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李蘭娟院士建議控制明星高片酬怎麼看?

拍客姜哥


非常贊成!本來就應該如此!有些科學家為了他們的安全著想,可以不披露,但是那些可以披露可以弘揚的肯定要宣傳啊。國家的發展和國防力量還是靠科技,靠軍事力量,靠的千千萬萬辛勤的勞動人民,災難來臨,靠的是醫護人員,軍人,警察,提高這些職業待遇本來就是應該的。最美的逆行者本來就應該高報酬,得到全社會的尊敬。主媒體的文化導向也應該變成這些正能量,畢竟國家力量強了,才能站直腰桿說話,總有強大的尖端科研技術和雄厚的國防力量才能不被帝國主義國家欺辱。而不是靠天價明星,人家很多連國籍都換了。明星褪去光環以後也是普通人,他們的工作是娛樂,但不能是整個國家的主媒體都是吹捧這個。造成孩子們的扭曲價值觀,自古槍桿子才出政權,沒聽說當戰爭打響以後一群明星上去說學逗唱把敵人擊退的。希望這次災難過去,真的可以提高這些人的待遇,留在咱們國家,為國家出力,畢竟國家富強,人民才能安樂。


莊凌雲


我是數學李老師,來說說我的看法。

對於李蘭娟院士建議控制明星高片酬怎麼看?

這段話的來源有待考究

近日,網上流傳了這樣的一段話。說是李蘭娟院士說的,這段話是:這次疫情結束以後,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加強管控娛樂圈某些“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國之棟樑!

一時間這段話在朋友圈,頭條,微博等app上火了起來。我刻意去查了查出處,發現沒有人能證明這段話是李蘭娟院士說的,但是為什麼這段話還能瘋傳到各個社交軟件上呢?我想這段話可能是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為什麼這段話火了

一段不確定出處的話為什麼火了?確實,在現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看到了很多人的付出,他們是衝在一線的科學研究人員,醫務工作人員,軍隊人員以及眾多基層服務者等等。這個時候他們站了出來,為我們廣大人民群眾保駕護航。但相比一些娛樂行業的從業者來說,工資待遇遠遠比不上他們。這確實是現在社會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但並不是所有明星都是不好的,我們要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待問題。例如像韓紅這樣的名人就值得我們去學習。



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強大了,祖國的建設才有保障,要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棟樑之才。那少年們想向誰學習呢?要向那些真正的英雄們學習,努力學好科學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數學李老師


近一段疫情氾濫之期,特別關注李蘭娟院士這位慈祥、博愛的老人。

更欽佩她在疫情嚴重狀態下忘我工作的精神:年過70,為了攻克科研難關,研製出抗擊疫情的特效藥,每天只睡3個小時覺,這種精神令人敬佩。

對於這樣廢寢忘食的科學家,國家即使給她再多的獎勵都不為過。

這種精神,這種態度,這種拼搏,正是我們國家民族振興最需要的精神;而且李蘭娟院士和其他許多科學家一樣,他們人生成長史就是一部奮鬥史,這種精神才是國家最可寶貴的財富。

李蘭娟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中,家庭經濟困難,靠助學金才勉強讀完了中學,後來畢業之後起初從事鄉村赤腳醫生,一路拼搏一路歌,才取得今天令人矚目的地位:成為疫情抗擊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她的成長史,她的奮鬥史可歌可敬,是青年人成長的興奮劑。

再看許多影星、歌星在這次疫情中捐款情況(除韓紅之外)

雖然在這裡不是進行道德綁架,捐的款額與他們收入很多名星簡直是九牛一毛。

李蘭娟這次發出的倡議真的可謂振聾發聵。

疫情來了,還不是要靠醫生、科學家攻堅克難,歌星、影星如果不添亂,做一個安靜的公民就已經很好了。


青衫李探花


李蘭娟懟明星?別扯淡了,我相信李蘭娟院士沒有說過這話。

想想都知道,李院士一心都撲在抗“疫”的戰場上,哪有心思去關心娛樂圈這些事。至少我沒有在官方媒體的新聞上看到李院士說過類似的話。

但是有一點,我非常贊同。這次疫情以後,雖然全國上下眾志成城,但也暴露出我們在醫療方面頂尖人才的匱乏,畢竟我們只有一個鐘南山,一個李蘭娟,且都是七八十歲的高齡。

所以,國家應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高薪留給德才兼備之人,我認為是很正確的。

下面,就這個話題,我個人再說說自己的幾個看法。

一、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是怎麼來的

我們都知道,娛樂圈那些明星,還有足球界等體育明星,動輒上千萬的片酬是非常正常的。

前兩年某知名女星涉嫌逃稅幾個億的新聞也刷爆了全網,還有最近一段時間給足球明星限薪的新聞也上了熱搜。

這些信息都印證了明星高薪的事實。

那麼這些明星為何能獲得如此的高薪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對比國外明星的標準

如果你放眼世界範圍去看,人民幣千萬年薪的明星也是不少的,比如美國NBA的一個籃球明星,可能就不是人民幣千萬的薪資標準,而是美元的量級;包括娛樂圈也是一樣,收入都不菲。

