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足若解散意义重大:足协本想和稀泥,奈何竹篮打水一场空

由于工资确认表被指造假而遭到球员举报,中甲俱乐部辽宁宏运,现在真的到了生死边缘。据了解,下周一,中国足协将对该事件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尽管现在还无法确认辽足的命运,但是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情况无疑非常不乐观。倘若作为昔日“十冠王”的辽足真的解散,无疑又是对中国足球职业化的一大讽刺。


辽足若解散意义重大:足协本想和稀泥,奈何竹篮打水一场空


足协本想和稀泥

由于俱乐部经济状况始终不好,辽宁宏运不是第一次被曝出欠薪的新闻。上赛季中期,就有消息指辽足长期拖欠球员和教练员的工资。好不容易坚持到赛季结束,辽足惊险完成保级任务,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赶在足协规定的截止日前提交工资确认表。就在辽宁球迷认为俱乐部“大限已到”的时候,足协却突然送来“大礼”:将截止日期延后至半个月。

足协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想利用这半个月的缓冲期,再“抢救”一下像辽足这样交不出工资确认表的俱乐部。申鑫、四川FC等俱乐部已经凉透,而辽足则是足协认为可以保住的俱乐部之一。推翻自己制定的行规,足协此举虽有“和稀泥”的成分,但是却获得了更高决策层的支持,因为大家都明白:职业联赛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如果二、三级联赛出现大面积退赛潮,中国足球的里子和面子都将输个精光。


辽足若解散意义重大:足协本想和稀泥,奈何竹篮打水一场空


根据一名和辽足接近的消息人士透露,在这段缓冲期里,足协不仅希望各俱乐部自己想办法,同时也帮助俱乐部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春节前,辽足方面传来好消息:可以按时提交工资确认表;而且不仅是辽足,其他几家有经济问题的俱乐部也“活了”。一时间,二、三级联赛的“地震”,仿佛即将过去。

球员这次不忍了

可惜的是,事情如今却朝着一个出乎意料的方向发展。辽足确实按期提交了工资确认表,但却被揭露造假。更致命的是,几名遭到欠薪的球员,直接将官司告到了足协那里。按照国内媒体的消息,这些球员当中包括辽足的元老级球员张野,以及宋琛、吕伟两名老将。按照辽足的理解,这本该是“识大体、顾大局”的几位球员。

然而,谁让辽足欠薪的时间实在太长呢?在辽足队内,甚至有球员一年没发工资。而作为效力辽足多年的老球员,张野等人甚至已经不记得,球队上次按时发薪是在什么时候,因为几乎每一年,辽足都在足协工资确认表截止日上演“生死时速”。

而按照规则,一旦球员们的申诉得到支持,辽足又拿不出相关的证据来自证清白,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解散。或许有球迷会埋怨这些和俱乐部死磕的辽足球员,因为他们走的是一条两败俱伤的道路,但工作赚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要怪,只能怪辽足用了这么多年,依旧无力解决自己的经济危机。


辽足若解散意义重大:足协本想和稀泥,奈何竹篮打水一场空


留给足坛巨大伤疤

当然,最尴尬的还要属足协,忙乎了半天,最终却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足协或许不会想到,为何做了那么多年“顺民”的辽宁球员,会突然冒出几个刺头来?由于这件事件闹得动静太大,足协即使再有心拯救辽足,也只能公事公办。

辽足一旦解散,至少将在两个层面上,给中国职业足坛留下深深的伤痕。其一,这样一家拥有辉煌历史的前中国足球老字号队伍,因欠薪解散而消失,就像当年的大连实德、延边一样,总会给人长久的遗憾。

其次,依靠青训闻名的辽足,缘何在职业足坛一直步履维艰?在中超最红火的几年里,辽足靠出售球员获利数亿,一度被誉为中超为数不多可以盈利的俱乐部,但事实上,辽足的经济账从来都是一团乱麻。在中国足球圈里,靠青训为生的中小俱乐部究竟该如何生存、能否生存?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