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開了口”的大頭皮鞋,記錄下了守在建德330國道的這群人……

一雙“開了口”的大頭皮鞋,記錄下了守在建德330國道的這群人……

太陽從地平線緩緩升起,老羅回到帳篷脫下了那雙開裂的皮鞋,讓自己的腳“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一双“开了口”的大头皮鞋,记录下了守在建德330国道的这群人……

“元宵過了就是雨水,天亮後準備準備就好換班了。”三十多歲的羅建輝是杭州建德交通局的幹部,因為整個春節都在下雨,連著進進出出十幾天,老羅的大頭皮鞋不知不覺竟被雨水和腳汗泡開了。疫情蔓延到浙江之後,從正月初五開始,他就被安排到了330國道建德市大慈巖鎮點位上,這裡是建德與蘭溪、龍游的三地交界,也是杭州、金華、衢州的三地交界,是建德的南大門,地形交通和人員情況都十分複雜,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卡點。

一双“开了口”的大头皮鞋,记录下了守在建德330国道的这群人……

“老婆也是吃公家飯的,平時兩個人只有回家換衣服的時候才能碰見,兩個小孩都是老孃在照顧。”羅建輝告訴記者,不是不想家不想孩子,就是自己接觸的人多了,擔心家人。

對於許多防疫檢查點上值夜班的人,由於全民都在家中實行“居家觀察”,空蕩蕩的大街上幾乎看不到什麼車,這讓他們感受到了與往年春節不一樣的工作體驗。和許多環衛工人一樣,成為了高速口、國道旁的“絕對主角”。

一双“开了口”的大头皮鞋,记录下了守在建德330国道的这群人……

剛換完班,羅建輝和同事攔下一個車,是送大米和蔬菜的,有通行證。“大半個月下來,這個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知道了,企業還沒開工,路上車不多,一個晚上就十幾輛。”但是隨著返工高峰期的到來,車流量已經明顯增多,“隨著車輛的增多,任務也會更加重,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換下這雙鞋嘍!”羅建輝墊了墊那雙開了口的大頭皮鞋說道。

位置:建德市大慈巖鎮330國道建德、蘭溪交界處,也是杭州、金華、衢州的三地交界,建德的南大門。

人物:羅建輝, 男, 1977年10月生, 黨員, 建德市交通局工作。

通訊員 | 沈恆陽

一双“开了口”的大头皮鞋,记录下了守在建德330国道的这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