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無土栽培技術?

三農提問官


無土栽培技術在我國已有近80年的歷史了,但一直沒能普及的原因是因為生產成本太高。早在1941年,浙江農業大學陳子元院士與當時的華僑農場在上海進行實驗種植,後來因生產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棄。30多年後,山東農業大學重拾無土栽培技術進行實驗生產,80年代中期時走向成熟穩定。隨著消費者消費能力的逐漸提高,無土栽培技術得以慢慢推廣。廣義上講,所有的低短農作物都可進行無土栽培,那麼,你知道番茄無土栽培技術是怎樣的嗎?

番茄進行無土栽培技術生產,主要包括選擇良種、播種育苗、定植栽培、營養液與灌溉、植株調整與授粉、環境控制、適時採收等幾部分,下面我來給大家進行詳細分享。

★ 選擇良種

番茄是大眾農產品,以前沒有專業的無土栽培品種之前,都是以普通番茄品種代替,效果當然會差些。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無土栽培技術的不斷提升,慢慢就培育出了專業的無土栽培品種。無土栽培資金投入較大,高投入需要高產出來支撐,所有最好選擇已經培育成熟的專業品種,這樣效益才能更好。目前無土栽培可以選擇的品種有中雜系列、寶冠系列、申粉系列、佳粉系列等,種子質量好、抗病性強、耐低溫弱光、果實貨架期長,相對其它品種有一定優越性。特別是中雜系列的部分品種,屬無限生長類型,長勢強、結果多、果型整齊,並且畸形果、開裂果少,商品性好。

★ 播種育苗

無土栽培的育苗與普通種植的育苗一樣都需要對種子進行浸種消毒,可將種子浸種消毒後,放置於24~29℃保溫箱中進行催芽,發芽之後進行播種。育苗有兩種方式,即岩棉塊育苗與育苗缽育苗。

1、岩棉塊育苗:這種方式主要適合於純水培的栽培方式,將發芽的種子播入岩棉塊中,在合適的條件下供給適當的水分與養分,澆水與施肥結合,即灌溉營養液。營養液的濃度根據芽、苗的大小而定,芽苗小則稍稀,芽苗大則稍濃,適可而止,在確保營養足夠的同時避免肥力過剩而造成肥害。幼苗期注意硼肥的供給,促苗生長良好;同時注意二氧化碳的補充,也是育苗壯苗的重要措施。

2、育苗缽育苗:這種方式主要適合於有機生態型的栽培方式,將發芽的種子播種於裝有草炭、蛭石等混合基質的育苗缽或穴盤中,覆蓋0.8~1.0釐米厚的混合基質,蓋上塑料薄膜保持溼度。出苗後揭膜降溫,將溫度控制在18~20℃,夜間溫度應該更低些,形成白天、黑夜的溫度差。當育苗長至7片葉子時就可以進行定植了。

★ 定植栽培

在無土栽培中,番茄主要採用營養液膜法、深液流法、浮板毛管水培法、袋培法、魯SC無土栽培法等,除袋培法之外,其它都是營養液循環流動的方法,用起來效果好,但是問題也很多,主要就是:營養液的消毒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的辦法;怕停電,電一停就可能㗒嚎一片,植株沒有流動循環液則可能造成很大損失。所以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種植戶,都喜歡採用草炭、鋸末、岩棉、蛭石等作基質的栽培方法,即袋培法。番茄袋培可採用枕頭袋,長寬高分別為70釐米、30釐米、12釐米,每袋裝基質20升,可栽2株。基質比例,各半即可。在定植前3~4天就應該把基質,按照距離排好。安裝好滴灌系統,將基質全部灌上飽和水,讓基質充分吸收,多餘的水靠重力從塑料袋底部的排水孔裡排出,種植密度為2~2.5株/米²。

★ 營養液與灌溉

番茄植株定植後,即可施用營養液,每株裝一個滴頭。如果基質中已經混合有肥料,則第一週只澆水即可,視植株大小,每天澆水300~400毫升。從第二週開始用營養液,營養液配方,一般大量元素硝酸銨680克/千升、硝酸鉀525克/千升、磷酸二氫鉀200克/千升、硫酸鎂250克/千升,微量元素敖合鐵(含10%鐵)15克/千升、硫酸錳(含28%錳)1.78克/千升、硼酸(含20.5%硼)2.43克/千升、硫酸鋅(含36%鋅)0.28克/千升、硫酸銅(含25%銅)0.12克/千升、鉬酸鈉(含39%鉬)0.13克/千升。剛開始少量澆,待植株逐漸長大過程中增加澆量,當植株長大時,每天每株不超過1.5升營養液。要控制好營養液的酸鹼度,PH值在5.5~6.5之間最適宜。

★ 植株調整與授粉

植株調整主要有打尖、摘葉、疏葉、疏果。由於番茄無土栽培多采用無限生長型的,隨著植株生長,需要給其搭架或牽引,並隨時進行植株調整工作。

1、打尖:打尖就是在植株長成最後一個花序後摘掉生長點,不讓其繼續向上生長。記住摘尖後仍保留一兩個葉片,以利光合作用。一般春茬留8~10個穗後打尖,秋茬留6~7穗後打尖。一般春茬盛果期為5~6月,5月中旬摘尖合適,注意把握時間,打尖早了影響產量,打尖遲了增加了產量而降低了質量;秋茬番茄打尖時間一般在10月,主要還是根據番茄長勢與換茬情況而定。

