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思政課教師要向學生講好這五堂課

當前,我們正經歷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疫情是魔鬼,我們不能讓魔鬼藏匿”,這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沒有局外人。這場“抗疫”阻擊戰帶給人們太多的思考與感悟,關於生命、關於敬畏、關於勇敢、關於付出、關於擔當……它也為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許多鮮活感人的事例與素材。當我們靜下心來思考、審視周圍的世界和自己,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這又何嘗不是一堂人生大課。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除了開展疫情防護知識教育外,還要上好這五堂課。


第一堂課:愛國主義教育

數百臺機器、四千餘名工人爭分奪秒修建醫院;成千上萬的物資調配武漢;全國各地紛紛採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落實到戶,精準到人;各界人士踴躍捐款捐物。看著新聞報道的這一件又一件事,它們時刻感動著我。無論是醫護工作者夜以繼日的辛苦付出,還是全國億萬人民眾志成城的相互支持,都讓人熱淚盈眶。這就是今日之中國,強大的中國,團結的中國,有愛的中國。


疫情當前,思政課教師要向學生講好這五堂課

沒有安定富強團結的國,哪來的安穩幸福溫情的家。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國家是無數幸福小家的堅強保障。


越是這樣的危難時刻,越是能感知來自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力量;越是在無情的災難面前,越是能感受“中國”這兩個字帶來的溫暖與美好。


作為教師,我們要告訴學生: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強大的祖國做後盾,有全國人民的齊心協力,有公開透明的信息,有細緻的防護準備,科學的預防治療,強有力的合理保障,這場戰爭,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我們一定會挺過去,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迎接我們的一定是美麗的春天。


時光會證明一切,這樣的災難也必將成為一次難忘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第二堂課:生命教育

生命的暗示無所不在,疫情與突發災難更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在這場“抗疫”之戰中,我們再次感受了人類生命的脆弱,一顆小小的病毒竟然可以使成千上百人陷入生命危機,使上億民眾陷入焦慮與恐慌。隨著調查的深入,發現病毒居然來自於野生動物身上。非洲的埃博拉,17年前的非典,都與獵食野生動物有關。這樣的傷痛還未過去,病毒又再次出現。一部分狂妄自大、無知無畏的人,無視野生動物生命的存在,最終造成了今天這個局面。慘痛的教訓必須讓我們意識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我們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如無敬畏之心,便常常會以征服、攫取、破壞為主。而一旦傷害的次數到達了某個“臨界點”,大自然就將以人類不可承受的方式加以返還。


敬畏自然,歸根到底就是要敬畏生命,敬畏我們自身。


疫情蔓延,全國各學校都推遲了開學的時間,這個“加長版”的假期使得同學們擁有了將近2個月的在家時間,不知道此刻的你是每天再刷朋友圈,還是通宵刷怪玩玩遊戲,還是是每天躺屍18個小時,這其實是對生命的無端浪費。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學會認知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樹立珍視和熱愛生命的價值觀。防疫在家,適當的休息、適可而止的遊戲是可以的。同時也要利用好在家隔離的這段時間,查漏補缺,認真鑽研專業知識,多讀書、讀好書,多思考人生、思考未來職業、人生髮展方向。


第三堂課:社會責任感教育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和她的團隊正忙碌在武漢抗疫一線。央視記者採訪時關心李院士的身體,她回覆道“沒問題,放心好了。家裡人都擔心我,其實我身體還是蠻好的。”“每天只睡3小時”,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負責人對記者說道:“70多歲的老人,不分晝夜,凌晨4點下火車,吃過早餐就接著開會。各個醫院的專家、基層管理者都要見面,把她對疾病的認識告訴我們。我感覺這個老太太真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在這次抗疫阻擊戰中,也有許許多多“90”後醫護人員用她們的實際行動與責任擔當向世人證明了:她們行!他們能!


疫情當前,思政課教師要向學生講好這五堂課


正是因為有了鍾南山、李蘭娟、“90”後醫護人員等這樣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醫務工作者們,才使得我們對打贏這場戰役更加自信。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自覺擔起社會責任,正確認識困難,要有堅韌不拔和勇於鬥爭的精神,以及敢講真話、敢幹實事的擔當精神。在這場災疫面前,青年學生要勇於擔當,知行合一,不為防疫抗疫添亂,積極傳播正能量,為打贏這場“抗疫”大戰作出青年人應有的貢獻。


第四堂課:規則教育

疫情當前,不斷跳動的數字,不斷更新的疫情實況,都在考驗著人們的規則意識與理性。


有的人無知無畏、心存僥倖,不加防護,不聽勸阻;有的人無視規則,沒有理性,造謠傳謠;前兩天,更有兩名學生不聽國家號召、學校安排,無視校規校紀,擅自提前返校,給當前的防疫抗疫工作增添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一個強大的國家,需要有規則意識和理性成熟的公民。

特別是面對疫情的時候,更需要我們遵守規則,用更加理性和客觀的態度對待當前發生的一切,決不能做無視規則、失去理性的事情。


疫情當前,思政課教師要向學生講好這五堂課


社會是由人集合而成的。人們活動的目的往往不同,如果沒有一個規矩來約束,各行其是,社會就會陷入無秩序的混亂中。

沒有圓規和直尺,就無法畫出方圓。正是因為有規矩的約束,線段才不會偏離預想的軌道,才能刻下美好的痕跡。 


作為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遵守規則,保持理性,分清是非。兩名學生因擅自提前返校而被處分,再一次告訴我們規則意識的重要性,這是一堂代價極大、影響極壞的規則教育課,相信經過這樣的一次歷練,我們會出現更多具有規則意識和更具理性的新時代公民。


第五堂課:愛與感恩教育

每天伴隨疫情數字更新的,還有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大愛故事。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再次投入抗疫戰場,他說“我的動力來自疾病對人的生命的威脅。”他看真相,講真話,用大愛仁心為這個春節撐起了一片晴空。


“算我一個,我報名!”


疫情當前,思政課教師要向學生講好這五堂課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


最近幾天,這樣的一段段話感動了無數人,讓人淚目。一個個堅守崗位的白衣天使,一隊隊臨危受命的“最美逆行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何為醫者仁心。他們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迎難而上,走在防疫第一線,面臨著超負荷的工作和被傳染的危險,疫情面前,他們有著一顆無價的大愛之心。想起之前看到的醫鬧傷醫事件,更覺他們可親可敬可貴。


疫情當前,思政課教師要向學生講好這五堂課


病毒無情,戰役殘酷,但人間有愛。這些逆行者的背影,溫暖了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讓這個不能串門拜年的中國年充滿別樣的溫情,充滿愛的力量。


教師要善於把握教育契機,從“抗疫”故事中選取素材,有針對性地開展愛與感恩教育,適時告訴學生:“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引導他們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對於“抗疫”阻擊戰中這些心懷大愛的“逆行者”們,我們要心存感恩,要從他們的大愛中學會感恩,並努力爭做一個傳播愛、奉獻愛、充滿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