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邊緣發現“第二地球”, 一年只有9天,環境卻比地球還優越

太陽系邊緣發現“第二地球”, 一年只有9天,環境卻比地球還優越

自從二戰以來,僅僅50多年的時間世界人口總數就從20多億增加到現在的70多億,龐大的人口導致地球不堪重負,其中最明顯的是地球生態系統逐漸失衡,比如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增多、物種滅絕速度加快,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就曾經說過,人類如果再不做出改變,人類很有可能會在未來200年內會因為生態失衡而滅絕,霍金還表示,人類唯一的出路就是到宇宙中找到“第二顆地球”然後進行星際移民,不過在霍金髮出警告之前,人類就已經走在尋找類地行星的道路上很長一段時間了。


太陽系邊緣發現“第二地球”, 一年只有9天,環境卻比地球還優越

目前地球的人口壓力非常大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把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登上了天空,從此開啟了探索宇宙的序幕。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面,人類為了尋找到“第二個地球”進行不懈的努力,使用天文望遠鏡、探測器等各種手段對宇宙進行搜索,但是依然找不到一顆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雖然也有一些科學家聲稱找到了類地行星,但是這些所謂的類地行星存在很多不切實際的條件,比如距離地球幾百上千光年、環境很惡劣、沒有液態水,總之環境合適的距離太遠,距離不遠的環境又不太合適,所以說即使真的是類地行星,人類能夠移民過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為了解決地球危機,人類一直在尋找類地行星

不斷的打擊讓人類多少有些灰心,但是人類一直沒有放棄過尋找“第二個地球”的努力,正所謂天道酬勤,在人類不斷的努力下有了重大發現,最近國外科學家向世界宣佈,在太陽系邊緣地帶發現了至今為止與地球最像的一顆行星,這顆名為“GJ536b”的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僅有32光年,32光年的距離在浩瀚的宇宙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這個距離對於人類進行星際移民存在很大可能性,如果人類未來發明超光速飛船,那麼移民到這顆行星的時間只需要30年總有,而不像其他類地行星動輒需要花費幾百年上千年時間,人類根本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時間成本。

太陽系邊緣發現“第二地球”, 一年只有9天,環境卻比地球還優越

地球發現的類地行星

當然除了距離之外,這顆類地行星的環境也很重要,科學家觀察發現這顆類地行星在圍繞一顆紅矮星進行公轉,而且行星與恆星的距離剛好合適,因此科學家猜測在這顆行星上很有可能存在大量液態水,眾所周知生命離不開水資源,而紅矮星又為這顆行星源源不斷的輸送著光和熱,此外科學家還肯定的說既然這顆行星存在液態水,那麼肯定也會存在氧氣、大氣層和其他適應生命生存的條件,因此這顆叫做GJ536b的行星環境很有可能超過我們生活的地球,從距離和環境條件上看,這顆行星被列入了未來人類星際移民的首選星球之一。

太陽系邊緣發現“第二地球”, 一年只有9天,環境卻比地球還優越

GJ536b行星是目前人類發現最適合移民的類地行星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想在宇宙中找到兩樣完全一樣的東西幾乎不可能的,所以人類發現的那顆被列入未來人類最適宜移民的“第二地球”與人類生活的地球還是有差異的,其中最明顯的兩個差異就是質量和公轉週期上,GJ536b行星的質量是地球的近6倍,也就是說在GJ536b行星上受到的重力是在地球上的六倍,地球上體重100斤的人類,到了GJ536b行星之後體重會變成600斤。還有一個差異就是公轉週期,地球的公轉週期是365天, 也就是一年有365天,但是在“第二地球”上,它的公轉週期只有9天,一年的時間只有9天,相對較重的重力再加上如此短的公轉週期如果人類移民過去可能很難適應。

太陽系邊緣發現“第二地球”, 一年只有9天,環境卻比地球還優越

人類只有發明超光速飛船才有可能進行星際移民

太陽系邊緣發現“第二地球”, 一年只有9天,環境卻比地球還優越

蟲洞是通往宇宙之間的一個捷徑

不過相對於重力和公轉週期來說,人類要想移民到這顆行星上最大的障礙還是距離,從宇宙上來看,32光年不遠,但是從人類的角度來看,32光年(300億公里)可是一個非常遠的距離,以目前人類速度最快的飛行器旅行者1號(16.7公里每秒)飛到這顆行星至少需要60年的時間,而且這是在無人狀態下“輕裝”飛行,如果搭載有人類和所需的物質,或許需要100年以上,這樣的時間成本人類依然無法承受,畢竟人的壽命也就平均100年左右,剛到了GJ536b行星就去世了,這對於人類來說不划算也沒有意義,所以人類要想移民去GJ536b行星乃至進行星際旅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明超光速飛船或者找到可以穿越宇宙的蟲洞,只有這樣人類才有希望進行太空移民,不過就目前來看,人類要想實現這個願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