2、摘葉:摘葉的主要目的是摘葉黃、老、病、殘葉和稠密葉,保持植株正常發育,通風透氣,利於光合作用,從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摘葉的葉子別亂扔,帶出種植進行其它處理。這樣能避免病害、蟲害的傳播。

3、疏葉:番茄種植過程中,有些品種的枝葉特別繁茂,需要對稠密的葉子進行疏葉處理,尤其是要摘除已成熟果穗下方的茂密葉叢,以利於陽光透射與空氣流通。

4、疏果:這裡溫室大棚生產番茄的一個重要工作。一般第一穗可留4果,果型大的品種留3個即可。第二穗、第三以及後面的果穗,也是保留適當數量即可,別太稠密,否則影響果實質量與果型,對商品性有影響。適當疏果不僅不減產,反而對番茄果品單個重量與質量有所提升,提高商品性,對賣好價錢有幫助。

番茄的授粉,本是自花授粉,可以不用管它。但無土栽培是高投入,花大錢種植就希望有更好的收益,所以番茄授粉也可採用人工輔助,幫其更好的授粉、授精,這樣利於番茄的高產。怎麼做呢?可用番茄靈、番茄通、防落素等激素產品,對開放的花朵進行人工處理。當然,也可採用機械授粉、昆蟲輔助授粉等方式,最最好的方式還是用激素產品,效果好。番茄開花期間,需要注意調節好生長空間的溫度,白天保持20℃以上,晚上保持在16℃左右最適宜。

★ 環境控制

番茄的生產發育好壞,與環境密切相關。所以在管理過程中,如何控制好番茄的生長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把握好四個方面的因素,即光照、溫度、溼度、二氧化碳。

1、光照:番茄對光照的要求比較高,正常的生長髮育,需要光照強度為3萬~3.5萬勒,春茬正值春夏光照強烈之時沒有問題,而秋茬生產時光照比較弱,需要注意儘量保持大棚屋面清潔、頂棚清潔,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然光。如果仍然不夠,那就要想辦法增加光照措施。

2、溫度:番茄對溫度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嚴格講,高溫不能超過33℃,低溫不能低於8℃,否則不利於番茄的生長,生長速度變緩不說,還可能造成傷害。番茄的白天適宜溫度為21~24℃,當溫度高於27℃時就得開窗通風。夜間溫度不能低於13℃,當番茄結果後,中型果品夜溫以16℃為宜,大型果夜品溫以18℃為宜。

3、溼度:由於是無土栽培,這裡的溼度是指空氣溼度。番茄幼苗生長期,對空氣溼度的要求比較高,可以說越高越好。當番茄進入生殖生長期後,維持空氣溼度80%左右為宜。

4、二氧化碳:在番茄苗定植初期至開花結果前,植株對二氧化碳的需求量不是很大,但是當第一穗花開始坐果後,對二氧化碳的需求量持續增加,直通採摘果實結束。為保證二氧化碳對番茄的供應,可加強通風換氣次數與人工補給二氧化碳。

★ 適時採收

番茄的採收,最早要到綠熟期,這時候果實已經不再膨大,已經達到最大產量。但從市場價值而言,最佳採收期為轉色期,即果實開始變為橙黃色時採收。採收太早,不好售賣;採收太晚,不僅搶佔營養,而且不便運輸,不利貯存。所以把握好時間,不宜過早,也不宜過晚。番茄從坐果到成熟的時間要根據環境條件而定,一般情況下5~7周。夏天溫度高,光照好,5周即好;冬天溫度低,光照弱,可能需要7周時間。及時採收,利於提高產量,確保最佳商品性。

全文總結:無土栽培番茄的技術,需要在溫室大棚中進行,資金投入比較大,選擇品種的時候儘量選擇適合於溫室大棚、適合於無土栽培的品種,管理時做到精細,注意病蟲害的防治。高投資就得高收入,所以選種及生產中各項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自己不懂技術,最好先學會技術後再投資,當然也可以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幫忙打理,那是在種植面積大的情況下,如果種植面積少,請人就不划算了,因為高工資都是以純利潤作代價支付出去的。這種情況,最好是自己學會技術後再種。


種植天地


一、西紅柿無土栽培技術

無土栽培西紅柿需要準備水槽以及灌溉設備,將有機肥料混合後做成基質安排播種。播種後要減少種子的表面細菌,出苗後就能定植了。無土栽培的管理主要以施肥防治病蟲害為主,到時間採收即可。

二、播種育苗注意事項

1、我們在播種之前要處理好種子,因為種子本體出現問題後,會影響之後的生長,所以在種植之前我們就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2、把種子浸泡在特質的藥劑中,一個小時之後,我們再撈出清洗,這樣可以減少種子的表面細菌,減少後期的病害發生。

3、撈出來的種子放入塑料袋裡,進行持續的加溫工作,讓種子的表皮開始脫落,就可以進行種植裡。

4、播種的時候要均勻的播撒,不要太過密集,不然養分會分配不過來,初始的溫度保持在三十度左右,等待出苗即可。



茶鄉梅子


自己做的魚菜共生系統,番茄很好養的!根系很發達,長得很快,所以管徑要大,不然很容易堵,以前陽臺那套用75的管,經常堵;這套系統改成110的管,現在效果好多了👍👍👍








