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要去武漢》誕生記

1月21日(臘月廿七)話劇《孫中山在寧波》主創團隊(寧豐話劇團)聚會,大家都歡聲笑語,競相登臺表演,對於武漢的疫情都還沒有引起重視。但第二天,就有消息說寧波發現三例新冠病毒感染者,並公佈了市、區兩級的發熱門診定點醫院;緊接著23日(廿九)上午傳來武漢“封城”的消息,大家的神經開始緊張起來;“禍不單行”,下午《孫》劇編劇、團隊的主心骨、團長賀玉民告知“要住院了”。賀團由於太過勞累,身體常有不適,21日的聚餐最終也因病痛,還沒開場就已先撤;這二天病情加重需要住院也算是意料之中,但我還是強力勸說“最近新冠病毒傳播嚴重,能少去、不去醫院最好,萬不得已就選擇不在定點醫院清單中的醫院!”

《媽,我要去武漢》誕生記

話劇《孫中山在寧波》主創團隊聚餐(2020.1.21)

賀團住院期間,26日(正月初二)副團長吳雲貴老師在群裡推送了尤靜波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武漢不潰,有愛無畏!讓我們共同為武漢為中國祈福!》,賀團也推送了湖北省朗誦藝術家協會劉漢俊寫作,謝東昇等朗誦的《致敬武漢人民》;27日(初三)鑑於疫情的發展,賀團在群裡發佈了暫停2月1日的劇組主創會議及2月3日排練暫停的通知,同時就江津著名歌詞曲作家、重慶流行音樂學會副秘書長辜世偉創作的“抗擊冠狀病毒戰歌”——《眾志成城》給於了高度評價,呼籲“文藝工作者必須站在時代的前沿,關注社會,書寫社會,才能為時代放歌,為英雄放歌”,獲到了團隊成員的積極響應。

《孫》劇角色唐老闆扮演者山谷直言“小品出一個”,馬上得到了劉鑫導演的呼應——“這個可以有”,於是就決定:由賀團寫劇本,採用自願報名義演,將小品拍成視頻網絡傳播。不到半天時間,就有七八人在線報名,大家紛紛表示為了公益事業“義不容辭”、“願意冒險”、“隨時待命”、“我是黨員我願意!”……按照吳老師事後的說法,其實這個小品賀團在大年三十住院期間就已經構思好了,難怪在獲知有那麼多熱心者願意參與其中時,他當即坦言:“小品素材我已收集了,現缺一個家庭的客廳,最好是暫時沒人居住的,這樣不會影響這戶人家的健康;其次是拍攝器材及專業拍攝人員;第三是專業後期製作人員。”

與此同時,紹興出品了緊扣疫情防控主題的蓮花落,寧波本土的音樂人也為弛緩武漢的寧波醫護人員量身定製了歌曲《照亮生命》,歌手李學仕的《我來自武漢》更為網友廣為傳播,《孫》劇趙夫人扮演者姜琴老師專門為市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陳民憲創作的《只盼你凱旋》進行了配樂朗誦……全民都忙著為武漢做點什麼,團員們心急如焚,都主動地詢問劇本寫作的進度。除了我與吳老師,當時誰都不知道賀團住院了。在住院的六天中,賀團“前二天連開水都不能喝,後幾天吃到的是鹽或醬油伴流汁或粥”,且“兩個手24小時不能動”。

《媽,我要去武漢》誕生記

準備提前出院的賀玉民(2020.1.28)

為了劇本,賀團提前於28日(初四)中午出院,但身體仍很虛弱。在與我的通話中,他再次提到客廳、拍攝與製作三大問題仍沒有解決,拍攝與製作方面最好的朋友正好沒在寧波。於是,我就跟他攤底,在我的朋友中有一位專門為央視焦點訪談拍攝素材、製作節目的,應該能勝任也會願意參與我們的公益項目;另外我所在支部黨員中也有做婚紗攝影的企業,只是不能確定相關的員工是否在寧波?是否願意參與?客廳方面我知道我們支部的主委去年下半年剛喬遷了新居,舊套房應該還沒有處理掉,萬不得已時我來做工作。但由於這些都不是我自己能直接作主的,內心一直覺得是作為備用方案的,因此雖然與主委朱兵權做了即時溝通並得到了他同意提供客廳的承諾,但始終沒有在劇團的工作群中公佈,也沒有進一步的聯繫、落實。

