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李蘭娟院士的呼聲,我們究竟該如何引導孩子“追星”呢

最近有一段話,在網絡上轉載頻率很高,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說的,在當下疫情嚴峻,國家危難、眾志成城的時刻,這段話引發了人們的強烈共鳴。


聽聽李蘭娟院士的呼聲,我們究竟該如何引導孩子“追星”呢

李院士以及他們才是我們要追的星


李院士所說的話,大致內容是這樣,這次疫情結束以後,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加強管控娛樂圈某些“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國之棟樑!

這是一位甘於奉獻、愛國愛民、妙手仁心的醫學工作者對祖國命運和未來發展的高瞻遠矚而又切合實際的提醒和關照。的確,孩子的發展與祖國命運甚至全人類息息相關,他們的價值觀決定著他們追求什麼、重視什麼、為了什麼而努力,他們將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此時的社會大環境,生活在鏡頭下、存在於屏幕上的人物被稱為明星,他們的被關注度遠遠超過了他們的職業對社會做出的貢獻,收入更是高得令人咂舌,生活得可謂光鮮亮麗到了熠熠生輝的地步。對於心智處於成長階段的孩子們來講,誘惑力很強。有的孩子甚至會模糊演員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們個人的存在價值,從而尊稱他們為明星,膜拜並效仿他們的行為。


聽聽李蘭娟院士的呼聲,我們究竟該如何引導孩子“追星”呢

狂熱的追星場面


孩子價值觀的形成與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密切相關。此時,祖國和人民處於危難之時,大批科研人員、有識之士大力奉獻之時,正是對孩子進行價值觀引導的關鍵時刻。

首先,社會和家庭要成為孩子價值觀的指揮棒

社會和家庭真正把值得敬重的人放在第一位,孩子才懂得誰才是他們值得奉上敬意的人,並以此為榜樣,努力學習,形成自己的是非、價值判斷標準。

讓孩子看到那些為國家真正做出貢獻的、默默地付出的人們,科研人員、軍事技術人員、軍人戰士、醫生等,瞭解他們的工作內容,吃得苦、做得貢獻,懂得,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認識到,因為他們德才兼備、技術超群、愛崗敬業、勇於奉獻,才有今日的和平與安寧,他們才是最有價值的人,社會才給了他們應該獲得更大的尊重,獲得高薪水、高福利、高地位。


聽聽李蘭娟院士的呼聲,我們究竟該如何引導孩子“追星”呢

李文亮醫生


這樣的人員,較多地出現在屏幕上、文字裡,孩子們感受到他們的偉大人生價值,他們的付出感動了孩子們,就會以他們為榜樣,就會以真正的實力為追求目標,而不是追求鏡頭上的浮誇與虛假。

當然,在演藝界,也有很多實力派,做人、做演員都值得學習,關注他們的作品,欣賞作品的藝術美,學習他們拍戲的刻苦、他們的才華、他們對社會的貢獻。

其次,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追星需要

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追求價值感的過程,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更需要偶像作為自己成長的參照。這是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有了“成人感”後,他們要感受自我價值,這需要擁有社會角色,在工作、為家庭成員服務、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去體驗,但青春期的孩子還在讀書,處於社會角色的“空白期”,不能照顧家人,沒有工作、沒有社會地位,他們不斷地尋找各種方式來充實內心渴望的“成人感”。 追星,在影視劇中人物的角色裡就是其中很重要的、適合青春期特點的一種方式。青春期的孩子在追星的過程中,能間接地從影視作品裡的角色、明星本人的成長故事,來體驗某種社會角色所經歷的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痛苦等。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開始注重外部形象,他們想把自己打扮得時尚而另類,需要外形上的參照,於是,被各種熱捧的明星的形象吸引後,就開始模仿了。父母要告訴孩子們,大多數的青春期的孩子見到的都是經過化妝、修圖等特殊處理的明星的海報、照片,現實中,他們跟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


聽聽李蘭娟院士的呼聲,我們究竟該如何引導孩子“追星”呢

我的衣服好看嗎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情感波動大,他們渴望搞清楚自己為什麼有這樣的情緒變化,也渴望獲得理解、產生共鳴。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歌曲很好地表達了青春期的苦與痛,青春期的孩子在觀看影視作品、欣賞歌曲的過程中,宣洩了情緒情感。於是,這些演員、歌星就成了理解他們的“知音”。

把真正的明星人物領進孩子生活

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父母除了尊重孩子追星的需要外,還要拓寬孩子的視野,讓他們看到科技界、文化界那些才學卓越、品德優秀的人物,比如,最近遭遇被砍的眼科醫生陶勇,擁有大慈悲之心,醫德高尚,科研能力強,堅強而樂觀,在遭受不測重傷的時候,依然樂觀地鼓勵他人,感恩社會各界對自己的關懷。即使從外形看,也是無比的帥氣。


聽聽李蘭娟院士的呼聲,我們究竟該如何引導孩子“追星”呢

“我是眼科醫生陶勇,此刻的我們,尤其需要戰勝苦難的勇氣。”

再如,被稱為疫情“吹哨人”的李先亮,他醫德高尚,妙手仁心,以個人業務的專業性和敏感性,最早預警到這場危險病魔,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稱讚8名“吹哨人”,“是可敬的,他們是憂國憂民的、有一定見解的人,事實證明他們也是對了的人。”

此時,危難時刻,英雄顯示了他們的本色,也是孩子們內心最柔軟的時候,讓他們看到這些擁有豐富學識、高超能力、高尚品德的人的表現對整個國家、社會上每個人的重要意義,懂得他們的付出才是人們最需要的,他們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有利於孩子們建立起爭取的價值觀。

<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