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行漸遠 其勇蕩群情——追記犧牲在抗擊疫情一線的朝陽市衛生監督局幹部崔志剛(下)

崔志剛的生命,就這樣定格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路上!

然而,在他年僅49歲的生命中,留給我們的,卻是無盡的思念和與疫情抗擊到底的無窮力量。

平素裡,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危難時,挺身而出,義無反顧;活著,是一團火,驅散陰霾;離去,亦遍灑餘輝,激盪世間。

崔志剛,就是這樣的共產黨人!

“咱村的老崔再也不會回來了”

得知崔志剛犧牲的消息,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南哨街道梁家營子村黨支部書記梁明遠哽咽著說:“那可真是個好人啊!可惜再也不會回來了!”在梁明遠印象中,崔志剛是一個為人寬厚、任勞任怨的好人。

2018年7月,朝陽市衛生監督局對梁家營子村由定點幫扶轉為駐村幫扶,崔志剛成為駐村工作隊的一員,從此便與這個小村結下了深厚情誼。

“這是老崔幫我們整理的黨建資料。”梁明遠含著眼淚說。剛駐村時,梁家營子村黨建資料不規範,而崔志剛是朝陽市衛生監督局第三黨支部書記,整理黨建資料有經驗,於是就利用業餘時間,幫助梁家營子村黨支部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為村部重新定製安裝了黨建公示板,受到黨員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這麼好的人怎麼說走就走了呢!”提起崔志剛,梁家營子村村民白相國淚流滿面。白相國曾是村裡的貧困戶,妻子因病失去勞動能力,家裡兩個孩子讀書,全靠白相國打零工維持生活。2019年,駐村工作隊與這個家庭結成幫扶對子,逢年過節,崔志剛送去米麵油;孩子開學,崔志剛送去學習用品;家裡有事,崔志剛和工作隊成員前來幫忙。“志剛就是我們家的恩人啊!可惜,今後再也見不到他了!”白相國說。

“志剛工作認真務實,特別能吃苦,從來不抱怨,整整一個月時間,利用精準識別入戶調查的機會,把全村278戶人家全都走訪了一遍,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交談,瞭解村民的想法、家庭的困難及對工作隊的要求,收集整理了有關村容村貌、脫貧攻堅等意見與建議,這些內容如今還留在工作日記中。”朝陽市衛生監督局駐村工作隊隊長魏東介紹。

在駐村工作中,崔志剛全心全意為村民謀幸福。他多次聯繫省市醫療機構來梁家營子村義務給村民體檢,贈送藥品;多方溝通,為村子修整廣場,安裝健身器械,現在,廣場成了全村最熱鬧的地方。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兩年來,崔志剛與梁家營子村村民建立了深厚感情。梁明遠告訴記者:“過去,老崔如果有事不來,村民就會問,‘怎麼沒看見老崔呢?’我們都把他當成村裡人了。現在,老崔再也不會回來啦!”

“老崔在危難關頭總是挺身而出”

“志剛敢於擔當、迎難而上,在關鍵時刻和危難關頭總是挺身而出、甘於奉獻、不計回報。”提起崔志剛,朝陽市衛生健康委辦公室主任韓鵬這樣說。

2008年5月,汶川地震發生後,國家從全國緊急抽調衛生監督員,開展震後衛生防疫工作。朝陽市衛生監督局接到了派駐防疫工作隊的任務,崔志剛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遼寧第一批抗震救災衛生防疫工作隊。在震後的第五天,崔志剛和7名同事一起趕到了重災區什邡市。

當時的什邡市滿目瘡痍,餘震不斷。崔志剛和同事一起居住在師古鎮師古中學操場上,由於物資匱乏,一日三餐都是泡麵和餅乾等方便食品,加上汶川氣候高溫炎熱、多雨潮溼,大家很不適應。尤其是蚊蟲叮咬,常常被咬得滿身是包,這一層還沒有下去,另一層又疊加上來。艱苦的條件沒有讓崔志剛退縮,他與同事一起承擔起相關場所的消毒消殺任務,為當地群眾作衛生知識宣傳和防疫指導,保證了衛生防疫工作順利進行。

第一批防疫工作隊在震區工作兩週後,即將返回朝陽,但需要留下兩名同志跟第二批隊員進行交接。儘管十分惦記年幼的孩子和年邁的父母,崔志剛還是主動選擇繼續留下來工作。“志剛對大家說,‘我是軍人出身,身體素質好,再苦的環境也能扛得住。再說,我會開車,留下來,還能幫大家做一些事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選擇一起留下的同事韓鵬說。第二批隊員要後半夜三點鐘才能到達,崔志剛主動擔起夜裡值班的任務,為第二批隊員準備食物、搭建帳篷,一直忙到天亮。

就這樣,連續一個月,崔志剛冒著餘震、高溫酷暑、蚊蟲叮咬的威脅,與同事一起走訪了3975戶7253人,採集檢測水樣23份,發放消毒藥品7200片,及時糾正災民落地操作、生熟交叉、餐具不消毒及無防蠅、防鼠、防貓和冷藏設施等行為,用樸實的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本色。

往者行漸遠,其勇蕩群情。

崔志剛敢於擔當、勇於犧牲的先鋒精神,正鼓舞、激勵著與疫情奮戰、堅強不屈的遼寧人民,堅決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