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該怎麼辦?

藝術領域


關於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問題?是多數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如何避免孩子在上課時發生類似的學習問題?我總結了幾點來幫助家長參考:

1:孩子的注意力在嬰幼兒時期是很集中,那麼為什麼後來會出現注意力分散的問題?家長需要先做自我檢討,是否在孩子獨自操作各種事物的時候有過多打斷或者參與孩子的思考過程~例如:在孩子吃飯的時候一邊由家長投餵一邊看電視或者手機?往往在孩子吃飯催促孩子快點吃飯的行為?(從孩子開始吃輔食的時候就開始鍛鍊孩子的視動統合,也就是間接加固孩子的注意力)

2.孩子在完成老師佈置作業的時候身旁是否習慣性有過多的家長從旁干擾?例如:孩子在寫作業,家長在旁邊玩手機或者總打斷孩子的書寫過程?每寫完一個題就告訴孩子TA錯了或者對了等打斷式(監控)孩子寫作業?

3.孩子在計劃寫學業順序的時候有沒有過多的參與TA的決定?有沒有過多的進行強制干預學習內容?閱讀內容?交友圈等私人空間干涉?

如果以上3點較大範圍的問題都有干預,那孩子的注意力必要很分散!更不說其他的碎片時間我們做為家長對孩子的干擾有多少?

做為家長的干預就像病毒一樣,一步步腐蝕還的思想,孩子的能力都是被"為了你好"的父母摧毀。

想改善孩子的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我們發現上述的3大類問題後,就可以一步步改善自己的行為。幫助我們的孩子營造更好的教育空間。解決方法簡單,卻需要持久性。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TA會成為很棒的人!

解決問題1:儘量在家的時候讓家庭成員都堅持做完一件事,不要一會兒想看手機一會兒想看書?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例如:拿一本書,告訴孩子這將是媽媽(或者爸爸等家庭成員)在未來7天內要閱讀完的書。我讀完了想給你分享讀後感!原因:讓孩子知道即便我們是父母等成年人也是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並且會堅持。相信自己可以成為更棒人!

2:孩子過了3周就完成了獨立思維,要讓孩子在家庭有決定權。而不是一味的聽從安排,即便是成年人也不喜歡被安排!(仔細想想我們被安排的時候會如何?)例如:週末我們一家吃什麼由孩子做決定?外出購物告訴孩子TA有自己選擇2件禮物價格累積不能超過多少?(有規則的讓孩子做選擇)是為了建立孩子與父母的良好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注意力很有幫助!一定要堅持下去的行為!

3:作業是孩子的,如何完成也是TA的權利。做為家長需要幫助孩子瞭解作業的重要性,自己規定時間就可以了。剩下的讓孩子有獨立思考的時間以及能力?如果很多時候孩子都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作業,那告訴孩子需要停止了。因為TA需要更好的休息,至於未完成的作業,需要自己承擔結果。說話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情緒,讓自己心平氣和一些。因為儘管你生氣結果也是一樣,還會因為生氣讓孩子有很大的心理陰影。對學習沒有任何幫助[害羞]

相信自己,做為家長我們本身就很優秀。我們的孩子也一定是優秀的孩子。

希望我的建議會對你們有幫助。




兒童圖書館


我家小孩目前讀小學二年級,從一年級上學到目前,好像都是老師表揚的那個上課積極舉手,認真聽課的孩子。因為從一年級入學開始,我就積極的鼓勵他參與班級的大小事情。每天放學會跟他聊今天班上的事,問他上課有沒有認真聽,有沒有舉手發言,當他告訴我有時,我就會問他回答了哪些問題,他回答的內容是什麼,引導他認真回答完問題之後的那種被老師表揚的成就感,被認可的感覺,慢慢的他就越來越專注聽講了,喜歡上了舉手的感覺。有段時間他說最近自己上課不怎麼愛舉手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有些題不懂,不會。那我們就會來溝通哪些知識他沒展握,在家給他輔導。