宅人工坊


無土栽培技術是一項有著綜合技術管理的種植方式,並不是在這裡的簡單一篇文章就可以把無土栽培的番茄種植給介紹明白的。不過我在這裡只是給科普一下番茄無土栽培種植設備、種植環境、種植形式等等,對於大家來講也只是初步的認識一下番茄無土栽培形式,距離實現輕鬆自如的番茄無土栽培技術還是差很大的距離。

前言:番茄(西紅柿)屬於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如今隨著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番茄的基本種植規律已經完全顛覆。番茄的的無土栽培方式不僅病蟲害少、產量高、生產持續的時間可以達到10個左右,相比傳統的土壤種植想都不敢想。無土栽培番茄在荷蘭可以做到每平米生產70斤,這樣的產量對普通的蔬菜種植戶來講都不敢像。

▲ 番茄--岩棉基質栽培

關鍵詞:番茄種植、無土栽培、基質栽培

引言

關於番茄無土栽培技術這樣的說法並不嚴謹,在實際的番茄無土栽培方式是基質栽培。無土栽培技術只是整個行業中一個統稱,在實際的無土栽培應用中還是分為不同的形式。對於番茄來講,最適合的方式就是基質栽培。在這裡既然說到了基質栽培,就不得不說一下基質到底是什麼?基質還分為有機基質和無機基質,是不是很囉嗦啊。不過為了更好的解決問題,還是得繼續囉嗦下去,有機基質還有不同的成份,如椰糠基質、草炭基質等,無機基質相對比較簡單一點,如岩棉基質,也是最常用的一種。在我國也是在悄然升起,不過在荷蘭、日光都已經非常的成熟。

▲ 番茄--椰糠基質栽培

番茄無土栽培種植環境

⑴可控的生長環境

①高端智能溫室

既然在這裡說到高端智能溫室,咋們在這裡就不得不說“荷蘭溫室”,他們的溫室內部控制的生長環境可以說是常年一個氣候,對於蔬菜作物的生長條件來講是非常的優越。它的造價也非常高,基本在1500元以上/平米。在我國是不可能實現的,荷蘭可耕種的土地少,不得不這麼做。而在我國呢,也想做到單位面積的產量,也是做了智能溫室,不過不是荷蘭的那種,是經過我們的前輩們不斷的改進,也設計出屬於我們的智能溫室,不僅可以實現恆溫的效果,建設成本上大大降低。在我國叫智能溫室,其中有玻璃和陽光板不同的形式。都可以做到冬季的保溫、採暖,夏季通風降溫等作物生長需要的基本環境因素。

▲ 番茄--智能溫室

②普通的種植溫室

在這裡的普通溫室也只是相比智能溫室而言,其實只是它的種植面積、種植規模小於智能溫室而已。在對於番茄生長的基本環境控制情況一點都不遜色,其實它就是日光溫室,只是為了進行番茄或其他作物的無土栽培進行了全新的設計,對於溫室內的溫度、溼度、光照等因素有更好控制。為了適應無土栽培,在日光溫室頂部進行電動外遮陽的設計,有利於夏季遮陽降溫的作用。日光溫室的東西兩側也分別安裝風機和溼簾降溫設備,可以很好的實現溫室內降溫的效果。另外冬季採暖也是採用全新的地暖方式,整個溫室內部鋪設地暖管道,增加採暖面積,採暖效果也非常好。這樣的採暖方式肯定很多人疑惑,其實很簡單,無土栽培一般都是有專用的支架,距離地面有很大的空間,這樣的採暖方式最好不過了。

⑵無土栽培投資情況

①種植環境設施投資

在這裡說的種植環境設施指的就是溫室大棚,對於土地資源的費用就不做介紹了,主要是不同地區的土地流轉金額也不大相同。咱們這裡主要介紹一些溫室設施的建設費用的情況,對於智能溫室來講它基本建設費用在400-550元/平米,相比原裝的荷蘭式溫室的建設費用相差很大啊,這樣的價格雖然也非常高,但也是使用現在的情況,也很多大型種植基地採用這樣的智能溫室。還有為解決大眾的蔬菜基地也可以進行無土栽培,在原有基礎的日光溫室條件下,進行全新的設計方案,尤其是夏季的降溫系統有了全新的升級,相比普通的日光溫室也只是增加了1-3萬元成本,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 普通智能日光溫室

②番茄無土栽培設施投資

對於番茄的無土栽培的固定設施來講,首先就是選擇哪種基質,其實無論哪種基質都需要相應的容器設備,比如有機基質,採用的容器也叫種植槽或種植袋,簡單點來講就算可以存放基質就可以了。另一種無機基質—岩棉,它是有專門形狀,種植方塊和種植條,放在專用的支架上就可以。其中最重要的設施是滴灌系統和施肥系統,因為基質本身無任何養分,全靠這個水肥一體的系統供應,在後面會具體的進行介紹,這些投資基本是根據種植面積大小和設計情況決定,沒有固定的價格。

小總結:在上面主要就是介紹無土栽培的環境、無土栽培類型、相配套的設施等,在看到以上的內容基本可以瞭解到番茄無土栽培或其他的無土栽培到底是怎麼回事了,最起碼可以起到一點科普的作用。

