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7歲的兒子問爸爸是不是每個人以後都會死掉?我該怎麼回答?

00天外孤星00


之前我家小朋友也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特意去查過一些資料,分享下自己的小建議。

1.    不要回避死亡這個話題

有兒童教育專家指出,小朋友在4歲左右就會產生死亡的概念,比如寵物的死亡或家裡親屬的去世,如果無法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對死亡產生錯誤認知。當小朋友問起時,家長要直面這個話題,比如可以用大樹的生長—落葉來比喻生老病死的過程,也可以藉助一些繪本來講述生命以及死亡,比如《爺爺變成了幽靈》、《一片葉子落下來》等。

2.    讓孩子知道生命的寶貴

其實我們不用這麼忌諱跟小朋友談死亡。反而要敞開來說明白。因為,讓孩子明白死亡意味著失去生命,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這也是對孩子最寶貴的生命教育。孩子知道了生命是寶貴的,日常生活中就會注意安全,遠離危險,保護自己,由死亡教育,推及生命教育,由死惜生。

3.    告訴孩子即使死亡,愛還會延續

可以讓孩子知道,死亡是身體消失,但愛沒走遠,我們的愛會一直陪伴著孩子,當時我的小朋友問我,媽媽你也會死嗎?我說,每個人都會死,但那個是很遠很遠的事情,但媽媽的愛會一直陪伴著你。就像電影《尋夢環遊記》中展示的,死亡不是終結,遺忘才是,只要有愛,就沒有遺憾。





小飛少兒英語


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第一次與父母談到“死亡”這個詞的場景。

其實,孩子對它的恐懼無非兩點:一是害怕分離,特別是至親的分離;一是害怕自我世界的顛覆。

所以在回答孩子這個問題的時候,只要把握這兩點就可以了,其他的留待他慢慢長大自己去體會。

因此,我除了告訴他,死亡就是生命停止,就是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是生老病死的規律之外,我還會告訴他:“但你還小,媽媽也還年輕,死亡離我們還非常非常遙遠,我要陪著你慢慢長大,我們還要一起做很多事情,比如一起看動畫片,一起去遊樂場玩,比如。。。”順便,也轉移了注意力。


羊叔的小酒館


七歲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強的時候,我兒子也是七歲,平時問問題比較多,正好這個話題我們放學的路上也交流過。這樣大的孩子已經能簡單的判斷問題了,我告訴孩子人類也是動物的一種,和平時我們看到的各種動物一樣,平等的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只要是動物,大家都有生老病死的時候,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所以我們人類也要經過出生、慢慢成長、然後長成哥哥的年齡一樣、然後長成爸爸的年齡一樣,然後長成爺爺年齡一樣、然後我們都要慢慢的離去,這樣一個過程孩子還是能夠理解的。


迪嘉老爸


我教育小孩我不隱瞞的,有一些事情該讓孩子知道的,必須讓他從小就知道,就算哪怕他小也要告訴孩子,因為時間就是最好的良藥,時間久了他慢慢接受了,也覺得沒什麼了。

教育孩子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思想,做個正能量的孩子,告訴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之棟樑,身為男孩子是真正男子漢,沒必要有所畏懼。

以前我兒子問過我這個問題,說我頭髮白了,老了就會死,還說不要我死了[捂臉]我告訴我兒子,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如果每個人都活著永遠不死就沒有小孩了,地球就只有那麼一批人了,何況每個人活的價值,有守護的東西和責任。

父母守護我,我守護父母,然後我是守護你,你守護我,我說是不是這樣?他說是的,我愛媽媽,我會守護好爸爸媽媽的。

孩子長大了他什麼都懂,沒必要過於擔心,孩子不能過於溺寵,孩子過於寵愛反而會害了孩子,教育好孩子是一門很深學問,要很大的耐心教育和細心照顧,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父母有了孩子之後,都會沒完沒了的為孩子擔心,可憐天下父母心都一樣[笑][笑][笑]











心寬容納百川


大家好,我是教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堅信好的教育,還是應該給人帶來成功體驗。以下是我的分享和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