所以作為家長,我的感受是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有幾個因素:1.孩子自身的專注力不夠,這就需要家長與老師長期的訓練了。對於專注力不夠的孩子,建議老師上課時可以多關注提醒他,用些有趣的上課方式吸引他的注意力。2.孩子聽不懂不明白老師講啥,對知識不理解,自然就不想繼續聽,只想找自己喜歡的事做。對於這類孩子,可以建議老師多問問他,是不是不理解不明白,跟家長配合儘量幫他補知識。3.聽課沒有成就感,別看孩子小,其實很在乎成就感這種感覺的,如果是這原因,那老師上課可以多提問他,回答對了多給予他鼓勵,說些相信你下一個問題還是能回答對,類似的話,孩子就會慢慢的越來越喜歡上課了。以上為個人作為家長的愚見,不足之處多多包涵。


寶媽來關注


其實說實話,這個問題在去年以前一直困擾著我,我家老大一直到現在都這樣,我因此沒少被老師找,搞得我心裡都有陰影了,就怕接到老師的電話、短信……

去年無意給孩子做了個皮紋,結果出來的一剎那,我才知道我們總說了解孩子,其實一知半解都談不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與他五個雙鬥有關。這樣的孩子不會專注的集中在某一個面上,他會面面俱到~

所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自由,讓他自由發展形成獨立的自我。

(以上是個人觀點,非喜勿噴)


summer小書蟲


課堂是學校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陣地 ,課堂生態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良好的教學環境,育人環境,會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慾望和探究學習的的積極性。根據筆者30年教育教學生涯的觀察和思考,小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涵蓋了諸多因素,歸結起來就是孩子的課堂專注度不夠,自信心不足,抗挫能力不強,獨立性不足,安全感不夠,探究性不強。

一、培養孩子的專注度。要改變孩子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的現象,教師首先要提升對這些不認真聽講孩子的關注度,堅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幫他們克服貪玩好動的不良習慣,在培養他們高度的聽課注意力上下功夫、做功課。

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常言說自信的孩子最可愛。孩子的自信心不足,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與學校注重培養孩子的日常行為規範密切相關,與孩子的愛好和興趣密切相關。好孩子好習慣,好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學校生活中,一定要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走出校門,一定要有安全意識,習慣意識,規則意識,規矩意識,在家要尊老愛幼。

三、培養孩子的抗挫力。今天的孩子衣食無憂,特別是個別家庭,對孩子在日常生活的做人做事中,不注重他們的習慣養成,孩子自己能夠完成的事情往往由家長大包大攬,在學校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造成了孩子依賴性強。長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做人做事的勇氣。遇到困難和問題,就一頭霧水,而缺乏自己獨立解決的能力。

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今天的孩子,由於家庭生活條件的改觀,孩子上學放學,家長接送,遇到颳風下雨,家長又要送雨傘雨衣,此類現象不勝枚舉。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這些奇特的現象導致了孩子做事、學習、聽課都缺乏一定的獨立性、思考性和專注性。長此以往,對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會有一定的影響,這是最為可怕的事情。

五、增強孩子的安全感。由於對孩子過分的溺愛,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等教育法規沒有落地生根,家庭、學校、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度不高,學校、家庭、對孩子做人做事的自信心的培養不夠。外出務工人員的子女也就是留守兒童的愛的缺失,致使孩子膽小怕事,依賴心強,諸多的因素形成了孩子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認真聽講。

六、增強孩子的探究性。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公民。建議老師在課堂上給孩子提供均等的機會,給每個孩子提供能夠舉手發言的機會,讓每個孩子能夠在課堂上帶著問題學習,讓每個孩子能夠帶著問題去思考,去探究。

需要說明的是,建議家長在平時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要用發現的眼睛,要用關愛之心,去關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建議學校在立德樹人的價值觀體現上,在加強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上,在教師的學科素養上嚴格規範師德師風建設。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不認真聽講的孩子,不能抱有放棄之心,不能抱有歧視之心,更不能態度冷漠。而是多一份愛心,多一份關注,堅決反對教師課內不教,課外補的不良行為,從而把孩子推向社會補課班或教師的課外輔導班。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要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是重要的,每一個孩子都承載著家庭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輕視不得馬虎不得。