番茄無土栽培基質介紹

⑴有機基質番茄栽培

①常用基質介紹

在利用有機基質的的種植模式中,對於常用的基質有椰糠基質、草炭基質或其他的混合物基質。它們本身的營養成分非常低,基本上可以說只能滿足作物的幼苗生長期,在以後的生長的不同時期就需要增加液體肥料和灌溉。對於有機基質的選擇也要求的,畢竟是有機物,在消毒殺菌不徹底的情況下,會導致基質中存在大量的蟲卵、細菌。可以說在後期的種植過程中會遇到很大的麻煩。在這裡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找行業中口碑比較好的生產企業,一定不要貪圖便宜,造成不可挽回的情況發生。種植行業本身就是投資大、回報週期長,這樣全新的番茄無土栽培更是投資大。

▲ 基質槽西紅柿

②番茄基質設施形式

對於有機的基質來講屬於散裝物,在使用的時候需要相對於的容器。在無土栽培行業中也是有不同形狀的設施,相比較常用、實用的也就是U性槽和種植袋。對於U型槽來講就是長方體把頂部的一個面給去掉,這樣可以形成一個放置基質的容器。還可以做根據溫室不同的長度進行製作,有一個非常好的規劃形式。一般都是成排的形式,對於日常的管理也非常方便。另一種就是種植袋,這樣形式也非常方便。就是一個種植袋種植一顆番茄苗,都是獨立的與其他的沒有任何的關係,對於發生基質病的時候也不會造成交叉的感染。

⑵無機基質(岩棉)番茄栽培

①種植岩棉基質介紹

在我國的岩棉種植方式也是從荷蘭、日本引入的,如今也是在不斷被種植企業或蔬菜工廠所接受。種植岩棉的主要成份有白雲石、玄武岩以及少量的礦渣組成,其中主要的化學成分是三氧化二鋁、氧化鎂、氧化鈣、二氧化硅等,對於這些成份也都是要經過高溫消毒處理,基本上可以達到100%的殺菌消毒,也可以消滅其中的蟲卵。還有種植岩棉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種植岩棉的空隙度可以達到94%以上,可以進行充足的水(包含液體肥)和空氣的均勻的分佈在種植岩棉中,對於番茄生長的根部有充分的呼氣作用。尤其是種植岩棉在吸水率上可以達到900%以上,可以存儲大量的水肥,足夠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成分。

▲ 種植岩棉

②種植岩棉的基本形式

在整個種植岩棉行業中他們的形式基本相同,生產的種植岩棉形狀基本都是以種植塊和種植條為主。對於種植塊來講只是大小的區別,一般行業中最為常見的種植塊大小尺寸為100*100*75MM、75*75*65MM等。還有就是岩棉種植條,它基本尺寸為1000*200*100MM。在整個使用過程中是種植條與種植塊配套使用的。種植岩棉也都是放置在專用的支架上,基本都是距離地面50公分左右,這樣的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的避免一些害蟲進入到種植的區域,起到一個隔離的作用。在實際的種植岩棉應用中,是把岩棉種植塊放在種植條上的。岩棉塊也生長塊,一般一個種植條放置4個種植快,每個種植塊種植一顆番茄或其他作物。岩棉一般使用1-2年,就需要進行更換了。不過他還可以進行回收,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後還能做成岩棉。

小總結:對於基質來講也是一個常識性的科普,雖然沒有特別深入的介紹,但基本可以起到一個科普的作用。對於新手想進入基質栽培(無土栽培的一種)行業中可以科普的教育。有機基質最大的缺點就是有消毒殺菌不徹底和蟲卵的問題,岩棉種植的方式在很多人看來,岩棉屬於致癌物質,其實種植岩棉與岩棉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岩棉種植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非常的普及。

番茄基質栽培的核心

通過上述的介紹,大家也基本都瞭解無論是有機基質還是無機基質本身都沒有充足的營養成分,對於作物的生長需要的肥料還是從外部供應。其中尤其是對於灌溉和肥料的需求是作物生長的必要因素,在整個基質栽培行業中採用的全部都是水肥一體化的種植系統,進行作物的水分、養分的供應。

▲ 滴灌原理

①強大的滴灌系統

在整個基質栽培中,滴灌系統是不可以缺少的。無論是有機基質栽培還是無機基質栽培中,每一棵番茄或其他作物下都有一個固定的滴灌噴頭,保證作物充分的灌溉與施肥。整個滴灌系統的要求就非常高,假如其中的一部分噴頭出現堵塞,基本會導致這部分作物達不到灌溉和施肥的目的,有可能會直接造成作物的營養不良或死苗的情況。在整套的滴灌系統中,在灌溉用水接入的同時,第一步就是過濾系統的重要性,一定要嚴格的控制過濾系統的進行定期的維護工作,保證過濾系統正常運行,這就是他的核心部分。在整套的滴灌系統中,其他的工作設備也要進行定期的巡檢工作。

▲ 施肥機

②智能施肥機

智能施肥機與滴灌系統相結合就稱為人們常說的水肥一體化系統,滴灌主要是給作物進行的灌溉,只是灌溉的一種形式。智能施肥機的作用是可以把多種不同的液體肥料進行不一樣的比例進行混合後,輸入到滴灌系統中,從而實現灌溉與施肥同步進行。在不缺少肥料的時候,可以單獨的進行番茄或其他作物進行灌溉作業,在需要進行施肥的時候進行智能施肥設置就可以了。只所以稱為智能施肥機,在不同的作物生長時期,可以進行不同肥料或種類肥料的比較進行設置,滿足不同時期作物對肥料的需求情況。基本可以做到精確施肥,這樣的好處可以大大降低肥料的使用量,減少肥力過旺的情況發生。另外一個原因是液體肥料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減少肥料的投入,基本上可以節約50%以上的肥料使用。

