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風俗,是不是過了元宵才算過完年?

球小漫


基本是這樣。

正月十五。稱元宵節。

也叫上元節。

鬧花燈,放孔明燈。

南方一般放孔明燈。

從臘月初八到正月十五。

古代人,都是家中備食品。

一個多月,吃的差不多了。

開始外出,做生意,採買。

同時 也進入立春。

開春了 農忙開始。

也就是,現在講的,春耕生產。

至此,年,就過去了。

開始新的一年。


路易錢通


過完元宵節,已是早春二月,雖元宵節在二月天前後不一,但二月已是農曆七九,八九擼拳扎手下田準備春耕洪春日子。

小時,母親常講:元宵,元宵,不吃就餿。一過完上七接元宵節,南方春暖花開日子來了,天氣日益變熱,到三月桃紅,大地更加春意蕩然。

我們老家是撫州羅針,自古一過元宵就涉外打工出門,搞的罡土木築建築,羅針是中國有名建築之鄉。

人的生存全為人類作出付出換取物質為代價,沒有過不盡的年,沒有賺不盡的錢,直至到我在九十年代中期下崗後,年初五初六就孔雀東南飛下廣東南海,中山,新會出工去了。

改革前,全國上下初四一定要上班的,互拜年互慶賀後,當天一定要開工製造出產品,完成當月生產計劃一小部分,思維轉變以生產為重,新年節氣離慢慢離棄,思想上為創造更好的明年,而不懈地繼續努力工作。

學生要開學,萬物復甦,伴著春天明媚陽光,人們大踏實步幹著各人的事情和不同追求及夢想實現。


易家巷


上元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吃元宵,是自古以來的風俗,尊貴如賈府也不能違背此俗。連唱戲的小伶們,也停下戲和大家一起吃元宵。接著又有女先生說書、擊鼓傳花、賈母和王熙鳳講笑話等節目,元宵之夜的熱鬧幾乎不亞於除夕之夜。

這年再過元宵節時,雖然依然顯得熱鬧紅火,但已開始顯露出衰敗的景象。賈母開夜宴時,雖然榮寧二府賞燈吃酒,笙歌聒耳,喜樂喧天。但是賈氏族人來者卻寥寥無幾:“賈母也曾差人去請眾族中男女,奈他們或有年邁懶於熱鬧的;

或有家內沒有人不便來的;或有疾病淹纏,欲來竟不能來的;或有一等妒富愧貧不來的;甚至於有一等憎畏鳳姐之為人而賭氣不來的;或有羞口羞腳,不慣見人,不敢來的……”雖然此時的元宵佳節,還顯得流光溢彩,浮華奢侈,但早已沒有了過去那種雍容華貴的萬千氣象。如此尷尬的情景,使這年的元宵節成了賈府最後的精彩。

老話常說,“不出正月還是年”。這正月才十五,不就只過了一半。照此理,咱得再過半月的年。可如今的日子,又有人說了,天天都是過年。但現實是,大部分人初七初八就上班了,這年早在元宵前就已經過完了!



A李錫A銘


初一本是第一天,

過去十五年過完。

春耕播種忙開始,

春夏秋冬又是年!


酒醉沂蒙山


是啊。


樊永生警官


是的,自小記事起一直就是這樣每年都是過完正月十五才感覺年才算過完。即使上班工作了,每年都是初八上班後還不怎麼認真工作,還要聊過年,聊春節,必須過了十五以後才穩定下來心思,認真工作。這年也就算過完了。


楊詠墨


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