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線 戰在“疫”線——記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共產黨員

他們是家人的軟肋,也是戰“疫”的盔甲。

2020年春節前夕,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整個城市猶如被按下暫停鍵,疫情的寒意逐漸向武漢、向全國籠罩而去,無數人對這場戰“疫”的警覺正一點點被喚醒,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場戰“疫”之中,醫務人員、警務人員、基層建設者……更多的人站上了一線,戰在了“疫”線。

1月29日中午,交通公司微信群內——緊急通知:公司將組建黨員突擊隊,有意向者報名。短短十數字的信息猶如導火索一般,瞬間點燃了整個黨員隊伍。

“黨員,算我一個!”

“我報名!我報名!”

“不在武漢可不可以報名?”

不到一個小時,46個名字便出現在了黨員突擊隊的名單內——這幾乎包含了公司所有在漢黨員。黨員突擊隊剛組成,便兵分三路趕往了武漢市內三所抗疫指定醫院開展檢修工作。

“作為普通人,我當然害怕,但作為一名黨員,就必須往前衝”

“嗚……嗚……”救護車鳴笛刺耳,不斷有病重的肺炎患者被接進醫院,“讓一讓、讓一讓”抬下救護車,醫生大聲地朝著前面喊去,戴著口罩的聲音嘶啞卻洪亮。不一會,幾名染病去世的人又被拉了出來,此時天空陰翳,一切都沒那麼好。

這是武鋼二醫院門口的一幕,與這場戰“疫”展開的初次交鋒,便給了剛到現場的李澤平一記下馬威,“生命太脆弱了,我當然害怕,誰家裡沒有老小等著照顧。”李澤平是個真性情的人,家人雖然支持他上一線,但在每天的電話裡,總會不經意透露出他們的焦慮與擔心,“作為黨員我要是退了,誰上?沒有大家哪有小家”面對疫情,李澤平表現出了一個普通人的不安情緒,卻更展現了一名黨員的堅韌與勇毅。

臨近汙染區,剛進現場的李澤平確實不安,為了克服這種恐懼感,他每天穿著防護服釘在工地現場,“我現在都不看手機上的疫情新聞。”疫情正值上升期,除了解預防肺炎的方法外,李澤平不會點開疫情實時播報,“我就一心把醫院檢修好,也算是自己作出的一點貢獻。”不到一天時間,李澤平便克服了對疫情的畏懼。

“我們所有人每天都只上一次廁所。”因為每上一次廁所就必須更換一套防護服,而現在醫療物資稀缺,條件根本不允許。為了節約資源,他們一天只有早上和晚上會吃飯,中午喝點水就在原地休息一會。檢修現場施行24小時交叉作業,等接班的人來了,李澤平才能下班吃飯。

一陣白煙冒出,像極了冬日裡剛出籠的肉包子,這是李澤平脫下防護服時的一幕,汗溼的工裝在寒風裡顯得格外突兀,頭髮貼在臉上,李澤雲用手抹了一把,在臉上留了一道印記,說實話,挺帥的。

2月2日晚,武鋼二院檢修工作全部完成,李澤平來不及高興,便又趕往了洪山體育館,加入到建設方艙醫院的大軍中,“這次,我不害怕了,作為一名黨員,必須往前衝。”

“我和妻子都是黨員,她是我堅實的後盾”

1月30日,郭宏傑接到了前往武漢市三醫院檢修的任務,他任安全總監與協調經理,馬上出發。郭宏傑的第一反應是給家裡人打電話,讓他們做好自己將被隔離的準備。妻子聞訊後便迅速收拾了幾件換洗衣物和日常洗漱用品,同時備了幾個醫用口罩。郭宏傑見到妻子,準備拿了東西就走,甚至不敢與妻子有眼神上的接觸,臨離開前他被妻子拉住,“你不用躲著我,我也是一冶職工,我也是黨員,我當然理解你,你在那邊好好工作,家裡面有我。”妻子的一番話如同一針強心劑。

市三醫院檢修現場,十幾米外就是汙染區,所有感染肺炎的病人都從這邊進出,每幾分鐘就能聽到救護車刺耳的鳴笛聲,所有進出醫院的人員都戴著口罩,有的甚至戴了三四層,那些人就從他的身邊經過,但距離卻顯得那麼遙遠,大家都低頭邁著細密的步子,武漢醫院內的氣氛比任何地方都更為沉重。

