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誕生於印度的恆河水中

細菌可以分為兩大類


超級細菌誕生於印度的恆河水中

細菌

一類是對人類有益的,例如酵母菌可以作為添加劑,來製造醬油,啤酒,乳酪,麵包等,嗜甲烷菌可以降解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有毒汙染物——低分子鹵化碳氫化合物,對控制溫室效應有很大的幫助。還有人體大腸內的一種厭氧菌,可以幫助宿主消化食物,還能給宿主提供一些維生素。

一類是對人類有害的,例如一些致病菌,結核桿菌——肺結核,白喉桿菌——小兒白喉,麻風桿菌——麻風病。還有一些病原體也會導致人體患病,例如破傷風,肺炎,傷寒,梅毒等。

在與致病菌的交鋒中人類表面佔了上風,其實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到了20世紀的末期,除了極少數的病毒外,人類已經可以憑藉手中的“抗生素”武器控制幾乎所有的致病菌,在與這些致病細菌長達數千年的對抗中,人類表面上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超級細菌誕生於印度的恆河水中

抗生素

但是致病菌並沒有默默的繳械投降,它們一直在迅速的演化,直到進化出了耐藥性,這是在人類不計後果的濫用抗生素的背景下,有相當多的致病菌都進化出了耐藥性,我們人類依靠抗生素建立的優勢幾乎蕩然無存了。

而且最近幾年,這種優勢瓦解的速度越來越快,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耐藥性細菌的清單上,已經了有了十種以上的耐藥菌,而且還在呈上升的趨勢。

NDM-1超級細菌橫空出世


超級細菌誕生於印度的恆河水中

NDM-1超級細菌

時間是2009年,在印度有一位59歲的印度裔瑞典人,這位老人患有糖尿病,臀部出現了膿腫,在做了局部切除手術後傷口癒合了,老人病後思念故鄉,所以回到了瑞典老家,但是不久之後他的病情復發,出現了褥瘡和尿路感染,在醫生眼裡這只是一些常見的糖尿病症狀,所以瑞典醫生沒有當回事,簡單的給他做了一些抗生素治療,試圖消滅引發感染的細菌。

醫生很快發現這些抗生素並沒有殺死造成感染的細菌,於是換了幾種不同的抗生素,可怕的事情出現了,這些抗生素都沒有效果,於是醫生動用了當時號稱最強抗生素的——碳青黴烯類,結果依然沒有效果,醫生們徹底崩潰了,這是一種什麼細菌?竟然如此的強大?

醫生們在經過化驗之後,發現引發感染的只是常見的鮑曼不動桿菌

克雷伯菌,這是在患者身上很常見的細菌,本該沒有抗藥性。

這兩種致病菌馬上被轉入了研究機構,在經過微生物基因層的化驗分析後,科學家們發現這兩種常見菌種已經發生了變異,它們含有一種特殊的,這種能夠水解抗生素的主要成分碳青黴烯,這種變異菌有可能是在高抗生素的環境下,經過了進化而產生了變異成為了超級細菌。

科學家們去印度尋找出現超級細菌最初的發源地,在2011年,終於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恆河水中找到了,在恆河水中的細菌體內發現了負責編碼這種的基因。證實了是印度的恆河水創造了這種超級細菌

這種超級細菌被命名為NDM-1

ND就是新德里的字母縮寫,印度政府對這個命名大為惱火,多次厚著臉皮要求修改,後來沒有結果就不了了之了。

聯合國兒基會201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印度每年有58000名兒童因為抗藥性感染而去世,因為印度常常用抗生素來治療腹瀉,而且基礎醫療統計系統也不完善,所以這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數字。

目前這種超級細菌已經在相當多的國家內出現了,據估算到2050年,全球每年會有100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的感染。

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中國是抗生素生產大國,年產抗生素大約21萬噸,人均消費量在138克(美國13克),我國每年約有8萬人因濫用抗生素死亡。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抗生素實行嚴管,必須有醫生的處方才能買到,由於抗生素只對細菌性疾病有效,對病毒性的疾病並沒有療效(比如病毒性感冒)。所以在使用抗生素藥物之前,必須搞清楚致病菌種類,而且要堅持服用,直到致病菌被完全殺滅。如果沒有治癒就停藥,那麼體內的殘餘病菌很可能就會進化為

耐藥菌,所以遵守醫囑科學用藥,不僅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對全人類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