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新冠肺炎影響石油需求,俄羅斯不減產能扛多久?

IHS:新冠肺炎影響石油需求,俄羅斯不減產能扛多久?

中國新冠肺炎將對國際石油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歐佩克+將提前在維也納召開會議,以應對中國新冠肺炎爆發對全球石油需求可能造成的影響。

今天文章的主人公是世界產油大國俄羅斯,其石油產量(包括天然氣凝析液)今年1月再創新高,預計達到1128萬桶/日。同時,儘管利比亞由於港口和油田的封鎖而供應大幅減少,但中東一些產油國的石油供應仍然過剩。供大於需,歐佩克減產已成當務之急。

俄羅斯產量創新高後,原油海上貿易量增至500萬桶/日,達到2019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大部分增量來自波羅的海航線,該航線的石油出口量約為170萬桶/日,達到2019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他航線的出口量變化不大。儘管出口目的地沒有明顯變化,但俄羅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利比亞原油產量的下降。

目前看來,為遏制油價的急劇下跌,歐佩克+需要減產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俄羅斯在其中或將起到很大作用。

本週早些時候布倫特原油價格已跌破55美元/桶,但隨著新冠肺炎死亡人數超過700人,油價可能會進一步下降。1月初,由於伊朗向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發射火箭彈,布倫特原油價格曾躍升至接近70美元/桶。在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後,市場預計基本面將在2020年得到改善。但新冠肺炎的擴散正威脅到中國的需求增長。

上週,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表示,在做出任何決定前,需要更多時間來審視局勢的變化。在很短的時間內,市場態勢已發生重大改變,對世界經濟的擔憂取代了之前的樂觀預期。在2019年12月的歐佩克+會議上,俄羅斯為使本國石油產量達到或接近配額要求,設法將凝析液排除在產量配額之外。

俄羅斯還要面對的另一大問題是,該國的石油產量將受到石油稅制改革的影響。諾瓦克預計,俄羅斯的石油產量最早將在2021年達到峰值。2024年之前,俄羅斯的石油稅收仍然以出口稅為基礎,之後將轉變為在生產環節徵稅。(注:俄羅斯國家杜馬2018年7月24日通過了石油業稅改法案。該法案顯示,2019年至2024年底的6年間,原油出口稅將從目前的30%下調至0;同時,2019年至2021年底的3年間,石油開採稅將有所上調。

張學青譯自IHS Markit海事與貿易大宗原油首席分析師Footios Katsoulas

IHS:新冠肺炎影响石油需求,俄罗斯不减产能扛多久?

聯繫方式:010-64523406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校對:劉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