小總結: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是整個無土栽培(基質栽培)的核心,它是為作物提供水分和肥料的主要來源。沒有這樣的水肥一體化設備,基質栽培系統就不會存在,更不能保證它的種植情況如何了。

話外音

●以上是對於整個番茄或其他作物進行基質栽培的核心介紹,主要包含種植環境(溫室類型)、基質(有機基質和無機基質的特點)、基質容器或支架的形式和水肥一體灌溉系統(整個基質種植營養成份供應的核心設備)。

●對於番茄無土栽培過程中的,選擇苗木、授粉、病蟲害等並沒有介紹,對於番茄無土栽培中,選擇苗的情況,無非是外部採購或自己育苗的,對於品種來講主要是選擇市場銷量量好、產量高的品種,與傳統的番茄種植並無矛盾。還有就是授粉的情況,無土栽培番茄與傳統番茄種植的授粉問題,無法是採用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相結合,具體的做法對於從事種植的朋友來講並不難。還有就是病蟲害的防治問題,也就是物理防治、藥物防治和天敵防治,物理防治無法是殺蟲燈和沾蟲板等等。藥物防治也是就是根據不同的害蟲使用不同比例的農藥,建議使用有機農藥,減少藥物殘留。對於天敵來講,就比較容易了,在民間也就是一物降一物說法,具體的也具體的投放。

總結:番茄無土栽培技術是一項綜合性非常強的種植方式,它不僅僅是種植技術還是相應的種植環境因素的控制、不同時期的肥料以及微量元素的控制,不然生長出來的番茄口感、品質非常不好。即便是同樣的品種,最後的生長結果的品質也不一樣。這也就是是無土栽培番茄基本都是植物工廠是的作業方式,很少看見普通菜農使用無土栽培的方式進行蔬菜種植的原因了。


起點農業


1、首先需要準備好栽培槽、灌水設施,一般3-5個栽培槽配置一個蓄水池;

2、然後準備好栽培基質,栽培基質可以為西紅柿提供養分,常用栽培基質為玉米秸稈、有機肥等;

3、將處理過的種子進行播種,維持環境溫度在25-30℃間;

4、種苗長出之後進行定植,定植完成後根據番茄的生長情況進行施肥。

1、在種植時,首先要保證番茄種子經過浸泡處理,需要將番茄種子浸泡在濃度極低的小蘇打中半小時,這樣番茄不容易生病;

2、定植番茄一般選在出苗後長出3-4片真葉的時期,定植之前還要把栽培槽內的基質填平,灌水至基質吸水充分,還要保持定植的距離,一般每槽做兩行,行距在25-35cm左右;

3、施肥應選在定植20天后開始,每株施專用肥15克以內


陽陽棉被絲綿被加工


無土栽培是不用天然土壤的作物栽培模式,與傳統栽培模式比較,具有省肥、省水、省工、作物產量高、品質優的特點。番茄對根系環境的要求不像其他蔬菜那樣嚴格,更適於無土栽培,而且無土栽培,番茄的產量高,果實密度大,肉質厚,效益好,還可以避免土壤汙染,深受消費者和蔬菜種植戶的歡迎。

為此在這裡將對無土番茄的栽培技術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以幫助大家更高的理解無土栽培的應用。

一,設施條件

這是進行番茄無土栽培的第一步,現在普遍採用日光節能溫室來進行番茄的無土栽培,溫室一般採用7315型鋼管無柱結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利用空間大、採光性能好,且有利於保護栽培地帶。當溫室建成後,緊接著就是建造栽培槽,配置適合生態農業要求的栽培基質和安裝供水設施。

栽培槽的建造,一般根據所在地的實際情況,選用合適的建築材料進行建造,選擇南北走向進行建朝溫室內北邊留作走道,用磚壘成內徑寬48釐米左右的南北向栽培槽。槽邊框高15釐米平方,放置三層磚,槽距48釐米。為防止滲漏,並使基層與土壤隔離,基質槽的底部鋪一層0.1毫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以防止土壤病蟲傳染源和水分的流失,磨邊用上層的磚壓緊即可。一般還會在膜上鋪三釐米厚的粗爐渣,粗爐渣上鋪一層編織袋。編織袋上鋪放栽培基質。

配製栽培基質,沙石、蛭石、煤矸石、油渣,都可以作為無土栽培的基礎原料,各地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這裡介紹以爐渣為基礎原料的基質配製。將細爐渣與無土栽培專用肥,按每立方米十千克的比例混合攪勻,填入已壘好的基質槽,刮平,澆足水,用高錳酸鉀或福爾馬林進行消毒。

無土栽培基質長時間使用後,會聚集病菌和蟲卵,尤其在連坐條件下更易發生病蟲害,因此每茬作物收穫以後,下一次使用之前,一定要對基質進行消毒,基質更新年限一般為3-5年。

澆水設施,大棚裡接上澆水設施,基質槽內鋪滴灌帶1-2根,每隔一段插一弧形鐵絲支架,支架高15釐米,寬30釐米,然後在鐵絲上附有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噴,這樣可以節水。