一家之言,敬請批評指正。

若水---2019年3月25日。


若水12806


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確實讓許多小學生感到煩惱。有許多孩子因為上課不能注意聽講,而影響了學習成績。有人說,注意力是學習的窗口,沒有它,知識就照射不進來。怎樣做到上課不走神,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1、相信自己能夠注意聽講。別總以為自己注意力不行,看電視時不是能夠聚精會神嗎?那說明是有注意的能力的,只不過,沒有把這種注意力用在課堂上而已。假如你願意,你當然能夠在課堂上也聚精會神。因此,從今天起,對自己說,我是有能力注意聽講的。   2、假裝自己喜歡聽講。看電視能夠集中注意,是因為你對電視節目有興趣,你喜歡看。能不能也喜歡認真聽講呢?也許你不太喜歡,沒關係,先假裝喜歡一下,再給自己找找喜歡的理由,看看認真聽講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也許會是老師的讚揚,家長的鼓勵,同學的羨慕等,你肯定能想出好多條。想想,認真上課,成績提高了,那該多神氣。   3、提前瞭解要學的內容。每天晚上花一點時間把明天要上的內容先偷偷看一遍,想一想,猜猜老師可能會說什麼,你可以怎樣回答。第二天上課,老師一提問,你就舉手,別人還在想呢,你都回答出來了,多棒。另外,仔細聽聽老師講的內容,看看有沒有和你想的不一樣的,趕緊用筆做個記號,等會問老師或者同學。   4、清理一下你的桌面。別把那些小刀、尺子等小東西放在自己的眼前,將它們收起來,最好放到書包裡去,不需要用時,堅決不拿出來。   5、使用一些調控注意的技巧。如:儘量看老師的眼睛,並跟隨老師移動。只要一會兒,老師就能感覺到你在注意聽講了,也許他還會給你一個特別的眼神作鼓勵。這可是隻有你們兩人才直到的秘密噢。在老師講話的間隙,小聲或在心裡把老師講的內容重複一遍;或者準備一本小本子,把老師講的重要的話隨時記下來,這也能夠使你一直保持注意。   6、為自己定個可行的目標。不是要你明天上課就能夠注意聽講,而是要你命令自己,從現在開始上課時比過去更多些注意。也許明天你只是開小差的時間短了一些,次數少了一些。沒關係,這也是一種進步。想一想,每天都能減少一些,沒多長時間,我們就能注意聽講啦。因此,只要達到了這個目標,就給自己一些鼓勵,或在鏡子前對自己說“我真棒”,或將拳頭緊握,悄悄地給自己鼓勁。


名思教育田老師


好多家長抱怨,孩子上課、學習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尤其是在幫孩子上課的時候,老師在講臺上講的津津有味,而孩子的思緒不知道飄到哪裡去了。還有就是孩子太沒有記性了,同一個問題、知識點,跟他說過多少次,講過多少遍,結果呢,他從左耳朵進,從右耳朵出,就是記不住。我們家長朋友們都應該聽過或給孩子們講過這個故事:“使奕秋誨二人奕,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這個故事出自《孟子·告子上》,由此可見,在孟子那個年代,學生上課“走神”、“溜號”的現象就存在。那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我們的孩子上課“專心致志”,而不至於“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注意力以及注意力與記憶力的關係。注意力,是指將心理活動集中指向一定事物的一種能力。這是感覺、知覺、記憶、思維等心理活動的開端。只有注意到什麼,才能夠感知、記憶和思考著什麼。我們通常所說的全神貫注地聽講,聚精會神地做實驗,以及專心致志地思考問題,都是“注意”的表現形式。宋代學者朱熹說過:“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到,就是指集中注意力。因此,要提高記憶力,首先要提高注意力,只有集中注意力進行記憶才能記得住,記得牢。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建議供朋友們參考: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用極大的學習興趣來鼓勵孩子提高注意力,興趣是一種強烈的興奮劑,它對提高專注力卓有成效。比如孩子們學習、看書時容易走神,而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玩手機上的遊戲時,卻能專心致志、廢寢忘食。同樣對待學習和讀書也是一樣,當我們孩子們對學習和讀書有了濃厚的興趣時,不但能專心致志,而且會愈學愈有意思,對學過的知識、看過的書籍也會歷歷在目,印象非常深刻。俄國偉大詩人普希金常常愛用“忘記了世界”這句話來形容他讀書時專心的程度。“忘記了世界”,必須對所讀的書發生興趣,才能在讀書時整個身心投入其中。所以興趣越濃,做事的專注力就越高,同時對學過的知識掌握的也越牢固。至於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在之前的問答中進行過詳細解答,在此就不再贅述,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瀏覽我前面的文章。

