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關稅保護國產車能否存活?

叔叔給你糖吃


可能一刻也活不下去 畢竟現在合資車價格也會親民 國產車還需要繼續努力加油


日光再傾城也不一定溫暖


1.保護國產車的目的是什麼?

保障國人就業。

請記住,一汽大眾的速騰、廣汽豐田的雷凌、吉利的帝豪、奇瑞的艾瑞澤5,這些都叫“國產車”

國產車,顧名思義,他們都是在中國生產、中國銷售的車型。

在中國生產,就會帶動上下游很長的產業鏈,進而促進產業工人就業。

一個汽車公司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就業崗位,以及每個公司帶動上下游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就業崗位。

而假如進口車關稅低,那麼在大家對進口產品盲目崇拜的情況下,進口車會輕而易舉沖垮國產車的市場,進而導致產業崩潰,工人失業,等等問題。

至於高票答案用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來舉例,是很片面的,自主品牌被稱為“國產車”,是用詞上的錯誤。自主品牌車輛只是國產車的一部分。

2.受益的是誰?

受益的是全體國民。

最顯著的就是上面提到國產車,包括合資和自主品牌成百上千萬的從業者。他們通過勞動獲得報酬,進而會將報酬用於消費,促進其他行業發展。例如廠區附近的飲食、娛樂、零售等,以及延伸出去的相關生產廠商,比如服裝企業,飲料企業,網絡公司,相關廠商從業者,相關從業者的家屬。等等,這些都是受益者。

其次,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進口車,誰買?

肯定不是一個月幾千塊的小白領或者中低收入群體。幾乎絕大多數都是富裕階層。既然如此,進口車的關稅實際承擔著,就是中國的富裕階層。關稅越高、排量稅(根據排量收取的消費稅,進口車往往大排量居多)越高,富裕人口在買車時承擔的稅額就越高,意味著他們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

那麼收上來的稅,都用來幹嘛了?

國務院關於2014年中央決算的報告

每年政府決算報告都有。

可以看到,稅收通過各種方式,用於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公共安全、交通、軍隊、農業等等一系列投資。這些投資最終的受益者,還是全體國人。

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很多人抱怨中國進口車稅高,我真是好奇這些人到底是些什麼人。

至於排量稅,這個只跟排量有關,跟進口與否沒有關係。國產車排量到了某一檔,也會被徵收排量稅。


建哥影視圈


假設沒有關稅,消費稅等一系列稅費

smart:7萬

野馬:16萬

寶馬330:27萬

國內車企生存空間將在10萬以內的車型。10萬以上完全沒有性價比。


boboxxx


基本不能成活,因為技術擺在那裡,誰都不是傻子,國產車目前沒什麼技術遊優勢,專門憑一堆垃圾的配置來吸引大眾購買,但是國家保護他們也有好的一方面,利於國產車的崛起,國產車的崛起帶動了很多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提供了很多的就業崗位,我國現在的汽車企業使用的相關就業人數已經很龐大了,所以如果國產企業發展不起來,很多人要面臨失業,這是國家不允許的,所以適當出一些條例保護他們也是情有可原的。



桂南大俠分享匯


如果沒有關稅保護,國產車肯定可以存活,只不過會經歷很長時間的低谷,發展的也會特別慢,起碼比現在的發展要慢的多。

很多汽車品牌都有100多年的歷史,但那是的中國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中國的汽車發展差不多要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們熟知的別克成立於1903年,大眾成立於1937年,而我們熟知的長城成立於1984年,長安成立於1996年,吉利成立於1997年。中間差了差不多要100年,這100年的對於一個行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知道很多國外的車都很便宜,幾乎是國內同款車型的5成-7成,主要原因是是車的稅費很低,不像中國這樣除了繳納增值稅外還要繳納購置稅。但我們也要知道國外車賣的便宜但修車,保養的費用要高很多,綜合下來一點也不便宜。

一輛車進入中國要額外支出運輸、關稅等費用,價格要貴很多,但收關稅也是為了國家的發展需要。中國要發展,過程肯定是煎熬的,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市場環境,發現肯定處處受阻,肯定會影響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步伐。另外中國的很多企業老闆都可以稱之為民族企業家,不僅僅是為了利潤更是為了所屬的行業站在世界前列。

給國產車的時間太短了,現在不行不代表將來不行,相信國產品牌會越來越強大,最終被全世界認可。

“時間是個好東西,往往一句話不說,卻回答了所有問題。”


時速150


降低關稅,加強競爭,短期壓低中國汽車行業整體的盈利能力,中期來看,吉利、廣汽、上汽、長城等一線自主品牌和濰柴、福耀、敏實、銀輪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供應商將做大做強。預計關稅下調10ppt之後,大部分車企會將下調額度全部體現為官方指導價(MSRP)的下調,即進口車的價格預計將下調8%左右,而進口車價格體系的下移將進一步拉動國產車價格體系的下移。經測算,測算,如果國產車價格體系整體下移1%~2%,拉高銷量2%~4%,考慮到競爭加劇帶來整體效率提升,則整個汽車行業的利潤總額將下降8%~20%。

長期來看,開放而不是保護會讓中國汽車工業更加強大,競爭加劇將加速行業整合。過去三十餘年的汽車產業政策更多偏向於保護汽車工業,在獲得保護的同時也使得競爭不夠激烈,在諸多環節存在低效率的產能。我們預計競爭加劇將使得從整車到零部件再到經銷商的行業集中度都迅速提升,運營效率高、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將會脫穎而出。


遊戲人超超


一個孩子十多歲了,不喝他媽媽奶會餓死嗎?

正常的孩子一歲多就必須斷奶!

老家農村有句俗話“一歲不成驢,到老都是驢駒子”

溫室裡永遠培育不出強壯的生物體!

任何真正強大的行業,都是自由競爭產生的!


財經耕耘客


其實這個問題的話,大家仔細看看就可以很輕鬆的注意到一個事實的現象就是,這裡面說的是整車進口,這個關稅是在保護你們每個人的利益,因為整車進口對大家的收入沒有任何益處,不能解決任何就業問題,不利於引進投資,不利於引進技術,國外的車企,如果覺得整車關稅高,可以到中國來投資建廠,這樣引進了技術,引進了投資,增加了就業,降低了車輛價格,還可以改進國內製造業的工藝,於國於民都有益無害,很多人煞費苦心為你們這些人著想,你們卻罵的一塌糊塗,愚昧至極,我只是希望大家看事物能多想想,看本質,別看個表面就亂噴,成了競爭對手的代言人,做了傻子而不自知。


土著說



紅星閃閃耀秦川


降低關稅,加強競爭,短期壓低中國汽車行業整體的盈利能力,中期來看,吉利、廣汽、上汽、長城等一線自主品牌和濰柴、福耀、敏實、銀輪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供應商將做大做強。預計關稅下調10ppt之後,大部分車企會將下調額度全部體現為官方指導價(MSRP)的下調,即進口車的價格預計將下調8%左右,而進口車價格體系的下移將進一步拉動國產車價格體系的下移。經測算,測算,如果國產車價格體系整體下移1%~2%,拉高銷量2%~4%,考慮到競爭加劇帶來整體效率提升,則整個汽車行業的利潤總額將下降8%~20%。

長期來看,開放而不是保護會讓中國汽車工業更加強大,競爭加劇將加速行業整合。過去三十餘年的汽車產業政策更多偏向於保護汽車工業,在獲得保護的同時也使得競爭不夠激烈,在諸多環節存在低效率的產能。我們預計競爭加劇將使得從整車到零部件再到經銷商的行業集中度都迅速提升,運營效率高、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將會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