二、育苗與定植

育苗,無土栽培番茄,由於要充分利用其大棚或溫室的空間,以便於管理,因此儘量選擇無限生長的品種。秋分以後日照逐漸減弱,所以冬春栽培時,宜選低溫耐弱光的品種,如中雜8號等,進行無土栽培育苗時,均勻灑水使基質保持溼潤狀態。配適量的土壤殺菌劑,可以使用地菌殺,按每平米八克的比例,對栽培槽內的基質進行消毒。

然後將種子均勻撒在栽培槽內,再撒一層消過毒的基質,最後鋪上一層塑料薄膜。播種後十天左右出苗,出苗後去掉塑料薄膜,為提高出苗質量,出苗前溫度保持25-30攝氏度,出苗後,溫度白天22-25攝氏度,夜間十至15℃。栽培槽內保持溼潤,約30天量,5-7片真葉時可以用營養缽準備定植。

定植,番茄定植前15天,首先需施入基肥,每立方米基質加入10-15千克消毒雞糞,0.5-1千克發酵豆餅,4000克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專用肥。將基質翻勻整平,對每個基質槽的基質用水浸灌,讓基質充分吸水,然後覆上薄膜,促使基肥的分解。

當番茄苗長出5-7片真葉時,移入營養缽準備定居,一般在營養缽中過15天左右,當苗高15-20釐米時,選擇葉色深綠,無病蟲害的壯苗進行定植用,在定植前十天左右,要扣棚,高溫悶棚七天,利用高溫殺滅溫室內土壤所攜帶病菌。定植時,將帶基質團的苗定植到栽培槽上,要注意合理密集。番茄按每條兩行,株距在40釐米左右,基質略高於苗坨,相鄰兩株錯開栽培。栽後要淺澆,以利基質與根系密接,同時水中配殺菌藥劑。

三、後期管理

定植後主要從段蓋施肥,溫度,溼度,光照,植株授粉與預防病蟲害等方面進行管理。

肥水管理,番茄無土栽培時澆水,澆水宜根據植株的形態,外界氣候等情況進行,一般定植後五天澆一水,保持根系基質溼潤,不可使植株過旺徒長。坐果後勤澆水,一般晴天上午下午各澆一次,澆水時間持續15-20分鐘,陰天可視具體情況少交或不交,追肥一般在定植後20天開始,此後每隔十天追一次肥,每次每株追專用肥10-15克,做過後七天追一次肥,每次每株25克。

病蟲害防治,無土栽培番茄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採用化學防治時選擇低毒低殘留農藥,並注意安全使用間隔期,確保產品不受農藥汙染,危害番茄病害主要病毒病,疫病,灰黴病,葉黴玲,斑枯病,青枯病等。

主要病蟲害有斜紋夜蛾,菜青蟲,紅蜘蛛,蚜蟲,溫室白粉蝨等,為了有效預防無土栽培番茄的病蟲害發生,必須對種子和育苗移苗定植的營養缽、基質,進行嚴格的消毒滅菌,從源頭切斷病源。在陰天低溫高溼情況下,可使用硫磺燻蒸器在大棚內燻蒸,防止病蟲害發生和蔓延。

以上就是無土栽培番茄的介紹,包含了很多的技術要點,能幫助各位栽培出合格,受歡迎的番茄,做一個新時代的農民,趕上技術時代。



鄉野斌仔


一、西紅柿無土栽培技術

無土栽培西紅柿需要準備水槽以及灌溉設備,將有機肥料混合後做成基質安排播種。播種後要減少種子的表面細菌,出苗後就能定植了。無土栽培的管理主要以施肥防治病蟲害為主,到時間採收即可。

二、播種育苗注意事項

1、我們在播種之前要處理好種子,因為種子本體出現問題後,會影響之後的生長,所以在種植之前我們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2、把種子浸泡在特質的藥劑牛,一個小時之後,再撈出清洗,這樣可以減少種子的表面細菌,減少後期的病害發生。

3、撈出來的種子放入塑料袋裡,進行持續的加溫工作,讓種子的表皮開始脫落,就可以進行種植了。

4、播種的時候要均勻的播撒,不要太過密集,不然養分會分配不過來,初始的溫度保持在三十度左右,等待出苗即可。

今天無土栽培番茄技術簡單介紹這裡。





暖暖的掌心666


我是愛茶者九號,一位來自於湖北恩施地區的農民,想要了解更多農業種養殖技術和農村趣事,請用您發財的小手給我點個關注!

番茄無土栽培與棚室分不開,具體來說有棚室番茄基質高效栽培技術與棚室番茄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兩種,下面具體分開來說說棚室番茄基質高效栽培技術。

棚室番茄基質高效栽培技術

栽培季節與品種選擇

☆ 栽培季節

利用溫室、大棚等進行番茄種植,在我國農村地區基本上都是週年栽培,由此番茄週年無土栽培可以分為如下兩種茬口類型:首先是一年兩茬。第一茬春番茄在十一月到十二月之間播種育苗,次年一到二月定植,四到八月採收,共有七到十穗果。第二茬秋番茄六到七月播種育苗,七到八月定植,十月至第二年一月採收,也是七到十穗果;其次是一年一茬。這種栽培方式也叫長季節栽培,適於冬季較溫暖和光照充足地區。七到八月播種,八到九月定植,十月至第二年七月連續採收十七到二十二穗果。

