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足若解散意義重大:足協本想和稀泥,奈何竹籃打水一場空

由於工資確認表被指造假而遭到球員舉報,中甲俱樂部遼寧宏運,現在真的到了生死邊緣。據瞭解,下週一,中國足協將對該事件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儘管現在還無法確認遼足的命運,但是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情況無疑非常不樂觀。倘若作為昔日“十冠王”的遼足真的解散,無疑又是對中國足球職業化的一大諷刺。


遼足若解散意義重大:足協本想和稀泥,奈何竹籃打水一場空


足協本想和稀泥

由於俱樂部經濟狀況始終不好,遼寧宏運不是第一次被曝出欠薪的新聞。上賽季中期,就有消息指遼足長期拖欠球員和教練員的工資。好不容易堅持到賽季結束,遼足驚險完成保級任務,卻由於種種原因,無法趕在足協規定的截止日前提交工資確認表。就在遼寧球迷認為俱樂部“大限已到”的時候,足協卻突然送來“大禮”:將截止日期延後至半個月。

足協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想利用這半個月的緩衝期,再“搶救”一下像遼足這樣交不出工資確認表的俱樂部。申鑫、四川FC等俱樂部已經涼透,而遼足則是足協認為可以保住的俱樂部之一。推翻自己制定的行規,足協此舉雖有“和稀泥”的成分,但是卻獲得了更高決策層的支持,因為大家都明白:職業聯賽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如果二、三級聯賽出現大面積退賽潮,中國足球的裡子和麵子都將輸個精光。


遼足若解散意義重大:足協本想和稀泥,奈何竹籃打水一場空


根據一名和遼足接近的消息人士透露,在這段緩衝期裡,足協不僅希望各俱樂部自己想辦法,同時也幫助俱樂部做了大量的協調工作。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在春節前,遼足方面傳來好消息:可以按時提交工資確認表;而且不僅是遼足,其他幾家有經濟問題的俱樂部也“活了”。一時間,二、三級聯賽的“地震”,彷彿即將過去。

球員這次不忍了

可惜的是,事情如今卻朝著一個出乎意料的方向發展。遼足確實按期提交了工資確認表,但卻被揭露造假。更致命的是,幾名遭到欠薪的球員,直接將官司告到了足協那裡。按照國內媒體的消息,這些球員當中包括遼足的元老級球員張野,以及宋琛、呂偉兩名老將。按照遼足的理解,這本該是“識大體、顧大局”的幾位球員。

然而,誰讓遼足欠薪的時間實在太長呢?在遼足隊內,甚至有球員一年沒發工資。而作為效力遼足多年的老球員,張野等人甚至已經不記得,球隊上次按時發薪是在什麼時候,因為幾乎每一年,遼足都在足協工資確認表截止日上演“生死時速”。

而按照規則,一旦球員們的申訴得到支持,遼足又拿不出相關的證據來自證清白,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解散。或許有球迷會埋怨這些和俱樂部死磕的遼足球員,因為他們走的是一條兩敗俱傷的道路,但工作賺錢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要怪,只能怪遼足用了這麼多年,依舊無力解決自己的經濟危機。


遼足若解散意義重大:足協本想和稀泥,奈何竹籃打水一場空


留給足壇巨大傷疤

當然,最尷尬的還要屬足協,忙乎了半天,最終卻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足協或許不會想到,為何做了那麼多年“順民”的遼寧球員,會突然冒出幾個刺頭來?由於這件事件鬧得動靜太大,足協即使再有心拯救遼足,也只能公事公辦。

遼足一旦解散,至少將在兩個層面上,給中國職業足壇留下深深的傷痕。其一,這樣一家擁有輝煌歷史的前中國足球老字號隊伍,因欠薪解散而消失,就像當年的大連實德、延邊一樣,總會給人長久的遺憾。

其次,依靠青訓聞名的遼足,緣何在職業足壇一直步履維艱?在中超最紅火的幾年裡,遼足靠出售球員獲利數億,一度被譽為中超為數不多可以盈利的俱樂部,但事實上,遼足的經濟賬從來都是一團亂麻。在中國足球圈裡,靠青訓為生的中小俱樂部究竟該如何生存、能否生存?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