第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記憶習慣。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來保證孩子學習時的注意力。就那讀書來書吧,一旦養成了專心讀書的良好習慣,每當你捧書本,精力就會自然而然地集中起來。宋代史學家司馬光小時候很貪玩,別的孩子把課文背熟都出去玩了,他還沒讀熟,後來他把自己關在房裡,強迫自己靜心讀書,不背熟不出去,堅持下來便養成了潛心研讀的好習慣,終於成為博古通今的大學問家,寫下了史學鉅著《資治通鑑》。

第三,指導孩子科學用腦。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會,高度集中注意力於某個問題上,時間久了就感到精疲力竭。這時,應當休息片刻,或轉換學習的內容,使原來的腦細胞得到休息,而讓另一部分細胞興奮起來。比如,孩子做了一小時數學題,我們可以適時提醒孩子,換成語文、英語等文科知識。如果能培養孩子自覺地、有計劃地轉移注意力,就能使注意力保持得更長久一些,學習、記憶效率也能更高一些。

第四,介紹一個比較有效的專注力訓練方法:舒爾特方格訓練法。舒爾特方格是全世界範圍內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科學的注意力訓練方法。通過舒爾特方格訓練,不僅可以培養注意力集中、分配、控制能力,拓展視幅,加快視頻,提高視覺的穩定性、辨別力、定向搜索能力。具體操作是在一張方形卡片上畫上25px×25px的25個方格,格子內任意填寫上阿拉伯數字1~25等共25個數字。訓練時,要求被測者用手指按1~25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誦讀出聲,施測者一旁記錄所用時間。數完25個數字所用時間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其原理是在尋找目標數字時,注意力是需要極度集中的,把這短暫的高強度的集中精力過程反覆練習,大腦的集中注意力功能就會不斷的加固,提高,注意水平越來越高。

另外,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還可能是學習負擔重,心理壓力過大,而造成高度的緊張和焦慮,從而導致了專注力低。同時,睡眠不足,大腦得不到充分休息,也可能出現注意力渙散的情況。所以,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還應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同時讓孩子學會自我減壓,適時做一些放鬆運動


啊奎航拍無人機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時而有之,引起此現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孩子有多動症,表現在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動來動去,讓他專注於課堂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二、外界的吸引力。有的學生好奇心強,一遇風吹草動,便立刻把注意力轉移過去。

第三、老師授課時間長了,出現了注意力疲勞,思緒飛揚,難以收回。

第四、學生思想負擔太重,遇有心事,放手不下,即使在上課時間也會思想,分散了注意力。

原因多種多樣,老師應採取下列方法進行應對。

第一,上課要生動有趣,肢體語言豐富多彩,把學生的注意力分分秒秒吸引在自己身上。

第二、多與學生互動,尤其是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通過多加提問,讓其思緒隨著老師的思路活動,使其無意識的亂動變成有次序的活動。

第三、避免長時間講授使學生產生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現象發生,儘量上矩課,或在長課中間插一個小故事,小笑話等,放鬆一下孩子的情緒,再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

這些東西是否有效,望大家批評指正。如有好的方法,請留言指教。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這是家長萬分頭痛的事,因為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今後做事的專注性。其實絕大多數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責任在教師身上。我這說了有的老師不喜歡,認為你是老幾,輪不到你說三道四的。這裡我得說一說,我以前教的是小學,孩子好動是天性,一二年級學生上課只有開課前的三分鐘是注意力集中的,也就是三分鐘熱度。後面時間就坐不住了。三至六年級靜的時間稍長一點。開始上課時一般都有約一分鐘的組織教學,強調坐姿,紀律,然後開始授課,其效果並不理想,開小差的學生頻頻出現,中途還要強調一下紀律,甚至還要批評某個學生耽誤一定的教學時間。後來我改變了先前的做法,想教書就像唱戲,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戲演得好就能吸引觀眾,帶著觀眾走進戲文,融入戲的情節之中。作為老師必須把課上好,講精,要出神入畫,抑揚頓挫,無非組織教學也能把課上好。當然要上好課,必須認真備好課。要充分利用好一堂課的前二十分鐘最佳授課時間進行新知識講解。新授作業我要求當堂完成,老師巡視,如除個別差生不會外,其餘的都能正確完成,說明這堂課是成功的,否則是失敗課,教者要找出原因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關幹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我在先前的回答講得也不少,不妨看看,可能對教育孩子有幫助。


