷了。

我們去觀察一下已經倒下去的那些所謂的社交電商平臺,無非都是過度依賴這種銷售手段,缺乏核心價值優勢而死掉的。

當消費者產生抵抗力,競爭對手玩爛了之後。沒有理由會支撐這些用戶去自購省錢,因為人家一開始就衝著你平臺來分享賺錢的。

他們的社交圈子人脈早已透支,引新流量又不會,跟專業薅羊毛玩盤子的用戶沒法比。不賺錢了,還留在這裡幹嘛,拋棄你連一聲招呼都不會打。

所以說社交電商也是電商,電商的本質是供應鏈。如果一味地依賴拉人頭來獲取用戶,並未能解決用戶的需求,最終是留不住用戶的。

講到這裡,相信大家對淘小鋪的模式應該有一個清晰的瞭解了。最後做一下簡單的總結,那就是淘客+微商玩剩下的層級分銷模式。

淘小鋪的優勢是阿里淘寶的品牌背書,以及供應鏈。用戶留存自購省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畢竟產品價格很透明,用戶比價也容易。

說了這麼多,你要問我,到底能不能做,我只能告訴你熟悉阿里的朋友應該知道,它要麼不動,要動就要改變這個行業,現在才退出不到一個月,還不趕快上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