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注意心理防“疫”

非常时期,注意心理防“疫”

(上圖資料由本報記者吳佳佳提供)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在流行。“確診人數每日上升”“有用的口罩根本買不到”“武漢當地醫院發熱門診人滿為患”……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充斥眼前,難免會引起人們的恐慌。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整心態?不因情緒而影響免疫力?更有效地保護好自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勢發展,許多公眾表現出緊張、恐慌、焦慮甚至抑鬱的情緒,這是否正常?北京大學副教授、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註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鍾傑表示,這是正常的心理反應。與非典期間一樣,大家第一週對醫學問題非常關心,擔心、恐懼被感染,焦躁不安地查詢與疫情相關的各種信息。一般第一週過後這種情緒開始緩解。

那麼,公眾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干預?鍾傑說,疫情期間,少數人會因過去存在基礎心理疾患或問題,被此次事件加劇,可能出現比較嚴重的焦慮症狀、興奮性過度或睡眠問題(失眠、早醒、噩夢等),因煩躁而與親朋的關係出現衝突,如果因此嚴重干擾正常的人際交流和生活並帶來痛苦感,此時則需要尋求精神科和其他心理健康服務專業人員的幫助。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心理諮詢師工作委員會委員鄭愛明舉例說,一些患者可能為了預防病毒傳染,不斷關注手機,不斷刷屏網絡,害怕錯過任何一個疫情消息,哪怕吃飯和睡覺時也不放棄;反覆洗手,哪怕手洗破了皮;不敢出門,即便家裡食物已經短缺;在家裡不敢講話,也不希望家人講話,擔心飛沫傳播病毒,為此感到痛苦……

疫情當前,如何自我調節這些不良情緒?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心理治療師王鵬翀建議:

合理關注疫情,“定時”而非“時時”。公眾可以設定“信息鬧鐘”,每隔半天,用5分鐘來關注疫情信息,其他時間安排運動、工作、做家務或休閒娛樂等日常活動。在必要防護的情況下,豐富且規律的生活能讓人們的“心理免疫力”增強,更有力量和信心面對不斷變化且未知的風險。

保持社會聯繫,彼此給予支持。面對疫情帶來的風險,密切的家庭聯繫和社會支持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每天保持至少一次和親友之間的聯繫,瞭解自己的朋友此時正在做些什麼,找到互相幫助的方式。對於弱勢人群,如兒童和老年人,盡力給予更多鼓勵和生活上的照顧。隨著防控時間的延長,彼此的支持能夠讓我們更持久地應對困境。

維持穩定健康的生活方式。疫情突然到來,雖然活動範圍受到限制,公眾仍要積極地看待生活,儘可能維持原有的規律作息,按時起床,在家裡學習、辦公,按時吃飯,按時休息。規律、掌控感是應對焦慮恐慌的良藥,在此基礎上,還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注意合理飲食,保證睡眠,不要試圖通過菸酒來緩解緊張情緒。

允許並接納消極情緒。擔憂、恐懼及焦慮是面對威脅時最常出現的情緒反應。疫情當前,任何人都可能出現緊張焦慮不安的狀況。要理解和接納自己這樣的狀態,告訴自己這是面對不正常情境的正常情緒反應,允許它們存在;也要理解這種消極情緒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程度會逐漸減輕。其實,適度的擔憂、恐懼及焦慮可以提高人們的警覺水平,以及適應和應對能力,是一種保護性反應。

學會用認知來緩解消極情緒。首先,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出現的消極情緒,要關注自己頭腦中出現的想法,是否存在誇大了感染病毒的風險,或是誇大了該種疾病的嚴重後果,如病死率、後遺症等。其次,對於膽小、敏感多疑素質的個體,如出現過分擔心軀體變化,需要客觀看待自身身體狀態,從既往經驗中去理解自己軀體症狀的意義,是否以前就出現過多種軀體症狀,如果自身難以判斷,還可以讓家人和朋友幫助自己。

監測心理電量,自助先於助人。面對疫情嚴重地區的困境,我們有時也會感到做得不夠和有挫敗感。要記住你沒有責任解決所有人的所有問題,做力所能及的防護和幫助即可。建議做好“心理電量監測”,每隔半天,花費1分鐘時間評估目前的情緒狀況(從0到100打分,100表示情緒積極,精力充沛;0表示身心俱疲,情緒嚴重耗竭)。如果已經出現耗竭、無助和挫敗的情況,請調整施助的節奏和強度,或者休息放鬆“充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