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計劃讀50本書,有沒有什麼書單可以推薦下?注本人35歲,喜歡歷史?

程程媽愛美食


建議取消此計劃。

讀書不能有計劃,計劃有一定的強迫性,讀不好書。

從目的性講,讀書有三:

1 活明白,建議讀國學經典,如儒釋道類。

2 提高工作技能,根據自己工作或愛好選擇。

3 快樂,想看點什麼看點什麼,隨意。

從讀書方法講,讀書有三:

1 快讀,用於過濾,讀多少本看你時間,樊登、得到聽聽也可。

2 精讀,用於知識積累,選好書,少讀書。重點在構建知識體系。

3 修身,陽明的致良知,執行合一是可以參考的,一生只讀幾本可以,重點在悟,智慧是學不來的,不可傳授的。


行之育教


35歲的人,喜歡歷史,2019計劃讀上50本書,可不知道該看什麼書?

喜歡歷史,不必非要去讀專業的歷史書,小說、哲學、隨筆都是可以涉獵的,不然會比較枯燥,失去讀書的樂趣。

結合自己一年來的讀書經歷,推薦50本書如下:

一、小說類(23部):

1、路遙《人生》、《平凡的世界》;

2、陳忠實《白鹿原》;

3、餘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

4、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溫故一九四二》;

5、閻真《滄浪之水》;

6、徐貴祥《歷史的天空》;

7、劉和平《大明王朝1566》;

8、江奇濤《人間正道是滄桑》;

9、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

10、孫皓暉《大秦帝國》;

11、熊召政《張居正》;

12、冰河《無家》、《狗日的戰爭》;

13、豆豆《遙遠的救世主》;

14、阿耐《大江東去》;

15、(英)肯·福萊特世紀三部曲:《巨人的隕落》、《凜冽的寒冬》和《永恆的邊緣》

16、赫爾曼·沃克《戰爭風雲(1939-1941)》、《戰爭與回憶(1941-1945)》

二、歷史類書籍(18部):

1、呂思勉《中國通史》;

2、錢穆《國史大綱》、《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3、蔣廷黻《中國近代史》;

4、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

5、黃仁宇《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

8、宗承灝《生存的邏輯》;

9、關河五十州《一寸河山一寸血》;

10、李輝《封面中國—美國時代週刊講述的故事1923-1946》;

11、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

12、約瑟夫·古爾登《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相》;

13、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

14、威廉·房龍《人類的故事》、《聖經的故事》和《寬容》;

三、哲學及隨筆類(9部):

1、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

2、喬斯坦·賈德《蘇菲的世界》;

3、費孝通《鄉土中國》;

4、龍應臺“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

5、柴靜《看見》;

6、白巖松《痛並快樂著》、《幸福了嗎》。


子非魚愛讀書


如果這個年齡需要推薦一些書籍的話,還是分類推薦會比較好!

比如關於職業與學習,關於生活,關於理財,關於親子教育等。

如果你計劃一年閱讀50本書,那就簡單規劃一下,算下來,也就是一週一本書。

這裡我推薦一些我認為應該閱讀的書籍給你參考!

第一,關於職業與學習。

可以閱讀學習類書籍比如

採銅寫的《精進》,讓自己怎麼樣成為更厲害的人。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在一個領域,一個專業努力做到極致,最終達到成功。

【美】·丹·蘇利文【加】凱瑟琳·野村 寫的《終身學習》,這本書介紹了10個未來生存法則,讓你的思維開闊和改變,然後達到能力提升的目的。

鄒鑫寫的《小強升職記》,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如何規劃時間,做一個有效率又成功的人。

【美】安德斯·艾利克 森羅伯特·普爾著作的《刻意練習》,告訴你天才並非天生,而是對一件事刻意練習最終的結果,是我們成功的最直接的途徑之一。

古典 著作的《躍遷》,告訴我們成為高手,不僅要升級我們的系統,還要不斷迭代自己,勤奮努力。

吳軍 著作的《見識》,告訴我們一些人生經驗和方法,還有社會生活的本質,提醒我們見識很重要,遠見和選擇永遠比你的努力更重要。

第二,關於生活。

人到35歲,我們更多的會注重和追求生活。所以關於旅行,關於認知的書籍也就不可少的需要看看,小說也需要看一些。

推薦這些書籍。

蔡崇達寫的《皮囊》,皮囊千千萬,靈魂各有各的不一樣。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於你對生活的認知和態度。

米歇爾·奧巴馬自傳《成為》,我們如何瞭解自己,然後成為更想成為的人。

沈從文的《邊城》,愛情的真實樣子到底是什麼?

