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開展緊急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為群眾築起抗疫心理“防火牆”

近日來,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兩江新區深入開展緊急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抽調具有臨床心理診療和災後心理危機干預經驗的醫護專家團隊近30人,分級分類組建針對確診和疑似患者、一線抗疫人員、密切接觸者、普通公眾等不同人群的心理干預工作組,用“信心、決心、耐心、放心”的“四心服務”全方位為群眾築起抗疫心理“防火牆”。

通過心理危機干預,增強確診和疑似患者戰勝病毒的信心。兩江新區通過對隔離區確診和疑似患者實施心理危機評估、制定疏導、安撫、支持性治療等心理干預計劃,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截至目前,對隔離區確診和疑似患者開展心理危機干預20餘人次,使用家庭治療互助模式,幫助病患家屬使用微信視頻與患者建立溝通,減輕了患者焦躁不安的情緒,緩解隔離後的不適,目前所有隔離區確診和疑似患者心理狀態良好。

通過綜合心理疏導,堅定一線同志共抗疫情的決心。兩江新區安排專業心理醫生,通過現場對話、電話視頻連線等方式為一線醫務和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正念減壓疏導,緩解因高強度、高壓力、封閉環境可能造成的應激反應。目前,已分別為發熱門診及隔離區醫務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實施心理疏導19次,有效緩解部分人員失眠問題和工作壓力,幫助他們以更佳狀態投身前線抗疫工作中。

兩江新區第一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郝鳳儀介紹,“所有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在進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之前都會提前進行心理評估。在工作期間,我們也會通過視頻連線等方式進行心理疏導。”

通過免費心理諮詢,增強被隔離者渡過隔離期的耐心。兩江新區積極實施居家隔離和集中隔離群體心理危機篩查及干預行動,聘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心理系專家,制定干預方案,通過專線、微信、APP平臺,免費為隔離群體提供心理評估及疏導。目前已累計接聽熱線100餘人次,解答微信諮詢60餘人次,APP線上諮詢答疑10餘人次,社區走訪隔離人員家屬100餘戶,用專業方法有效幫助情緒波動者恢復平靜,增強被隔離人員配合隔離觀察直至安全解除的耐心。

郝鳳儀介紹到,目前打電話諮詢的人中佔比最多的是普通群眾,其次是被隔離者的親屬,還有呼吸系統症狀的患者。針對不同人群,他們也會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在提供心理諮詢和疏導的同時,轉移大家的注意力。

“一些在家隔離的普通市民,因多日悶在家缺乏運動,消化不佳,胃口不佳,感覺身體似乎缺乏精力,內心焦慮不安,甚至出現發慌噁心的症狀。”郝鳳儀說,這都是由於過度心理焦慮造成的。

郝鳳儀表示,心理諮詢師也會結合大家的興趣愛好,制定居家生活日程表。“雖然活動範圍受到限制,我們仍要積極地看待生活,在家可以適當的運動做廣播操,尋找讀書、聽音樂等適合自身愛好方式充實自己,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和規律的生活作息。”

通過心理保健宣傳,引導安撫普通群眾逐步放心。兩江新區全天24小時開通心理援助熱線,及時為群眾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服務,累計接受各類諮詢答疑1000餘條;張貼發放疫情防控宣傳手冊10000餘份,普及常識,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疫情,正確做好防護;開展線上線下心理健康教育,介紹排解壓力和舒緩情緒小妙招,幫助群眾在疫情期間保持身心健康;對有既往心理疾病的轄區居民,通過定期電話回訪和寄送藥品,全力保障其正常就診服藥需求,讓廣大群眾逐步放心。(宋丹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