☆ 品種選擇

不同茬口種植的番茄對品質特徵有不同的需求。首先是冬春茬,此茬番茄對光照強度要求較高,其光飽和度較高。因此冬春栽培的宜選用耐低溫和耐弱光品種,同時還應該選擇抗菸草花葉病黴、葉黴病等病害的品種;其次是秋冬茬。秋冬茬栽培的番茄恰恰遇到苗期高溫,所以應該選擇生長勢不過旺、耐熱、看病性強和著色均勻、品質好的番茄品種;最後是長季節栽培。長季節栽培的番茄因生長期長,應選擇綜合性狀良好,尤其是坐果性好、品質優良和抗病性強的品種。

栽培類型與棚室建設

☆ 無土栽培類型

番茄無土栽培但需要為番茄生長髮育提供其必須的營養成分,故需要配基質,而基質的配比需以就地取材為原則。目前常用的有草炭加蛭石(比例為一比一)、草炭加珍珠岩(比例二比一)等。基質栽培因棚室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方式,如槽培、桶培等。上述的方法都適合於番茄無土栽培,但因為番茄是高秧作物,所以不宜採用立體棚室栽培的方式,比如立柱培等。

☆ 無土栽培棚室

番茄基質栽培主要棚室包括培床、營養循環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下面進行介紹:

  • 栽培床。

栽培床可以是磚壘的槽、聚乙烯泡沫塑料床或容積合適的塑料桶等容器,在實際番茄生產栽培中,可以根據種植戶環境因地制宜、就近取材。

  • 營養循環系統。

包括營養液灌和加液管道、泵、營養液回收裝置、過濾裝置等。儲存在營養液灌中的營養液經過泵和加液管道輸送至栽培床;多餘的營養液經回收裝置,可以循環利用。過濾裝置可過濾除營養液中的雜質顆粒,防止對加液裝置造成堵塞;

  • 自動控制系統。

較完全的自動控制系統包括與計算機相連的電導率儀、酸鹼劑和溫溼度劑、光照測定裝置及報警裝置等。這套完整的系統可以對營養液的濃度、酸鹼度和溫度實時監測,對根系生長換的溫度、溼度及溫室的溫度、溼度和光照進行監測,並按照既定程序開始自動加液。簡易的自動控制系統有時只包括一臺定時器,通過對定時器的設定實現定時自動加液。

☆ 播種與育苗、定植

番茄無土栽培採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具體來說有以下三種:

  • 穴盤育苗。

穴盤育苗的種子一般不進行催芽處理,直接將幹籽播在穴盤中。番茄育苗宜採用七十二孔或一百二十八孔穴盤,基質採用草炭加蛭石。番茄發芽最適宜的溫度在二十七到三十攝氏度,出苗後白天溫度控制在二十到二十五攝氏度,夜間溫度控制在十五到十八攝氏度。穴盤育苗始終得保持基質溼潤:最初階段澆清水,第一片真葉出現後開始澆營養液。當幼苗長出三到四片真葉時即可以定植,番茄苗期通常在三十到三十五天。

  • 育苗缽育苗。

直徑六到八釐米的塑料育苗缽或用過的一次性紙杯也可以用於番茄育苗。播種前種子需要進行催芽處理:將浸泡過的種子放在溼紗布中放入恆溫箱,箱內溫度在二十八到三十攝氏度之間,大約四十八小時後,大部分種子出芽。催芽以芽稍微出來為宜,約一到兩毫米長度最為適宜。芽過長播種時容易造成傷害,之後挑選出芽的種子放入育苗缽。等到第一片真葉展開後就開始澆營養液,幼苗長至三到四片真葉時定植。

☆ 定植

苗齡與定植後的長勢有密切關係。一般苗越小,定植後長勢越強、產量高,但易發生畸形果,進而致使其品質下降且易發病。凡在夏秋高溫季節育苗,秋延後栽培的秋番茄或者越冬長季節栽培的番茄,宜以幼齡苗定植為好,可以維持其必要生長勢,增加收穫時的產量;而在適溫適期下定植的春番茄,則以大廟定植為宜。不管採用何種的無土栽培方式,定植前必須準備好栽培棚室和營養液。定植時要注意苗床的溫度與栽培床中的溫度差不能超過五攝氏度,否則會對根造成傷害。

定植時的密度根據茬口而定:一年一茬的長季節栽培,每一千平米定植兩千四到兩千五百株;一年兩茬的栽培,則每一千平方米定植兩千七到三千株。定植時番茄苗莖的一部分埋在基質裡,這給番茄苗更好的固定。並有利於從埋在基質中的莖部發出新根。定植後需要立即澆水,定植採用雙行栽培的方式,株距在三十到四十釐米之間。

營養液管理和授粉

☆ 營養液管理

與絕大多數植物一樣,番茄生長所必須的營養元素有十六種,可以將這十六種元素分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種。其中大量元素包括氮、磷、鉀、鈣等,微量元素包括鐵、錳等,除了碳元素從空氣中獲得,氫和氧從水中獲得外,其它的元素都需要通過營養液獲得以滿足番茄生長髮育的基本需求。就當前番茄無土栽培實際情況來說,幾乎所有的營養液都是通過無機鹽來配比的,而影響營養液配方的因素主要有:作物的種類、作物的生長階段和季節、氣候等因素。但是這些因素在不同的農村地區有著不同的表現,為此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營養液配比。

