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天津人民“戰疫”一線直擊·點贊西青!

【內容摘要】

1、幾日前,天津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的執勤人員張金芳出了名。嚴格執行村裡防控措施的她,將沒打招呼檢查防控工作的市領導攔在了村口。

“村口24小時有人值班,進村人員不管是誰,一律檢測登記”——這句張金芳當時說出的話,是這場聯防聯控疫情的“戰役”中,基層末梢的執行力。在西青區精武鎮匯英苑社區,劉瑩起了個大早,防護好自己後就出了門。她想將之前採購的2500餘個口罩,免費發放給社區的居民,“現在口罩太難買了,我想為抗擊疫情做點事兒。”

2、2月2日,是天津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第10天。

榮烏高速天津站入口處,大片雪花從空中飄落。來自西青區交通運輸、衛生、公安交管等戰線的數十名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每個通道閘口兩側,兩位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手握測溫槍,為每位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然後詳細記下出發地、體溫、車牌號等信息。閘口正前方鋪著一塊幾十米長、噴滿消毒液的毛氈,為駛離的汽車進行輪胎消毒。

3、溫情故事,在大疫面前,暖過每個人的心。

在西青區精武鎮匯英苑社區,劉瑩起了個大早,防護好自己後就出了門。她想將之前採購的2500餘個口罩,免費發放給社區的居民,“現在口罩太難買了,我想為抗擊疫情做點事兒。”


【報道正文】

7日雪霽,依水環湖的天津武清天鵝湖溫泉度假村更加幽靜。然而,平靜優雅的外表下,卻潛藏著濃厚、緊張的戰鬥氣息。因為這裡,住進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6天前,天津動車客車段封控區裡的160多名“黃區”人員轉移至此。同時,還有40名“紅區”人員和238名乘務車間居家隔離人員,轉移到其他3個集中隔離點。此前,天津動車客車段因“聚集性發病”登上熱搜,先後有工作人員及家屬10餘人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而“集中隔離觀察”,是天津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採取的又一硬核措施。

以戰時狀態、戰時機制、戰時思維、戰時工作方法,提升等級、強化措施,嚴防死守、嚴密防控——1600萬人口的特大型城市天津,以非常之役迎戰非常之疫!

連日來,記者兵分多路,深入機場、高速、社區、農村等地,直擊天津“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線”。

海陸空“天羅地網”“防輸入”防線嚴防死守

2日,是天津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的第10天。

榮烏高速天津站入口處,大片雪花從空中飄落。來自西青區交通運輸、衛生、公安交管等戰線的數十名工作人員正緊張有序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每個通道閘口兩側,兩位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手握測溫槍,為每位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然後詳細記下出發地、體溫、車牌號等信息。閘口正前方鋪著一塊幾十米長、噴滿消毒液的毛氈,為駛離的汽車進行輪胎消毒。

為堅決把住進津“城門關”,1月28日零時起,天津對行政區域內全部高速公路出口、服務區和普通公路省界路口通行車輛和司乘人員,全面實行體溫測試與消毒防控,保障公路交通“零”侵入。

同樣在進行“嚴之又嚴、細之又細”防控工作的,還有空港、海港、鐵路。

大年初一,嚴陣以待的“防空網”突然拉響警報。一架境外飛來的航班上,有一個旅遊團隊有武漢籍旅客,機上3名旅客出現體溫異常。

聯防聯控應急機制迅速啟動——飛機進入指定專用機位、登機檢疫、測量體溫,120及轉運車輛進場待命、轉移隔離……一場“接力跑”迅速展開,3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旅客全部轉診至指定醫院,其他密切接觸旅客及暴露旅客均進行隔離留觀。

街鄉鎮“銅牆鐵壁”“防擴散”底線嚴密防控

大疫面前,“宅”成為“貢獻”的時候,李勝卻因為“每天日行兩萬步”,在微信朋友圈裡火了。

李勝是天津市公安局南開分局體育中心派出所副所長。“這裡有8座酒店式公寓,共2900戶居民。還有7座寫字樓,公司、商戶、飯店共有1749家。人員複雜,流動性大,還是外賣集中取貨地,放在日常工作量都非常大,何況是疫情當前。”疫情發生後,每天他都要和其他5名同事巡邏轄區,忙得像個不停旋轉的陀螺。

幾日前,天津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的執勤人員張金芳出了名。嚴格執行村裡防控措施的她,將沒打招呼檢查防控工作的市領導攔在了村口。

“村口24小時有人值班,進村人員不管是誰,一律檢測登記”——這句張金芳當時說出的話,是這場聯防聯控疫情的“戰役”中,基層末梢的執行力。

面對疫情,天津還將16個區、245個街鄉鎮、5205個社區村的人、地、事、物、組織等各類要素,全部納入22000個基礎網格管理,用網格管理扎牢社區村疫情防控第一道關口,外來人員車輛實名登記、體溫檢測、重點人員摸排都在有序持續進行。

大疫當前,沒有人是旁觀者。

在這場人民“戰疫”中,沒有人是旁觀者。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緊緊依靠群眾,讓“從我做起”的點滴努力,匯聚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

在天津市公安局南開分局學府街派出所裡,民警桌子上還壓著一張前幾天收到的紙條,上面寫著:“警察叔叔您辛苦了!請一定保護好自己,加油!”

與紙條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個包裹,裡面裝著幾十個口罩。“兩個小夥子來到派出所值班室放下一包東西就走了。”學府街派出所當班民警說。

溫情故事,在大疫面前,暖過每個人的心。

在西青區精武鎮匯英苑社區,劉瑩起了個大早,防護好自己後就出了門。她想將之前採購的2500餘個口罩,免費發放給社區的居民,“現在口罩太難買了,我想為抗擊疫情做點事兒。”

“大疫”面前逐大義。越來越多的企業行動起來。工廠前線的工人們,也開足馬力與疫情“賽跑”。

大年初三,瑞安森(天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放棄休假,開始加班加點生產一次性醫用防護服。

“全廠100名員工,開工前一晚全部到齊。我們24小時不間斷生產,並且每小時都會對房間和人員消毒,保證產品是合格的。”公司辦公室主任何超建表示。

從黨員幹部到基層群眾,從企業家到員工,如今在天津,每個人都成為疫情防控的一道防線。(參與記者劉惟真、王井懷、尹思源、翟永冠、周潤健、宋瑞、王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