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川農人|呂建華:精彩源於執著

初識呂建華,源於今年教職工獎勵大會上,她作為超課時獎獲得者代表上臺發言。臺上的呂建華穩重幹練,侃侃而談,她的經歷和成績深深地吸引了臺下的觀眾。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呂建華用辛勤汗水澆灌了成功之花,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學習工作兩不誤

2001年,呂建華從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來到川農大工作,在林學院木科系擔任一名普通教師。為了幫助新教師儘快成長,木科系給新教師們“壓擔子”,呂建華先後擔任了《設計基礎》、《造型基礎》、《展示設計》、《傢俱結構設計》等多門課程的教學。學生多、教師少,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學生都是小班授課,幾乎每天晚上、週末全天,都泡在教室裡,遠超出了基本課時量,“木材科學與工程是一個新興專業,非常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實驗課安排得比較多,白天學生大部分時間上理論課,實驗課基本上都是安排在晚上和週末。”談到工作,呂建華一臉微笑,絲毫沒有倦怠之意,“不只是我,木科系很多老師教學任務都很重,但大家都是兢兢業業地工作,力爭把教學工作搞好。”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學歷,2007—2010年,呂建華再次回到母校——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在學習與科研雙重壓力的情形下,竭盡可能回到學校,並且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所承擔的教學任務。“為了提高專業能力與開闊學術視野,木科老師多數在省外高校攻讀學位,很多老師都是在校外學習期間又回學校上課,一年來回好幾趟,非常辛苦。為了節省時間,研二研三時,老師們的很多實驗都是帶回川農來做,力爭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呂建華表示,讀書期間經歷的種種艱辛與困難,磨鍊了自己的意志和品質。

積極踐行課改新理念

作為一名教學人員,如何上好每一節課,成為了呂建華的首要追求目標。在教學任務繁重的壓力下,她充分利用空閒時間精心備課,認真鑽研教材,尋求好的教學方法,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從不同方面去引導學生,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著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我經常鞭策自己,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要不斷地提升自我,與時俱進,每次上課的課件我都要結合專業的發展,及時更新,傳授給學生最新的專業信息。”在呂建華的悉心指導下,學生獲得了不少獎項,2011年,首屆“掌上明珠杯”傢俱設計大賽,2008級的肖漢林獲得了二等獎,2012年,她指導學生完成的傢俱設計獲得了5項國家傢俱外觀專利。

“呂老師對工作非常嚴謹,對自己的要求很高,教改研究很有積極性,教學上理論聯繫實際,深入淺出,課上得很精彩,學生反映都很好。”說起呂建華,木科系教師洪志剛讚不絕口。

個人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培養

“感謝學校各級領導重視教師培養以及川農大團結協作、融洽和諧的工作環境為我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也為我的成長搭建了平臺,激發了我對工作的熱情和潛能。”在教職工獎勵大會上,呂建華把自己取得的成績都歸功於學校對教職工的關心和關懷。在她看來,個人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培養,正是學校出臺的一系列民生工程政策,在學習、工作等各個方面真真切切地關心教職工,才會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教師們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激勵青年教師工作熱情和動力。

“學校領導、各職能部門都很支持我們,尤其是鄭校長作為一校之長,多次深入木科系調研與老師們座談,令我們非常感動,也備受鼓舞。”在呂建華看來,學校現在發展越來越好,“雙支計劃”等一系列好政策的實施,讓教師們找到了奮鬥的目標,大家的幹勁越來越足。

此次獲獎,呂建華謙虛地表示,比自己做得好的老師還有很多,自己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員,“此次榮譽將作為一個新的起點,自己將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傳承發揚‘川農大精神’,力爭做好鄭校長提出的‘用真情關愛學生,用真心培養學生’,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印象川農人|呂建華:精彩源於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