番茄在不同生長髮育階段對鉀和蓋的需求量變化較大,所有的營養液栽培中,特別番茄植株生長後期,隨著植株上果實自上而下逐步成熟,番茄葉片中的鉀和鈣大部分就開始被吸收移動到果實中去,這樣植株基部的老葉就開始變黃、衰老和死亡。這部分葉片就應該及時去除掉,以加強通風和降低植株下部的溼度。其它營養元素在番茄植株整個生長髮育過程中,一般都要均衡施用,微量元素要做到適量施用。

☆ 授粉

番茄是風媒花,露地栽培的番茄通常是由風授粉的,而無土栽培的番茄在保護地內,空氣流動不足以使番茄自己授粉。為了保證坐果率,一般採用以下方式授粉:

  1. 首先是熊蜂授粉。熊蜂授粉既可以保證較高的坐果率,又對植株和果實沒有不良影響,同時還可以節省不小的勞動力,具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我國番茄種植與生產熊蜂種植戶相應技術不匹配,加上進口熊蜂價格又較高,所以此授粉方式也有著其一定的侷限性;

  2. 其次是震動授粉。這是番茄無土栽培目前較常用的方法,屬於物理辦法。使用電動震動棒,植株每隔一天震動一次,因為柱頭接受花粉的能力最低可以保持兩天,晴天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三點授粉最好。研究發現空氣相對溼度在百分之七十,授粉、坐果和果實發育最佳,水珠般大小的果實會在授粉後一週後看見;

  3. 最後是化學藥劑噴花。這種方法是將生長調節物質噴到花上,促進果實的發育。此種方法雖然成本比較低,但是對植株會造成藥害,對番茄成熟果實的品質也有著不小的影響,故在生產上較少使用。但當溫室的夜溫低於十攝氏度時,或者白天溫度高於三十五攝氏度時,番茄的花粉發育不正常,此時只能夠採用化學藥劑噴花的方法促進番茄坐果。

病蟲害防治

無土栽培番茄杜絕了土傳病蟲害,尤其是避免了線蟲的危害,而其地上部病蟲害與土培相似。番茄常見的病害有葉黴病和枯萎病、灰黴病等,常見的害蟲有白粉蝨、紅蜘蛛和蚜蟲等,防治時依舊採取以“農業、生物措施為主,化學、物理防治措施為輔”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其病蟲害防治的技術要求如下:

☆ 蟲害防治技術要求

控制溫室白粉蝨、美洲斑潛蟲、蚜蟲和蟎類等番茄主要為蟲害的大發生。以採用防蟲網隔離、引誘物誘殺和環境調控、栽培措施等物理防治措施和農業措施防治為主。同時還需要抓住秋冬季節氣溫下降,蟲害繁殖率降低的有利時機,結合煙霧劑燻煙、藥劑噴霧等手段進行綜合性防蟲,儘可能降低蟲口密度,控制各種蟲害的大發生。要求九月開花前將棉鈴蟲基本消滅,在十一月番茄採收前有效控制住其它蟲害。

☆ 病害防治技術要求

應該結合選用抗病品種、蟲害防治、環境控制、栽培措施、硫磺燻蒸等手段,輔之以藥劑防治進行綜合防治。病害在番茄整個生長髮育期內無大範圍傳播,不會對園地內其它農作物產生影響。

以上就是關於番茄無土栽培技術的小講。當前番茄種植越來越受到廣大農村種植戶的歡迎,於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以綜合性考慮各種環境因素,採取最為適宜的栽培方式。因地制宜和適量干預,永遠是番茄等農作物種植不變的道理。


愛茶者九號


、西紅柿無土栽培技術

無土栽培西紅柿需要準備水槽以及灌溉設備,將有機肥料混合後做成基質安排播種。播種後要減少種子的表面細菌,出苗後就能定植了。無土栽培的管理主要以施肥防治病蟲害為主,到時間採收即可。

二、播種育苗注意事項

1、我們在播種之前要處理好種子,因為種子本體出現問題後,會影響之後的生長,所以在種植之前我們就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2、把種子浸泡在特質的藥劑中,一個小時之後,我們再撈出清洗,這樣可以減少種子的表面細菌,減少後期的病害發生。

3、撈出來的種子放入塑料袋裡,進行持續的加溫工作,讓種子的表皮開始脫落,就可以進行種植裡。

4、播種的時候要均勻的播撒,不要太過密集,不然養分會分配不過來,初始的溫度保持在三十度左右,等待出苗即可。


楊shao光


番茄就是俗稱的西紅柿,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於管狀花目、茄科、番茄屬。

番茄的原產地為南美洲,但是中國也廣有種植,番茄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苛,一般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肥沃壤土生長良好,也可以進行無土栽培。

二、番茄無土栽培技術是怎樣的?

1、首先需要準備好栽培槽、灌水設施,一般3-5個栽培槽配置一個蓄水池;

2、然後準備好栽培基質,栽培基質可以為西紅柿提供養分,常用栽培基質為玉米秸稈、有機肥等;

3、將處理過的種子進行播種,維持環境溫度在25-30℃間;

4、種苗長出之後進行定植,定植完成後根據番茄的生長情況進行施肥。

三、種植注意事項

1、在種植時,首先要保證番茄種子經過浸泡處理,需要將番茄種子浸泡在濃度極低的小蘇打中半小時,這樣番茄不容易生病;

2、定植番茄一般選在出苗後長出3-4片真葉的時期,定植之前還要把栽培槽內的基質填平,灌水至基質吸水充分,還要保持定植的距離,一般每槽做兩行,行距在25-35cm左右;

3、施肥應選在定植20天后開始,每株施專用肥15克以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