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病邪性質論新冠肺炎治療法

從病邪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冬天下了一場又一場雨,陰雨綿綿。與原本大雪紛飛的冬季形成鮮明對比!在這個熱帶暖流與北方寒流反覆拉鋸的氣候裡,雨水助長了病毒瘋長並跑到人間來肆瘧。也從這點,我們不難看出,今年的病邪性質以寒性為基性(因為是冬季裡活動繁殖的病毒),以溼為特徵(因為是在溼的氣候條件下過度繁殖且毒力增強的病毒)。所以,中醫專家定性為寒溼,有的專家定性為溼邪,其基本方向都是一致的,離不開中醫的因地因時制宜,基於這個道理,我們來分析治瘟方法。

對於中醫,我們要從化寒,祛寒入手。介於邪是從肺皮毛等表而入,故傷寒論主張,疾病初起應以袪寒為主,發汗解表,又介於這個新冠病毒侵襲力超強,又更偏於溼,不易發出,即使發汗,也無以能袪毒,因它死死咬住粘膜或細胞壁不放,故在發汗的同時要增強殺毒抑毒的藥物,才會易於發汗解毒。所以,初起時會用解表方(麻黃類)十解毒藥(苦藥或苦寒藥如黃連、黃芩、浦公英、穿心蓮、半枝蓮等),必要時加祛溼藥(霍香、佩蘭、蒼朮等)。這裡要注意的是,若要能發出汗,一定要找條件洗個澡或抹個澡,以將發汗出來的病毒徹底清除出去,避免重吸收。同時,利用熱蒸氣也可化溼殺菌,這雖然是個細節,但很重要,很重要,是治療成敗之關鍵。洗完澡修復一下,補點營養、水果等。病情如果仍然向前發展,應該會進入到痰液分泌期和炎症反應期,即發熱、咳嗽加劇,乾嘔等。這時治療以殺毒和化痰及抗免疫抑制為主,輸液治療效果快,配合中藥清熱解毒,化痰利水止咳,潤肺補氣等,這時就是攻堅戰了,是人與病毒鬥爭的最激烈時刻,是成敗在此一舉!這時不宜反覆發汗,高熱才退一次,飲食清淡方收補,以白粥,白色菜為主。熬過去,疾病將進入轉歸期,轉歸恢復期以益氣養陰為主(麥門冬湯、生脈散等),逐步增加蛋白質飲食,偶加益氣補血品紅棗、黑木耳、黑芝麻、阿膠、雞湯等。

另外,既然是溼邪,從大道理,大智慧講,火對應水,火才是真正扼制水的辦法。故宜選用火性之物,如鍛石膏,鍛牡蠣等等。此外,硫化物是火性的代表,燃燒也是形成硫化物。西藥的研究方向也應離不開硫酸XXX ,現有的硫酸阿米卡星,硫酸依替米星等藥完全可以大膽的去嘗試,一定收效奇特。只要對抗住水溼,就能成功。因為寒,人體是可以通過高熱免疫清除的,發熱過後,人體不存在寒,而一系列生理病理變化都是溼(疾),瘀阻肺部為咳嗽、呼吸困難。瘀阻血管為休克甚至DIC,瘀阻胃腸致嘔吐腹瀉,瘀阻皮毛致汗液無法排洩,高熱不退。溼是這個病毒的罪魁禍首,只有一切研究歸位到這個思想上,治療才能精確,高效。

從預防的角度,我更希望一把火解決問題,真可謂救火用水,救水用火。每天找機會接觸點火和煙,或者灰也可以,吸水並與病毒競爭粘膜受體,是最有效扼制病毒的辦法,但現實操作中,很難很難,這也是非常制肘、非常被動的原因。…

性質論治瘟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