倪萍的《姥姥語錄》,生活中誰都壓不到你,除非你自己。

第三,關於理財。

【德】博多·費舍爾 的《小狗錢錢》,用最輕鬆的童話告訴你理財的基本知識和如何理財。

【美】羅伯特·清崎的《富爸爸、窮爸爸》,對待金錢的觀念決定了你是窮人還是富人。

簡七的《簡七理財》,現代人如何通過簡單的步驟做理財規劃。

第四,關於親子教育。

優先推薦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和《自由的孩子最自覺》,這兩本書特別適合新手媽媽閱讀。

然後推薦龍應臺的人生三書,《親愛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來》、《目送》,這些書籍是龍應臺教育孩子的成長手記,讀來如教育自己的孩子。

另外還有一本《天才地久》,寫的是龍應臺的母親的故事,是關於親情的一些人生思考,可以拿來讀給孩子和朋友。

然後還有猶太人的《猶太人的智慧》、《猶太人育兒經》,美國作者著作的暢銷書《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等。

這些書籍都可以讓你從中借鑑到一些育兒經驗,從而更好的養育孩子。

以上就是我推薦的一些書籍,希望喜歡,也希望能幫助到你!


遇見安苒


《紅樓夢》

《中國哲學史》

《劍橋中國史》

《二十四史》(24本)

《中國思想史》

《春秋左傳注》

《讀通鑑論》

《資治通鑑》

《續資治通鑑》

《大明王朝》

《中國古代文化史》

《中國風俗通史》

《全球通史》

《中國禮儀全書》

《吳越春秋》》

《詩詞格律概要》

《歷代兵制科舉制表釋》

《中國軍事史》

《中國民間禁忌》

《中國佛教大觀》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

《小學數學二年級下》


牛在看你


先推薦通史及史論類書籍

欲研讀歷史,需對歷史之發祥、走向有一較全面的認知,故首先薦讀斯塔夫裡阿諾斯著《全球通史》,該書從史前走筆至21世界,宏闊了的各時代主要文明的產生、發展及其聯動,當今所謂“全球視野”於此書可見其梗概。版本推薦北京大學出版社第七版(如圖)。

中國通史薦讀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錢先生為中國傳統文人,讀其書可想見其對國史之熱愛(年青時讀《大綱》序言就頗有熱血沸騰之感),其對國史的敘述脈絡分明,自為一派,可為參考。版本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為佳。

欲研讀國史則不可不對國史之體裁有一定了解,薦讀許凌雲先生的《讀史入門》,該書對紀傳、編年、紀事本末等國史體裁有深入淺出的講解,尤其對主要史學論著亦有獨到的認知評述。版本以人民大學出版所出為佳。

以下再介紹兩套研究專項問題的歷史書籍。

中國上古史,頗具魔幻色彩,然其究竟為何?薦讀顧頡剛先生編著的《古史辨》。版本如欲細讀推薦中華書局《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十三卷版,先欲瞭解則商務印書館兩冊的本子也很不錯。

鴉片戰爭為我國近代史之開端,清政府抵抗不利以致喪權辱國,然而當時真能決死一戰,勝算幾許?薦讀茅海建之《天朝的崩潰》。版本三聯所出即好。

以上為歷史薦讀書目,興趣所至,略無邏輯,望諒。如有需要可來函探討,致禮。


素履幽行


不知題主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消遣,還是為了積累知識提升技能,為以後的職場晉升助力,還是有其他的目的?

一年計劃讀50本書,差不多一個星期讀一本書,建議題主採用主題閱讀的方式來進行,按照每個自然月,規劃自己的閱讀計劃。書單的選擇的依據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另外是根據未來的需要確定書單。

本人是歷史系出身,研究生畢業以後,從事十餘年的歷史教學,提供一些歷史方面的書單,僅供參考。

1、《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

2、《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茅海建)

3、《曾國藩》唐浩明

4、《正說清朝十二帝》閻崇年

5、《清朝那些事兒》朱景輝

6、《慈禧全傳》

7、《哈佛中國史:最後的中華帝國——大清》

8、《人類簡史》

9、《歷史學的境界》――高華

10、《民國清流》

11、《黎東方講史讀:細說宋朝》

12、《易中天中華史》

13、《萬曆十五年》

14、《中國大歷史》

15、《國史大綱》

16、《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17、《我想重新解釋歷史》

18、《袁氏當國》

19、《二戰簡史:黑暗時代》

20、《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

21、《巨人的隕落:世紀三部曲》

22、《光榮與夢想:1932-1972年美國敘事史》

23、《歐洲中世紀簡史》

24、《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

25、《菊與刀》

26、《中國區域歷史地理》

27、《中國歷史地圖集》(全八冊)