死是大天然規律,天然規律,人人都的閱歷生老病死不論你是巨人,明星,仍是有錢人貧民誰也逃不掉,所以你告知孩子在咱們人類有限的時刻,你要好好努力學習,好好保護自己\r

為了將來能過上好日子,為了將來能活的時刻比他人長,你就得比他人愛惜保護自己的生命,就會懷有一顆仁慈仁慈的心,去感謝協助過你的人,去協助需求協助的人,只要這樣才能夠活的精彩,活的高興高興,人高興高興了美好了,天然就比他人活的時刻長了。\r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分享,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啟發。我雖是教書育人,但同時我也是一個愛學習的學生,\r

最後在這裡我祝福大家的子女能夠健健康康成長,能成為優秀的人,變成棟樑之才。謝謝大家!\r


先鋒計劃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大約意思是:還不知道生的意義,又何以談論死呢?

傳統上來說,國人是迴避和忌諱談死的。我覺得這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人總是應該先想著如何把自己的生活過好,過得積極、精彩、有樂趣。

而對於死,即使是成年人,對此認真思考了很多,也未必有什麼結論,即使得出一個什麼結論,也未必對自己和他人有什麼幫助,可能還容易鑽牛角尖兒。

自古以來,我們就是一個世俗國家,沒有一以貫之的宗教信仰,所以也就沒有因宗教而談論死的傳統。系統的討論死,還是交給宗教人士和愛思考哲學的人吧。

我覺得,既然成人世界都沒有談死的傳統,那若是孩子問起死這件事,我們也不要把事情搞得複雜,況且孩子提出的問題大多都是一過性的,不會深究。

我會這樣跟孩子說:生和死分別是兩個世界。

生呢,就是我們現在的世界。當人在現在的世界中生命結束的時候,就會去到另一個死的世界。

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就像春夏秋冬,花開花落。



予美好的你


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望大家多多包涵。

孩子總是有他的好奇心,其實好奇心是好事,這也是一個求知的過程,至於這個問題你要看從什麼方向給他回答了,我覺得有必要實話實說,這也是一個不了改變的事實,畢竟孩子一天天在長大,你現在不告訴他或者是騙了他,那麼當將來知道了真實的結果孩子又會做何感想,也許我說的有些遠了,但是我覺得有必要實話實說,當然不能夠說的太過於直白了,可以有引導性回答“人生路程有限,何不在有效的時間裡做些有意義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電力人Monkey


死是大自然法則,自然規律,人人都的經歷生老病死不管你是偉人,明星,還是富人窮人誰也逃不掉,所以你告訴孩子在我們人類有限的時間,你要好好努力學習,好好愛護自己,為了將來能過上好日子,為了將來能活的時間比別人長,你就得比別人珍惜愛護自己的生命,就會懷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去感謝幫助過你的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活的精彩,活的開心快樂,人開心快樂了幸福了,自然就比別人活的時間長了。


開心laojiao


當孩子們開始不經意間向我們提出問題時,一定要認真對待,認真回答,不能直接隨口就說小孩子閒的沒事幹,問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幹什麼?這對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那是不可逆轉的傷害!比如你的孩子現在問你人是不是最後都會死掉這個問題,當他開始問這個問題時,說明他已經有了生和死的概念,你不要直接說是的,人最終會死了的。你要給他講,人從媽媽肚子裡的十月講起,不要嫌麻煩!

讓他明白的是成長的過程,生命中會遇到的人和事,對我們的意義和我們對他們的意義。現在的家長都知道疼愛孩子,可是正真會疼愛孩子的實在太少了,他們往往忽略的就是孩子的心理,你能提出問題來求孩子問題的答案,說明你是一個合格的家長!

我今年待家一年,沒工作,就是陪小兒子,孩子們到了一個年齡段,如果不能加以引導,很可能會出現很多不好的局面,不求孩子日後飛黃騰達,只求他們健康,陽光、、、、、、



大虎二龍三小豬


首先生死的問題不要避諱,告訴他實際的情況,人都是會死。緊接著可以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生死,珍惜生命,將關注點放在創造生命的價值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