那麼我們國家的明星去對標他們,自然也就成了高薪。

第二,市場經濟的行業發展所致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們國家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明星的收入是沒有那麼高的,至少和普通老百姓的差距並沒有那麼大。

可隨著國家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很多行業都遵循了市場規律,並不是政府強制干預,從這個角度說也是市場經濟內在的需要。

再加上這些年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有錢人滿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以後,就更需要在精神層面的享受。

所以娛樂圈火了起來,體育圈也熱了起來,這些行業的“聚財”效應越來越強。

那麼其中的明星們的薪資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第三、有些人捧出來的

說實話,個別明星的薪酬,確實也有部分被捧出來的因素。比如足球圈子裡面,只要稍微有點名氣的國內球星(尤其是進入過國字號的),動輒就敢要價上千萬,當然也背後有團隊運作的成分,非理性的薪資,甚至比國外一二線球星的收入都要高。

二、國家要發展,民族要復興,就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

說實話,對有個現象我還是挺憂慮的,那就是如今願意從事科研工作的大學生越來越少了。

比如我表弟就是國內某知名985高校的研究生,工科專業,他畢業的時候一個班級20多人,可只有不到3人工作是和科研相關,其他人員要麼考了公務員,要麼去轉行做銷售之類的。

並非我否認做公務員或者做銷售的崗位價值,但是國家培養一個高學歷研究生真的不容易,最後投身到科研崗位的人員實在太少了!

我表弟也是,畢業後考上了公務員。

有次我問他:你為什麼不選擇做研發呢?

他的回答很現實,但也讓我感慨:

第一,如果做科研崗位,收入的性價比不高。

他了解過自己的一些師兄師姐,雖然薪資穩定,但和公務員比並不佔優勢。至於和幹銷售比,就更沒有想象空間了。

第二,科研崗位的工作強度大。

比如公務員或者其他職業,從事科研實際上非常辛苦,平時要做實驗,需要搞設計,還得花很多精力查文獻、寫論文。

第三,科研工作比較枯燥

表弟說,從事科研這條路,基本上沒有啥和外界打交道的機會。所以就不像人家做銷售這樣有活力。

如果年輕人都是這樣的心態,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也是教育的一種悲哀。我們國家需要年輕人可以站出來搞創新,搞研究,給我們在科技領域、醫療領域甚至軍事領域等做出貢獻。

從這次肺炎疫情來說,我們真的需要更多像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這樣的知識精英,站出來保護我們!

少年強則國家強,這絕對是正確的一句話,中華民族要實現偉大復興,需要給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鼓勵他們創新創業。

三、關於各行各業薪酬改革的一些建議

因為我是搞人力資源出身的,所以對薪酬這個話題,我也想談談個人一些建議。

首先,對於娛樂圈、體育圈的明星,我覺得做一定的限薪是正確的。

畢竟動輒上千萬的收入和普通百姓差距太大,要知道現在很多上市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年薪才多少?

一個明星真的可以比他們的價值貢獻更大嗎?

但是明星裡頭,有些也需要給予扶持的,比如奧運會這樣的世界大賽上為國家爭光的,就應該多給一些獎勵,鼓勵更多人向他們一樣為國努力。

又比如有些成績很好但待遇沒有配稱的職業群體,比如女足、女排這些,顯然和男子差距很大,我認為應該有所扶持。

其次,對於科技型、知識型的人才,國家可以出臺更大力度的激勵措施。

比如發明專利的,特殊事件上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就應該給予重獎,在全社會樹立標杆。

