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城區:擰緊值守“螺絲釘”守得雲開“疫”散時

濱城區:擰緊值守“螺絲釘”守得雲開“疫”散時

為進出小區人員測量體溫並登記信息

滨城区:拧紧值守“螺丝钉”守得云开“疫”散时

為路口過往人員測量體溫並登記信息

滨城区:拧紧值守“螺丝钉”守得云开“疫”散时

檢查村居值守點信息登記情況

大眾網·海報新聞濱州2月9日訊(記者 盧志強 王衛 通訊員 李榮新 馬越 於泉浩)初春的夜晚,路口、村頭在夜幕映襯下,顯得格外寒冷。

然而,在濱州市濱城區設立的一個個勸返點、值守點上,執勤人員依舊用堅守擰緊值守“螺絲釘”。

一次次體溫測量與信息登記,一句句“請您帶好口罩”的溫馨提醒,一聲聲“謝謝您的配合”的理解支持,讓疫情防控值守人員倍感暖陽,他們用寒風中的堅守驅散疫情“烏雲”。

農村:守住戰“疫”的“籬笆口”

2月7日凌晨1點,在濱城區沙河街道高橋社區,社區黨總支書記米新海忙完一天的社區工作,才緩緩離開。

從正月初一開始,米新海就堅持值守在防疫一線,每天凌晨6點,他都會到各村巡查一遍,指導各村開展疫情宣傳、路口值守、消毒防疫工作,確保疫情聯防聯控無死角。

作為值守點的“常客”,他知道,守好每一村口,擋住外來人員,這是戰勝疫情的關鍵。為了督導各村路口值守到崗到位,唯恐有丁點鬆懈,米新海餓了就用方便麵充飢,困了就蜷縮在辦公室沙發上睡一覺。

像米新海一樣,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裡,濱城區各鄉鎮街道村居不分晝夜守護在一線,在默默堅守中守好“籬笆口”,築起“隔離帶”。

小區:用值守“路燈”照亮安全路

“回來了啊,36.6℃,體溫正常。快回家吧!”

“謝謝,你們辛苦了!”

2月8日晚上7點,氣溫零下3攝氏度。在濱城區黃河小區二區南門值守點上,兩名值守人員穿著軍大衣,在寒風中耐心地為給進出小區的車輛和人員做信息登記和體溫測量。

一句溫暖的問候,一份真誠的謝意,都為夜以繼日的值守人送去暖流。

而在同一時間,在濱城區北楊新苑小區勸返點上,由於小區住戶較多,值守人剛剛勸返完有外出意向的居民後,又立即輪班開始對小區進行巡邏,保障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不留一處死角。

站點:守護城市的 “體溫”

國省幹道、火車站、高速路口檢查點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在濱城區設置的11處檢查點上,檢查人員24小時不間斷對來往車輛的駕乘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和信息登記。

夜間溫度低至零下5、6攝氏度,風吹在臉上絲絲疼痛。由於站在寒風中長時間工作,值守人員手腳凍得發麻,為防止因氣溫低導致測溫槍失靈,工作人員測完一個,就趕緊揣在懷裡,保證對每一個人員體溫測量的準確。為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他們連續的奮戰和堅守。

1月30日,57歲的濱北街道老黨員張益民白天在社區服務中心值完班後,主動要求去最艱苦的高速路路口值夜班。在東呂高速濱城北收費站疫情檢測點,他又從下午5點一直值班到第二天早上8點,連續堅守15個小時。雖然張益民曾因三尖瓣狹窄做過手術,且術後一直在服藥,但疫情發生後,他不顧個人安危,始終堅守在一線。“我會一直堅持值守,直到疫情結束。”張益民說。

守護城市的“體溫”,保護城市的群眾,他們為平安堅守,為生命站崗。在濱城區戰“疫”一線,每天都在上演無數“堅守”和“奉獻”的故事。

擰緊值守“螺絲釘”,守得雲開“疫”散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