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是怎樣度過春節假期的呢?

葉雨霽北


我們姐弟四個加上自己的孩子,十幾口人在家開飯。因為在農村,活動圈子會比城裡好些至少空氣好很多[呲牙]。隔兩天就帶小孩去江邊釣魚,完了又窯雞什麼的,再個就是在家燒烤,大家一起做湯圓餃子等等



2019年馬上就到了,又到了和家人團聚的日子了,每年臘月29回老家 第一天回家貼對聯 打掃屋子 第二天三十是農村上墳祭祖的日子 早晨起來父母們做早飯 男人們都去上墳滿大街全是拎著燒紙鞭炮的人 上完墳回家吃早飯 吃完早飯開始包餃子 過年家家戶戶都包餃子 晚上一家子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晚會 有的打麻將聊天各種娛樂 都在等著新年的鐘聲響起 一過十二點家家戶戶開始放鞭炮 放完鞭炮睡覺大年初一凌晨五點起床 我們老家河北叫起五更 家家戶戶又開始放鞭炮煮餃子 穿新衣服準備吃餃子 開始挨家挨戶拜年了,初二去外村串親戚拜年 初三繼續拜年 初四去和媽媽去姥姥家拜年大字小字都回去 初五回北京開始工作了,這就是我每一年放假的行程比較倉促


啊七的每一天


春節年年有,至於如何度過卻年年不同,畢竟人沒有任何一天都一成不變何況春節!不過老實說,可能長大了的緣故吧,越發覺得年味一年比一年淡。

咳咳,扯遠了,來說說我自個怎麼度過春節吧。

除夕夜過去不到一分鐘,到處都開始爆竹聲中一歲除,我們家也不能落後,打開家門,上香點燭,爆竹一點熱鬧非凡,送走上年迎來新年,這一刻我們接新年了。然後在爆竹聲中進入夢鄉,憧憬著,新的一年。

初一大早,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給家裡的老人家拜年,收取新年的第一封新年利是。

初二無事可幹,哈哈,在家和家人嘮家常。

初三赤口,親戚們來拜年,這可能是新年中最忙的一天,忙著招呼親戚,忙著搓麻將,發發新年財。

初四該我們家去拜年了,去了舅舅家吃大餐,搓麻將發新年財。樂呵樂呵的。

可惜,以前來舅舅家主角可是外公外婆的說,可是兩老離開了,唉。

接下來的日子也就無聊了,畢竟無事可幹了。在家打打遊戲,看看電視。

想想以前小時候,現在過年著實無味,人呀還是小時候開心快樂。

想想以前小時候,各種逗利是,然後偷偷去買擦炮炸牛屎,炸老鼠洞,可好玩了。哈哈哈…

我這人越活越想念少時候,無憂無慮。可惜一切也回不去了,終將得面對現實。面對接下來的責任,面對自己接下來或悲或喜的一生。

春節年年有,願接下來每年都能像小時候,無憂無慮,開開心心!


廖小肥484


因為疫情的原因,只能呆在家,但即使在家也不會影響學習。

首先要為自己制定一個日常作息時間表,這樣就不會很無聊,下面把我的為大家分享一下。

早上7點起床,洗漱吃早飯。

7點半玩手機遊戲。

10點看動漫。

10點半學習網課。

12點吃午飯。

12點30看一些感興趣的內容。

1點午睡。

2點打遊戲。

4點鍛鍊身體。

5點繼續學習網課。

7點吃晚飯。

七點半自由安排時間。

10點半睡覺。

我的生活作息差不多就是這樣,也沒有特別的扣幾點幾分幹什麼,時間差不多就可以,每一天過的很充實,也很快樂。

人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很多,只有把每天都安排好了,向著自己的目標一點點實現,人生才有意義。


民柒starry


《年味濃,情卻怯》

在美國生活的大部分中國人,西方的節日和中國的節日都是要過的。與西方的節曰比較,中國年於我們第一代移民而言,除了吃年夜飯,朋友聚餐,而更多帶來的是對親人的思念和鄉愁。年味濃,情卻怯。


當我年輕剛出來的時候,每逢過年,一通電話,一紙支票,我會心安理得了--盡孝心了。可是當父母漸漸老去,我週五晚上都會打電話回家,陪老父親聊時亊,聊他年輕時候的輝煌,我陪爸爸“聊風景”,一聊就是很多年。但是,我常常會有欠就感: 欠對父母的孝心,欠弟、妹的情--他們替我盡孝心了呀。雖然我還是常用一紙支票去支付我的感謝,但這是不可能相抵的。情越濃,情越怯。


現在的我,只是希望老人家在天堂安好。恬淡的意,“淡淡的”情。


一航帆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臘月二十八到家開始收拾忙碌過年的東西,三十晚上搶紅包看春晚吃年夜飯,初一拜年走親戚會朋友,初二家裡來客人陪客人。初三去親戚家吃飯,初四朋友聚會。過破五在家陪家人,初六返回就這樣過完年。


感悟人生


春節都是在忙亂中度過,看看我的表述是不是更亂?反正我都把自己給繞暈了,看官多擔待!因為15個小時的時差,只能掐點兒計算國內時辰過節:國內年三十是溫村凌晨4點,先煎熬著起床看春晚直播,等到國內午夜十二點,也就是溫村早上八點準點兒下餃子吃,然後等到下午四點國內早上八點,給國內親戚朋友拜年。接著,晚上再過一次溫村大年夜,十二點的餃子再吃一波,忍著困勁兒再守個夜,早上腦子亂糟糟,再回復溫村朋友們的微信拜年,然後忍無可忍倒頭大睡,一個充實而忙碌的大年夜算是過完了!接下來的老習俗老規矩也是基本一樣不落來一遍!雖然折騰累,可是過年過的就是這種感覺,更何況我們這些在外的人!


沵沵的咫尺天地


春節作為我國最隆重的節日,按照傳統習俗每天做什麼事情都是有講究的,從大年三十開始,貼對聯,掃院子,水缸裡打滿水,因為初一的時候講究水火不出門,也不走親戚,都在自家過。初二回孃家,初三初四初五都是走親戚。過了初五叫破五,在這之前重大事宜都不宜進行,過年初三隔壁有老人去世,也要等到初五以後才能辦喪事。所以我的春節都是按照傳統習俗來過的,每年都一樣。


劉豆豆一手


說起春節,應該是孩時記憶的那個熱鬧非凡,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吃,有趙本山的春晚。而現在,春節回家過年,夜晚走在大街上,看不見成群結隊捉迷藏,放鞭炮,跳皮筋,唱童謠的小孩們,基本上都是在家玩手機,看電腦,打遊戲。科技是使我們生活品質進步了,但是卻讓我們的下一代丟失了最美好的童真。就像我以前,過年小夥伴們一大群,在大街上為春節添了一些本來就應該有的生機。而現在,今年春節,我們也大了,看不見小孩們在路上,走到朋友家,四個人或者五個人面對面坐下,中間圍著這個圓桌開始打麻將,聊著我們這個年齡該聊的問題。給家裡置辦年貨,年後去拜年,晚上陪著父母還有妹妹聊天看電視,把手機扔在一邊,初八正式上班。。。有收穫,也有丟失!


萬能之青年


年前弟弟買了一把吉他回來向我秀了一把,我決定也買了一把。

剛買回來拿吉他的方法都不對,不止如何下手,後來在西瓜視頻裡搜索吉他入門教學,看到果木浪子老師的吉他教學還可以,教學很詳細易學易懂。現跟著一課一課學。

老鐵們在家無聊也可以選擇學學吉他,我們共同進步。

我相信勤學苦練很快就會學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