28、《西方文明簡史》

29、《復活的歷史——秦帝國的崩潰》

30、《羅馬帝國衰亡史》


夢歸秦淮


35歲的年齡,能開始喜歡歷史,此處應該有掌聲。

讀史的益處,這裡不做闡述,推薦幾本常見歷史讀物,你可以根據條件選讀:


《上下五千年》

《中國人史綱》

《全球通史》

《中國歷史探究》(1)(2)(3)

《中國通史》<strong>

《中國歷史研究法》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中國文化史綱》

《中國曆代大儒》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論中國歷史發展的整體性》

《東周列國志》

《危機中的變革》

《二十四史》

《資治通鑑》

先推薦這麼多吧,大概有十幾種,應該夠你讀一陣子了,願你讀有所思、學有所得。



<strong>


南風回岸


推薦幾本我非常喜歡的歷史類書籍吧

南懷瑾《歷史的經驗》

南懷瑾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寫的這本書,有很多精妙的見解和忠告,值得一讀。

毛澤東《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

毛主席是政治和軍事天才,他的點評不可不讀。

西風欺客夢《通天血錄——太平天國往事》

這是一本小眾的書,描寫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至石達開覆滅這段歷史,語言幽默生動,很好看。

《原來如此》

用微博體講述清末民國幾乎所有名人的趣聞軼事,此乃茶餘飯後上廁所必備之消遣良品。

高陽《胡雪巖全傳》

“有水井處有金庸,有村鎮處有高陽。”舊中國商場和歷史經典書籍。

《中外歷史對比年表》

一本歷史工具書,把中國歷史放在全球歷史中去解讀,會讓你收穫更多。

斯塔夫裡阿諾斯《全球通史》

全球史最經典書籍,無需贅言。

《明朝那些事》

歷史通俗化的樣板,語言幽默,在歷史演繹中賦予了作者獨特的歷史觀,很值得一讀。

就介紹這幾本吧,其實不一定一年要讀多少本,讀一本有一本的收穫就好。



紙上談文


讀書,就好比吃飯,要對的起自己的胃,濃油重赤,辛辣刺激,菸酒伺候,那時間久了,胃是要抗議的。書籍也是有選擇的。

我偏好歷史類和文學類,偶爾涉獵藝術類和哲學類及心理學,僅此而已。

我生在和平年代,日子平淡,人生沒有太多衝突的悲喜劇上演,所以看看別人的人生只能從書中。1為了豐盈自己的內心,2為了提升自己做人做事的能力.,所以第一必看歷史書,看人生百態,參人性善惡,才能幫到自己。但為了讓自己眼睛裡👀能飽含熱情和美好,第二必讀經典名著。每個人的一生都是赴死的過程,所以第三讀些哲學讓自己更通透,接受人生之苦。

樂者,樂也。藝術源於圖騰崇拜,就是精神層面的釋放,所以看些也挺好。

聽著長笛,看著書,喝著茶,音樂🎶,書,茶這些老祖宗的東西,你幹嘛不取呢?必經人是要為快樂而生。

書單《史記》白話文臺灣學者編

《明朝那些事》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

《萬曆十五年》

《國史大綱》《歷代政治得失》等錢穆的書

文學類

托爾斯泰的三本

靜靜的頓河《》

《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的所有

《月亮六便士》《人生的枷鎖》毛姆的所有。

《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枯枝敗葉》不如前面。

《人類群星閃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的所有。

《紅與黑》

《罪與罰》太👍的心理描寫。

《1984》《局外人》不推薦,壓抑。

女性的

《簡愛》《苔絲》《飄》《上帝懷中羔羊》《傲慢與偏見》屬勵志板

《包法利夫人》《呼嘯山莊》屬於悲慘板塊。

中國的沈從文的文筆真舒服,老舍是語言大師,但《駱駝祥子》《月牙》讀完太難過。


151知行合一


我跟你一樣也有每年年頭制定當年讀書計劃的操作。只是我沒那麼貪心,50本書要認真讀完絕非易事,希望你定的計劃要切合實際,切莫為了50本這個數字而選擇濫竽充數的書籍以及囫圇吞棗似的閱讀,這樣也就違背了你當初定下目標的初衷!

我已經堅持5年的閱讀習慣,每年都是已20本左右的書籍為目標,雖然數量不多,但我所選擇的都是名家大師的作品,像一些流行書籍只是作為消遣,並不作數。

閱讀的好處自不用多說,當一個非功利的讀書人,尋找內心深處的寧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