即便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但這一幕仍然讓郭宏傑心中一沉,看著穿戴在身上的防護服和口罩,再想想只要突擊兩天便能完成任務,郭宏傑心中的顧慮便散去了。

“今天一切順利,預計明天晚上就能完成突擊任務了。”晚上,郭宏傑和妻子在視頻裡報平安,“那太好了,你注意保護好自己,家裡面我備了好多菜,都好著呢。”妻子看著郭宏傑滿臉自豪。

隨著疫情的發展,市三醫院的承載力跟不上疫情變化,大量病人湧入醫院,院方提出了更多的建設要求和更大的建設體量,原計劃兩天的建設週期被成倍拉長,責任與壓力向郭宏傑傾軋而來。

晚上,郭宏傑報平安時支支吾吾,被妻子看出了端倪,“你是不是有什麼話要對我說,不會有什麼不舒服吧。”“沒有沒有,只是醫院這邊又來新任務了,可能還要在這邊待一段時間。”雖然怕家人擔心,但郭宏傑知道這種事瞞不住他們,“還以為你要說什麼呢,嚇死我了,你放心在一線,我是你永遠堅實的後盾。”

妻子的支持消除了郭宏傑所有的後顧之憂,材料難找,他便從項目部協調材料運到現場。問題來了便只有迎難而上這一條路,他說一定要把醫院建好,大家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就沒有幹不成的事。

“這時候不上,我配不起黨員這個身份”

1月29日晚12點30分,張東還在項目部辦公室加班,“張書記,情況緊急,新洲區人民醫院隔離區急需檢修,你看能不能現在趕過去。”一個電話打斷了他手中的事,“沒問題,我馬上組織人員現在出發。”張東沒有任何猶豫,掛了電話便開始著手聯繫人員的事。

1月30日凌晨2點,人員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材料難進場成了眼前最大的問題。“您好,我這邊要儘早把定點醫院檢修完畢,材料您得優先往我這邊供應啊。”張東已經不記得這是他撥打的第幾個電話了,“我知道,但我這邊實在是沒辦法,都預定完了,不是我不願意供貨,我們實在是沒貨了。”“那麻煩您了,您那邊一有材料馬上聯繫一下我,謝謝,謝謝。”此刻,焦急、不安,千般滋味湧上了張東的心頭,晚一分鐘就讓患者多一分危險。

凌晨5點,一個身著白色防護服,戴著藍色口罩的人來到了新洲區人民醫院檢修區的門口,他一邊揉著右手肘,一邊盯著放在桌上充電的手機。這正是已經打了近3小時電話,右手肘異常痠痛的張東,他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供貨商都聯繫了一遍,而此時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叮叮叮……張東迅速抓起眼前的手機,語速比平時快了兩倍不止“喂,張工,是不是有材料了!”“是,什麼時候送去醫院啊。”“現在,馬上,我就在醫院門口,你們把材料拉過來就行。”張東說話間興奮地拍腿站了起來,右手肘的痠痛感頓時傳遍全身,但他的臉上卻堆滿了笑。

1月30日清晨,徹夜未眠。張東看著工人在醫院忙上忙下,材料有序進場,他那顆懸著的心才放下。病房通道修繕加固,確診區隔離緩衝帶、隔離區基礎設施完善,一系列工作穩步推進中。

1月31日晚,新洲區人民醫院檢修工作全部完成,48小時閃電戰圓滿落幕。此時張東滿心歡喜,叮叮叮……“陽邏二醫院那邊也要檢修,2月3日開工,兩天時間要完成。”疫情狙擊戰遠遠沒有停止,張東從喜悅中抽離出來,便馬不停蹄的趕往了陽邏二醫院。

陽邏二醫院檢修處臨近重症室,剛到現場,便看到了兩個因病去世的人從門口拉過,直面死亡,張東才第一次對疫情產生畏懼的情緒,他給家人打去了電話,“老婆,我在陽邏醫院這邊檢修。”張東有些緊張,“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啊,防護服,口罩都要穿戴齊全……”電話那頭傳來的話出乎了他的意料,“既然加入了黨員突擊隊,你就好好幹,我們一家人都支持你,你是我們心中的大英雄。”

“這時候,我還不上,我就真的對不起自己黨員這個身份了。”此刻,張東內心自豪,無所畏懼。

2月4日下午5點,陽邏二醫院檢修順利完成,那晚張東美美地睡了一覺,夢裡武漢繁華依舊,人流如織……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要把我的城市治好,在一個充滿陽光、不戴口罩的春天,歡迎你們到時候再來武漢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