最後,要在大學生群體中以就業政策來引導,比如從事科研崗位的,如何提高薪資指導標準或者政府補貼,鼓勵年輕人去從事這些工作,為國家為民族做貢獻。

<strong>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者:丁路遙知事,頭條簽約作者,職場教育領域營銷號排行榜前十,2019年度職場領域十大頭條號,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資深職業規劃師,擅長個人職業諮詢與心理諮詢輔導。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李蘭娟院士弘揚正氣沒毛病,但是我並不百分之百的贊同她的言論。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作用,只要規範一下就可以,沒必要有點負面的情緒就拿明星說事兒,為什麼有這麼多明星,說明社會需要他們。不能你一句話就給否了。明星掙錢多怎麼了,只要合法,誰也別用一種不平衡的心態去評價人家。我就是站在公平的角度來說。


大勇110821237


李蘭娟院士說: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演藝明星,演藝明星是強不了國的。年青人為什麼崇拜演藝明星?來錢快來錢多,憑臉蛋不勞而獲。這次疫情,實業界科技界以億為單位捐贈,演藝界除了韓紅,演藝明星們並末湧躍捐贈,體育明星也沒見幾個捐款的!。以前成名了撈夠的都移民了。而國家的興衰要靠教育,科技,醫療!所以要樹立全民崇尚醫生,科學家,教師,軍人!是他們在支撐民族大業。

通過歷年的災難面前小鮮肉、歌星、影星捐贈很少,除前面個別影星外。非常支持李院士的觀點[贊][贊][贊]通過這次大疫情實際行動,把側重點應該要轉變,醫生、老師、科學家、軍人的待遇福利都應該提高,稅收給予優惠。高收入的影星、歌星、小鮮肉、文藝者應該加重個人所得稅,把繳納的收入用到國家需要的地方。


天天好心情0999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明星這個職業成為了很多人羨慕的行業,原因其實不難理解。且不論一線明星拍一部劇動輒千萬以上的片酬,就連名不見經傳的十八線小明星、小演員們,很可能都要年過百萬的薪資,為何這個行業片酬這麼高確實值得探討。而近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出現在公眾視線的傳染學專家李蘭娟院士,倡導大家把更多目光放到醫護、軍人等衝在一線的人員身上,更是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和認同。但也有不少人延伸出了觀點,覺得李蘭娟院士的這番呼籲是不是意有所指,是不是覺得明星們的片酬過高?且看小編分析一二。

明星的收入為何大於普通人。很多年輕人都有一個明星夢,為什麼這麼多人想當明星,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明星活在鎂光燈下,把現實中很多不能實現的夢想一一在臺前呈現。比如演戲,就意味著可以體驗不同的人生,比如唱歌,可以收穫無數的掌聲和鮮花;而一旦成名後,明星大量的粉絲,被喜歡被熱愛的那種心情,大部分人都渴望和嚮往。可能有些人覺得明星不配擁有這些,但不可否認的是,作為媒體傳播輸出的最主要的呈現者。明星和媒體是互為依靠的存在,媒體通過明星呈現的各種娛樂形式獲益,而明星通過這些平臺被大眾熟知進而獲得知名度。

這幾個環節形成一條工業化的鏈條後,無數的品牌、商家加入進來。各方都從基於明星、娛樂這個行業中獲得了利益回報,自然加入的人就越來越多。但是高收入的這類人群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值得嚮往。

比如可能我們看到的明星拍攝一部電影收了幾百萬的片酬,但這個錢不一定是他全部拿到了,他的背後有經紀人、助理、化妝師等團隊,很可能他只是隸屬於某經紀公司的一名員工而已,拿到手的提成並不多。而且很多時候即便是拿到了不菲的片酬,也有可能會因為巨大的投入,需要購置服裝、首飾、包包出席各種場合,實際拿到的錢就不多了!因為普通人可能只需要養活自己就足夠,但明星的身後一旦成名,絕對不是自己,而是一個團隊、甚至一個企業。

李蘭娟院士的倡議是對的,對於危難時刻衝在一線這些值得尊敬的人員,國家應該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獎勵。希望這次疫情之後,社會的收入結構能有一些調整和變化,減少貧富差距,對重要行業的工作人員有實實在在的褒獎措施,這才是國人願意看到的!


極品娛樂


孩子們都好高騖遠,都想不勞而獲都想當明星發大財。如果真能實現那就會對我國的前途帶來了希望!


包頭老雷


一切還是要找到明星高收入的原因,大眾追捧,有流量就有商業價值,就有人出高價去沾他的人氣,有了高收入就成了沒有價值觀的年輕人的追捧對象和人生目標,如此惡性循環。如果大家不追星就自然控制住了。


秭歸王虎


強烈支持李院士的話,現在這樣的社會不太健康,明星比科學家的收入太不靠譜了,這樣會影響下一代,對國家興旺沒有半點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