隨著疫情的加重,相關的文藝作品也愈來愈多。30日(初六)一早,賀團藉口要去工作室打電話,拖著久病初愈的身子瞞著家人開始創作,上午十點多我就收到了他發來的二千字左右的電子稿。一氣讀完後,始知講述的就是一位“白衣天使”在除夕夜毅然決定出徵武漢前,與家人之間的故事,展現社會各界齊心協力投入疫情防控戰役的暖心畫面,令我意猶未盡也感覺到全劇的多處“淚點”,認為很值得一拍。

《媽,我要去武漢》誕生記

寧波13名醫護人員正月初一集結出徵

按照賀團的意見,劇本繼續修改,劇組馬上建立,由吳雲貴老師擔任劇務統籌,31日(初七)晚上排練、2月1日(初八)晚上拍攝,爭取2日(初九)剪輯、製作完成。我隨即協調朱主委,讓他與賀團及吳老師直接聯繫,以便約定開門時間;另一方通過支部慈善公益組組長周琰忻徵求支部黨員、藝影文化傳媒老總肖仕爾是否可以且義務地承擔本片的拍攝及後期製作。大家熱情高漲,事情也均順利,到下午一個12人的項目工作群就建立並正式運行了。

31日清晨的第一個通知,是我見過的最暖心也是最寒磣的,說它暖心是因為字裡行間透著對每一個當事人的關心、關懷與殷殷囑託:“所有人均要做好自己的防護工作,無論是路途還是在排戲中都要戴好口罩,回去要消毒洗手。……希望大家拿出專業精神來,在極短的時間內圓滿完成這個公益作品,為當下的危急事件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說它寒磣是因為演出班底可以說一無所有,借用的客廳不知道條件如何?環境是否符合劇情?光線是否適合拍攝?賀老師在通知中要求:“演員的服裝儘量往人物靠,女主要準備一隻包,一包口罩的道具誰有?柺杖由吳老師帶上。”

特殊時期,成員間互相鼓勵,共克時艱。有人在群裡發出五點提醒:“大家排練時:⑴對話距離儘可能保持兩米以上;⑵不在‘臺上’的務必戴上口罩;⑶儘可能開窗開取暖器但不建議開空調;⑷人員能少則少,聲音能低則低,避免擾民;⑸條件允許的話,到達與離開時用熱水(60度左右)洗手洗臉。”春節公交班次少出租車也少,大家都自覺克服,都按時或提早趕到排練場地。當作道具用的口罩以及佈置場景用的中國結、果盤、紅燈籠、福字、掛曆等最後也都及時送達。

《媽,我要去武漢》誕生記

演出花絮:導演、攝影與演員的穿著對比

由於是特殊時期,一間空置幾個月的套房,一下子晚上來了五六個陌生的人,自然引起了鄰居的關注,被彙報給社區。好在經過朱主委的奔波、溝通,得到了鄰居及社區的諒解,第二天終於能夠繼續按原計劃排練與拍攝。排練、拍攝的這兩天,寧波的最低溫度接近零度,工作時又不敢開空調,演員排練、拍攝時又得假裝是在空調環境中不能穿外套,冷是肯定的。對此,負責統籌的吳老師為了能減輕演員的寒冷感,第二天特意提前一個多小時趕到場地開啟空調升溫,可惜因空調有異聲而不敢再用。“現場很冷,但大家的情緒很高”,最終還是順利完成了拍攝。

2日2日後期製作與導演、編劇及各出品方積極溝通,當天做出了第一版《媽,我要去武漢》(時長:7:08),再根據內部人員的觀後感及時調整,於3日凌晨剪輯出第三版(時長:7:05),後來又根據大家的意見調整片尾音樂,一直到下午才算是正式定稿(時長:7:06),回頭一想已然不記得修改多少版了。

小品《媽,我要去武漢》(可直接點擊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