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嫩葉出現黃白現象,怎麼進行綠色防治?

霧都山客


黃瓜出現嫩葉黃白現象還主要是有以下幾點原因

1.肥力不足,缺乏中微量元素,可以葉面噴施微量元素葉面肥和磷酸二氫鉀

2.根系不好,可以衝施生根劑或者含氨基酸、腐植酸肥料

3.病蟲害導致,病毒病也會出現黃葉、曲葉、瓜打頂、花葉等病症,可以噴施病毒抑制劑(秒打苦參硫磺中藥殺菌劑)+蕓薹素內酯進行調節

4.綠色防控一定要避免使用高毒、高殘留化學農藥,主要以生物製劑進行防治,以上方案使用的產品均可以





農業技術推廣


這種現象主要集中在黃瓜生長的中前期,因為在這個階段裡面用藥是最多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就會出現不合適的“藥害現象”,大家需要特別注意。按照黃瓜最佳的生長階段來看,由於溫度和溼度的原因,病蟲害是比較多的,因此在農藥的使用上是避免不了的。

題目當中還要求到“進行綠色防治”,突出的就是“綠色”二字。因此咱們就找出除了藥害之外其他可能引起此類現象的因素之後做一個綜合的分析,然後讓大家找出具體的原因,做到“對症綠色防治”。

關鍵詞:六大因素 注意藥害 互相關聯

一、先來說說單純的藥害是造成的:

1、有可能今年這茬種植的黃瓜您是換了一個新的品種,那麼在沿用之前的用藥品類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

2、您在配製和打農藥時候,這濃度肯定是比起以往高了,可能是因為現在這個階段病蟲害比較“猖獗”,所以想著把農藥的濃度給增加上去,達到比較好的防治效果。

因此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不但是藥劑濃度加重了,並且噴藥量很有可能也會上去,那麼藥物就會在黃瓜的嫩芽上面停留時間加長,變乾的時間也會加長,那麼對於嫩葉的損害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黃瓜即將結果開花之前的這段時間,大家需要注意到。

那麼這是典型的由於農藥藥引起的“藥害”,在嫩葉上面表現出來的就是變黃白,葉脈及葉子中間大部分部位會發生黃白現象。

3、還有就是農藥噴施過量所引起的“氣害”,表現在黃瓜葉子的邊兒上,並且越往上越大的葉子邊兒上受害就越發的嚴重。

4、在農藥引起的“藥害”和“氣害”的相對應“綠色”的防治措施有:

(1)首先肯定是要把農藥的使用量和濃度給減少,這是一個基礎,接下來就是“亡羊補牢”了。

(2)事先做好區分,要區分的是這黃瓜的黃白葉現象是否嚴重,黃瓜此時的病蟲害現象是否嚴重要必須要使用噴藥來進行防治了。特別是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透氣性不怎麼好。

因此在減少農藥使用量的基礎上需要搭配“生態藥劑”,那就是最常見的“新高脂膜粉劑”,這個主要的作用就是減少農藥直接性的使用,所謂“脂膜”,那麼就是在給黃瓜噴施之後,在整個植株的表面就會形成一層“保護膜”,不過人類是看不見的。這樣就很好的阻隔了病蟲害的傳播,防治了“藥害”引起的黃白葉現象。

二、澆水過量所導致的黃白葉現象:

1、一般情況下在蔬菜大棚裡面種植的黃瓜是鋪設地膜的,如果在最近一週之內澆水量過大的話,就會很明顯的引起此類現象。注意是在黃瓜苗比較小的時候表現的更加容易一些。

2、那麼這樣的因素相比較“藥物”來說,就要“輕”許多了,因為黃瓜葉子的組織是沒有受到不好影響的,只是注意透氣通風,澆水的時候不要過量就可以了,如果您種植黃瓜的土壤比較黏重的話,則會比較嚴重一些。

3、

所以此類現象的“綠色”防治措施比較傾向於“無為”,做好日常管理通風就可以了,當然此種因素相比較第一種是很容易遇到的。

三、單純的天氣因素“乾旱”所導致的:

1、此類因素作用在黃瓜葉子上面看上去是黃白的,但是在葉子邊兒上,由於出現連續的乾旱,大棚裡面的溫度直線上升,溼度直線下降,在沒有及時搭配好灌溉的情況下是很容易出現的。這就是典型的“外界環境因素”所導致的。

2、那麼在這樣的一種影響下,大家需要做的就是“改善外部環境”那就是多透氣通風、進行少量多次的灌溉,給黃瓜大棚內部降溫增溼,在短時間內就會得到很好的改善。

四、在日常管理當中的失誤所導致:

1、具體失誤就是除草管理傷到了黃瓜苗(多是根部),特別是在黃瓜苗移栽定植後不久,如果幹起活來細心和耐心程度不夠,就會很容易出現這樣的後果,這就是“純人為因素”了,一般比較少,且在葉子上面表現出來的是個別的黃白。