葉老翁620


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小動作多, 愛說話。的確是反應孩子有多動的傾向。也就是說感覺統合失調, 前廳覺失調。這個前廳覺失調有多方面原因造成。我們吃的,喝的和社會環境都有可能造成孩子前庭覺失調。造成前廳覺失調的原因有很多。至於如何調整,最佳的調整階段就是三到六歲這個階段。至於過了這個年齡階段有沒有作用也不是絕對的。多少對孩子鍛鍊也是有幫助的。

我可以給您一些小的建議。你在家可以跟孩子玩一些跳躍性的活動。比如跳繩,單腿站立,打球,打羽毛球,乒乓球競技性的這些。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可以到戶外帶她去爬山攀巖。多做一些攀爬跳躍的動作。對他這方面也是有作用的。



當然你也不用太焦慮,因為孩子現在還小。他只是有這方面的有傾向,我們大人多注意陪伴孩子, 多給她一些愛的鏈接。 我看您在這方面還是做的比較不錯的。從您的描述中可以看得出您是一個非常愛孩子和特別注意孩子的一些情感發展的細心的媽媽。只要稍微注意些自己的情緒。自己焦慮的情緒會帶給孩子。孩子平時會感覺到您在為她這方面焦慮。相信自己孩子是個優秀的孩子。傳遞給孩子的是您對他的信任。

至於老師的反饋誰也不能不處理。老師畢竟要管著一個班的孩子。對那些愛說話的孩子,老師肯定會告訴家長回家說一說自家孩子。這也體現了老師對咱家孩子的關注。我們要理解老師,尊重老師。

回家以後我們要換一種方式對孩子說。千萬不要帶著指責的口吻,做老師的幫兇。

1.你可以告訴孩子,我相信你,可以說一說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嗎?媽媽可以理解你。你可以說一說嗎?在詢問他的同時,我們一定要注意我們的語氣。

2.當她敘述這個事情的經過的時候我們只做聽眾,不做評判。

3. 當孩子說完啦?我們簡單的總結敘述一下孩子說的話就可以了。

4.感受到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現在的感受,很委屈。

5.引導孩子說出下一步要怎麼做。當孩子說出來下一步我要注意什麼,我們要肯定孩子, 鼓勵她,告訴她我們相信她可以做到。當她真的做到比前一天好一點點的時候我們要誇張的鼓勵她,抱一抱她。

上面的方法是處理情緒的黃金八步法,您可以試試,也是培養孩子現階段的自信方法。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 想想我們小時候是不是也有上課不認真聽課的時候呢?想想自己當初是什麼原因呢?

1嫌老師講的墨跡,覺得自己都會了,沒必要聽了,自然不可能認真聽了!

這種情況,你也不用強迫他聽課,你就告訴他:你以為你會了,萬一講到幾個你不會的,別人聽到了,會了,你還不會呢!那你不就少收穫了嘛!

小孩要是犟,非得不信,就覺得自己都會了,可以考考他今天學的知識,用事實證明。


2不是都不聽,就是對某個學科沒興趣

這個很正常啊!我小時候學科特別多,但是考試就考數學,語文,而且除了這兩科,別的科老師也不好好教,反正也不考!自然,聽這些副科的孩子就特別特別少,除非他自己有興趣或者老師講的有吸引力。像這種的,一般家長都默許。

但要是主科還不認真聽,一是自己沒興趣,二是老師講的沒吸引力。

  • 沒有興趣原因也有很多啊!

可以問問孩子是不是之前哪聽不明白,再怎麼聽都聽不懂了,有些知識就是連著的,你幫他弄明白,他能聽懂了,自然也就好了。

再就是老師講的沒吸引力,那你就多跟他說說這老師的好吧!讓他對這個老師認可。


3注意力集中時間太短了。

這種情況,不要強迫孩子,

要知道5~7歲,集中注意力時間15分鐘左右,7~10歲約20分鐘,10~12歲約25分鐘,12歲以上30分鐘左右。

聽課偶爾溜號太正常了,關鍵是讓他自己有意識,可以告訴他,溜號了,調整過來,不然跟不上老師,再學知識該費勁了,該聽不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