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力戰疫丨12349,一按啥都有!博山戰疫一線,她“一呼百應”

“12349一直是我們志願者的大後盾!”--陽光救援隊李轉隊長說。“12349是我們背後最大的力量!”--山城救援隊孫振慶隊長說......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和抗疫一線人員比起來,我們做的微不足道”。面對社會各界人士的褒獎,淄博市博山區政協常委、新聯會副會長、12349居家服務信息中心負責人張梅總是低調回應,轉身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协力战疫丨12349,一按啥都有!博山战疫一线,她“一呼百应”

張梅搬運愛心人士捐贈的物資

12349居家服務信息中心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集便民、公益、養老、培訓等為一體的互聯網+公益服務組織,是“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山東知名品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張梅積極響應全區疫情防控工作號召,充分發揮12349公益服務熱線作用,在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做好抗疫前線社會公益組織的物資保障,彰顯社會責任擔當,為弘揚社會正能量貢獻力量。

“我們作為政府網絡公益平臺,應該為抗疫之戰貢獻我們的力量!”隨著疫情的發展,防控形勢嚴峻,特別是基層防控一線防護物資告急,在公司員工微信群裡,張梅向大家發出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動員令。

协力战疫丨12349,一按啥都有!博山战疫一线,她“一呼百应”

張梅與飛鷹救援隊合影

當時,藍天救援隊、山城救援隊、紅狼救援隊等社會公益組織正組織對全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毒,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緊缺,張梅主動與救援隊取得聯繫,確認緊缺物資目錄,多方協調,讓救援隊抗疫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协力战疫丨12349,一按啥都有!博山战疫一线,她“一呼百应”

張梅為山城救援隊送去應急物資

协力战疫丨12349,一按啥都有!博山战疫一线,她“一呼百应”

張梅慰問紅狼應急救援隊

出於對12349公益平臺和張梅的高度信任,區慈善總會將抗擊疫情的款物捐贈也放到了該平臺。一時間,12349的電話幾乎要打爆了。有的詢問詳情,有的提供信息,有的捐款捐物......

張梅領導下的12349人,用一條公益服務熱線,架起了一座傳遞愛心的橋樑,將抗疫前線的志願者與後方的愛心人士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前線缺380伏發電機,12349平臺就發出信息尋求發電機;前線缺消毒液、酒精、口罩和隔離服,12349平臺就想盡辦法尋求防護物資;前線缺方便麵、火腿腸和礦泉水,12349就號召愛心人士捐助應急食品......

為了能夠為抗疫做更大的貢獻,張梅聯繫上居家隔離觀察中的12349總監許東,從初四開始許東承擔平臺的線上接聽電話,張梅負責物資的收發和配送,線下線上相結合,做到了前線打仗後方支援。

在她的指引下,許東聞風而動,迅速與正在前線參加抗疫的藍天救援隊、紅狼救援隊、山城救援隊、陽光救援隊、飛鷹救援隊等社會公益組織取得聯繫,詢問他們緊缺什麼物資,需要什麼樣的幫助。1月30日早晨,山城救援隊的孫隊長給12349發來了信息,需要380伏的發電機,用於消毒機器。許總監立馬編輯成求助信息,發到了12349工作群。在所有人的積極擴散下,青龍山黑山溝加油站的王經理撥打了12349,表示願意無償為救援隊提供發動機。感動的孫隊長給平臺打來電話說,太感謝了,多虧了12349平臺,快速解決了我們遇到的難題。

12349,一按啥都有,響徹博山的公益熱線廣告語成了這十幾天以來的知心熱線,它實實在在地服務在戰疫一線,真正做到了“一呼百應”。捐款捐物的愛心企業、商家、組織、居民、網友絡繹不絕,愛心善款和物資源源不斷地向12349平臺湧來。所捐物資根據愛心人士意願和抗疫前線需求,由12349平臺進行統籌安排發放。

“這分明是一場戰鬥,前方的將士們太辛苦了,我們一定要做好他們的後援團!”這段時間以來,張梅一直奔波在博山區的各個鎮辦、村居,為抗疫前線送去捐贈物資。當她看到那些揹著消毒設備,不懼危險,衝鋒在前的救援隊員時,她落下了眼淚。

协力战疫丨12349,一按啥都有!博山战疫一线,她“一呼百应”

愛心捐款交接儀式

而張梅公司的員工同樣落下眼淚:“快60歲的人了,仍像個女戰士一樣衝在第一線!她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抗疫一線的需求和問題,這幾天看她走路都抬不起步子來了!”

“大多數員工家中有年幼的孩子,她們更需要遠離病毒。這個時候,我必須衝鋒在前!”張梅像個大家庭中的母親,在疫情面前身先士卒、率先垂範,還要細心呵護著公司的每一位員工。

截至目前,12349公益平臺已接受社會各界防疫捐款13萬多元,各種應急物資超過3000餘件,社會組織公益救援隊共出動5982人次,1966車次,志願服務174個社區、村鎮,設立36個勸返點,消毒面積達1700萬平米,為博山區防疫抗疫阻擊戰做出了突出貢獻。

“我們將充分發揮12349互聯網平臺優勢,全力配合打好疫情防控戰役。這段時間,我也看到了很多防疫一線感動的人和事,我們眾志成城,定會打敗疫情!”張梅疲憊的聲音中透著堅毅的力量。(記者:陳聰 通訊員:譚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