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

今年恰逢堂兄弟結婚,所以我臘月27就回到了家裡,這也是上班七年來回家最早的一次,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擔心高速封路等系列限制措施影響後期的出行計劃,於是正月初二下午就匆忙地趕回了合肥的家中,回想從回老家到返程不過也就四五天時間,路上就花費了差不多七八個小時,夜深人靜之時腦中浮現出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回老家過年?

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

我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樣,為了工作、學習和生活,揮別家人漂泊異鄉,總在經歷著這樣的場景,耗費了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埋頭工作,把時間留給了老闆,把儀式感留給了愛人,把掏心窩的話留給了朋友,卻唯獨一整年也沒能回家看過幾次父母,也幾乎快忘了父母真切的想念,不要說回家陪伴幾天,就連通個電話都是他們小心翼翼主動打來,運氣不好碰上你在為工作煩心發脾氣,下一次通話老兩口就會等好久,生怕打擾了你。

你可曾想過,一條短信,一通電話,一張照片,背後藏著父母多少的期盼?

歲月無情,父母也在漸漸老去。有句話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就是我們每個歸鄉遊子心中,那一份最深的牽掛。

假如我們的父母還能活三十年,也就是說你還能看望父母三十年,按照目前一年一次回家的頻率,你也就只能看望父母三十次,三十年三十次。。。見一次少一次,想到這頓時淚如雨下。。。

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

你是否還記得,小時候過年父母為我們準備了新衣,我們便能開心大半年。如今,父母老去,我們可曾為她們置辦過一件衣裳?習慣了看父親發白褪色的外套,母親臃腫起球的毛衣,可曾記得他們穿新衣的樣子?

所以別等成功之後,才發現你背後身無一人,沒有人再為你鼓掌。別說等自己條件好一點再盡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在乎的不是物質享受,處處留心,用心陪伴,才是真正的孝順。放下手機,放下種種,在家做個父母眼中永遠長不大的孩子,陪父親聊聊天,拉拉家常,陪母親一起做做飯,打打下手。。。山珍海味,不如親手做幾道他們愛吃的家常菜;錢財物質,不如逢年過節常回家看看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每逢春節,儘管路途再遙遠,儘管人潮再擁擠,我們總像候鳥遷徙一般,想盡一切辦法回家過年,回到生養自己的地方。

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因為家裡有我們最深切的思念和牽掛。過年回家,是為了讓父母放心,也是為了讓自己安心。

我們為什麼要回家過年?因為回家過年意味著過去一年的結束,新的一年的開始。就算世界再大,總有那麼一個地方,容你棲息片刻,給予你心靈的慰藉及重新出發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