2、“綠色”防治措施就是要讓黃瓜挫傷之後的傷口和根部及時的“癒合起來”,用專門的黃瓜根部衝施肥料來做防治,注意量不要那麼的多了。一般這樣的情況下比較個別。

五、黃瓜的施肥過量和缺肥(特定元素)所導致的:

1、施肥過量的具體表現就是在於高效肥和生長期裡面的追肥過量,那麼不但是葉子有黃白現象,就連種植黃瓜的土壤都會有

“板結化和鹽漬化”,所以還是比較好回憶和區分的。

因此在這類因素的“綠色”防治上就是想辦法“稀釋”,最好的辦法就是澆水,但是不能過量,“少量多次”是原則。在後期的追肥過程當中,化肥和高效肥一定要減少,多用腐熟的有機肥農家肥和直接能夠溶解於水的水溶肥料。

3、施肥不足,缺少元素就在於黃瓜葉子的不同部位,一般有上中下三個:

(1) 先來說說靠上面部位的葉子發黃白,就是典型的缺少元素所導致的,你像鈣、鐵、鋅都是可以的,這樣就要用相對應的葉面肥來進行“綠色”防治,噴藥是不見效果的。

(2) 比較靠中間的葉片發黃白,多是缺少營養元素和肥料,一般是鈣元素和氮磷鉀,所以在防治上,建議用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的葉面肥。

(3) 靠下的葉面就是接近根部,多是以缺少氮磷鉀三種元素所引起的,直接按照相對應的肥料進行補充就可以了。

六、病蟲害所導致的:

1、這個很好區分,就是在黃瓜開花結果部位多是黃白葉現象,一般會隨著氣溫和溼度的增多而增多,特別是在夏季居多一些。

2、對於此類現象的防治,需要和第一點結合起來,此時必須要噴施藥劑,那麼前提就是不能過量,過量之後的話,這樣的現象會“重複發生”,因此就更加嚴重了,請大家注意好。

總結

引起黃瓜嫩葉出現黃吧現象的因素有6種,分別是藥害、肥害(多與少)、病蟲害、乾旱、澆水過量、管理誤傷。我從嚴重程度從大到小做了一個排序。其中藥害與病蟲害、乾旱與加水過量是互相關聯的。大家在具體防治期間需要做好“協調”工作。


寧寧說的話


首先是缺素造成的葉片黃邊。一方面是營養元素缺乏造成的葉片黃邊,如缺鉀:中下部葉片黃環葉;缺鈣,頂部葉片鑲金邊。解決方法:及時補充鉀肥(磷酸二氫鉀或鉀多多)、葉面噴施螯合態鈣肥等,必要時可以隨水衝施結合葉面噴施相結合。

另一方面是根系受傷導致營養元素吸收不足造成的葉片黃邊。因為農事操作導致根系自身受傷或澆水等原因導致漚根,會降低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造成葉片黃邊。解決方法:要及時衝施養護根系,促進根系生長的肥料,像芳潤根佳,根多多,根密密等,以儘快促進根系長出新根


宿遷布拉德皮特


大棚黃瓜葉片的葉肉在一開始出現黃斑,隨後變白,乾枯,按防治角斑病方法打藥,一點不起作用,問啥原因?該如何防治?

根據症狀描述,判斷這是因為黃瓜缺鎂而引起的缺素症,是一種生理性病害。鎂元素是植物葉綠素組成的核心部分,對果實成熟、果實的大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缺鎂的典型症狀是:黃瓜進入結瓜盛期,下部葉片葉脈間的綠色漸漸變黃,進一步發展,除葉脈、葉緣殘留綠色外,葉脈間的葉肉部分全部變為黃白色或呈深米黃色。最後葉片乾枯、死亡。

防治黃瓜缺鎂的辦法是:科學配方施肥。如診斷是土壤缺鎂,在黃瓜移栽定植前就要施用足夠的含鎂複合肥料。黃瓜生長期間出現缺鎂症狀的應急措施是:葉面噴施1%~2%的硫酸鎂水溶液或含鎂的複合微肥,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即可。





阿杜在港城


你好,我是鄉村李大大,希望採納,謝謝

黃瓜白化葉病是由於缺少微量元素鎂而引起的一種生理性病害。現將黃瓜白化葉病的有關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一、症狀表現

黃瓜白化葉病是日光溫室黃瓜生產中經常發生的一種生理性病害,特別是在日光溫室深冬一大茬和冬春茬黃瓜進入盛瓜期後最容易發生的一種病害。發病葉片首先是從主脈間的葉肉開始褪綠變白,隨後向周圍擴展,除葉緣保持綠色外,整個葉片葉脈間的葉肉基本都變為黃白色,俗稱“白化葉”或“綠環葉”。最後因病葉早枯致使植株長勢衰弱,導致嚴重減產。

二、發病原因

黃瓜白化葉病的發病原因是植株缺鎂。鎂元素是植物葉綠素組成的核心部分,當黃瓜植株進入盛瓜期後,對鎂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此時鎂元素供應不足,就會因為缺鎂而使黃瓜葉片白化。黃瓜植株缺鎂可以是土壤中缺少鎂元素;也可能是土壤中並不缺鎂,但由於我們施肥不當會引起植株對鎂的吸收障礙而造成缺鎂。生產中如果施入鉀肥過量,或氮肥偏多,就會影響植株對鎂的吸收,磷肥不足也會引起植株對鎂的吸收。

三、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

底肥一定要施足,特別是要施用經過充分發酵腐熟的農家肥。

配方施用追肥

黃瓜是連續採收的蔬菜,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必須按“少量多次”的原則施用追肥,而且要注意氮、磷、鉀肥的合理配比。一些地方的經驗是每次、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磷二銨10-15公斤,硫酸鉀15公斤。不要氮、鉀肥過多而磷肥不足。

科學用水

灌水時要小水勤澆,不要大水漫灌。黃瓜屬淺根作物,土壤溼度過小會引起植株發育不良,土壤溼度過大又容易漚根而抑制根系對鎂的吸收。同時,大水漫灌也會造成鎂元素的流失。

噴施葉面肥

對已發生黃瓜白化葉病的溫室,應急的措施是立即對葉面噴施0.5%-1%的硫酸鎂水溶液或含鎂的複合微肥。每隔7-10天1次,連續噴施2-3次。





鄉村李大大


可能是因澆水多原因,造成土壤表層板結不透氣,可能是苗床和種子消毒不嚴或沒有消毒造成病害。補救辦法控制澆水量,鬆土通氣,藥劑防治。

具體操作方法是,①使用釘耙,在苗間縫隙處釘孔,讓苗床通風透氣,恢復幼苗根系正常生長。②幼苗黃葉程度不嚴重時,可以撒灑草木灰加以控制;若是黃葉現象嚴重採取藥劑防治,使用50%多菌靈粉劑1000倍溶液,再加入1%尿素,葉面噴霧,或者灌根。還可以使用廣譜殺菌劑噴霧和灌根。③苗期控制澆水量和澆水次數,土壤墒情一般,就不用澆水。土壤不幹不澆,土壤乾燥酌情澆水。

總之,黃瓜在育苗期,往往因澆水過多,引起許多病害。解決辦法是控制澆水,藥劑防治。





爆笑的小丸子


不要放肥料過多,有通風見光。



用戶8630769229397


這是因為黃瓜缺鎂而引起的缺素症,是一種生理性病害。鎂元素是植物葉綠素組成的核心部分,對果實成熟、果實的大小和品質有著重要影響。缺鎂的典型症狀:黃瓜進入結瓜盛期,下部葉片葉脈間的綠色漸漸變黃,除葉脈、葉緣殘留綠色外,葉脈間的葉肉部分也變為黃白色或呈深米黃色,最後葉片乾枯、死亡。防治黃瓜缺鎂的方法:科學配方施肥,如診斷土壤缺鎂,在黃瓜移栽定植前就要施用足夠的含鎂複合肥料。黃瓜生長期間出現缺鎂症狀的應急措施:葉面噴施1%~2%的硫酸鎂水溶液或含鎂的複合微肥,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即可。


漂流的阿冬


個人經驗如下"應對措施:儘量減少農藥用量,以噴施生態藥劑新高脂膜為主,能自動形成一層肉眼看不見的高分子保護膜,優化植物吸水、透氣、透光質量。屏蔽病蟲撲食信號和削弱傳播媒介,抵抗和防禦自然環境災害;如果必須使用農藥,一定配合新高脂膜一起使用,控制農藥揮發飄逸,防小雨水沖刷,降低每畝用藥量減半,提高防治效果多倍;而如果只表現嫩葉變黃白,葉子組織本身未受到傷害,則是目前天冷澆水量過大所致,在黏土地表現格外嚴重。



豪哥在農村


用農藥造成的,蔬菜品種對某種農藥較敏感,或者藥物濃度高或長時間不幹,就產生藥害,嫩葉表現受害最重,表面變黃白是葉組織受傷。氣害則多表現為葉邊緣受害變色,中上部的大葉因其吸收作用最強,受害最重。

應對措施:儘量減少農藥用量,以噴施生態藥劑新高脂膜為主,能自動形成一層肉眼看不見的高分子保護膜,優化植物吸水、透氣、透光質量。屏蔽病蟲撲食信號和削弱傳播媒介,抵抗和防禦自然環境災害;如果必須使用農藥,一定配合新高脂膜一起使用,控制農藥揮發飄逸,防小雨水沖刷,降低每畝用藥量減半,提高防治效果多倍;而如果只表現嫩葉變黃白,葉子組織本身未受到傷害,則是目前天冷澆水量過大所致,在黏土地表現格外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