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教學到底適不適合現在的中小學生?

其人語


硬件問題,技術問題都可以升級改造。唯有學生學習的專一性,自覺性需要社會整體的正確導向與引領,這才是最難的!!!


軒軒2016556


通過這幾天網課感覺不適合,我談談做為一名家長陪著上網課的感覺吧!先不說網卡老師講了半天學生沒聽到,老師還不知道。只說身體情況三天下來我的眼睛已經紅了,還有我的頸椎,腰椎也疼了,孩子剛開始還可以這幾天也感疲憊了,特殊時期又不能戶外運動,現在大多住樓房在家又蹦又跳鄰居們也反感無奈和其他家長網絡溝通都感覺效果不好!現在大家只盼疫情早點結束回學校安靜上課!


木生火


我是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名家長關於網上教學到底適不適應現在的中小學生,我是最有發言權的。這次熱火朝天的網上教學。是國家在特殊情況下進行的一次偉大創舉。是教育現代化的一次偉大創舉。他的先進性無可置疑。但是進行網上教學必須具備以下成熟的條件。

一、網絡條件。要想順利的進行網上直播授課。那必須每個家庭都具備5g手機,5g網絡,5g電腦,5g筆記本電腦或5g平板。使直播教學的渠道暢通無阻。但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最有效的組合是5g平板與5g網絡。這樣說來,華為的5g技術就是我們中國未來必須大力發展的5g技術,是中國未來教育現代化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我本人用的就是華為的5g路由器和5g手機,我的孩子在進行網上學習的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卡頓的現象。我們不能因為美國狂力打壓華為,就棄華為的5g技術而不用。

二、學生條件。學生必須具備必要的電腦操作或手機操作的技術。就目前看來大多數學生還不具備文件的下載和上傳的能力,基本上是由家長代勞的。許多 人以為現在的學生會玩遊戲。就一定具備這樣的能力,這是大錯而特錯。從現在起。學校必須增設一門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學生的計算機技術和使用手機的技術必須在學校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好。為將來網絡直播教學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三、家長條件。為了適應網絡直播技術的直播授課。家長必須具備應用現代化計算機技術的能力。因為在直播課堂的直播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技術問題。學生根本無法解決,它必須依靠家長來解決。這樣說來,每個家長都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技術。或者說,每個家長都必須是一個電腦高手。我就是兩個孩子的家長,在這次網絡直播教學中忙得不亦樂乎。忙著為孩子加各種各樣的群。忙著幫孩子在群中下載作業。孩子做完作業以後,忙著教孩子怎樣上傳作業。這樣的話,網絡直播技術必須有一個長期待在家裡,並且是一個電腦高手的家長。顯然這是很不現實的。

四、教師條件。進行網絡直播教學的教師必須熟練掌握現代化的計算機技術。也就是說現代化的教師必須既是一個教學能手,更要是一個電腦高手。也就是說現代化的教師必須文武雙全。可惜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教師太少。有的教師是電腦高手,但是不會教學。有的教師會教學,但卻不是電腦高手。總之,現在進行網絡直播教學,在教師的方面還有很大的不適應。

五、軟件條件。現在網上有好多的網上培訓機構的培訓軟件功能十分強大,但是很難做到同步直播,在網絡直播的過程中,造成凱卡頓的現象,有好多是軟件的原因。當然全國的學生一起在網上上課。就像全國所有的汽車都跑到高速公路上,造成交通阻塞,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因此我建議,全國各大網上培訓機構應該在國家的統一指揮下,分片負責分片招生,不然的話容易造成全國性擁堵的亂象。因此必須從現在開始,國家要統一登記具備網上教學技術的培訓機構,然後呢科學地統一地給培訓機構劃分,責任區域和招生區域。這就像全國的交通網絡一樣,有了交警的指揮,交通才能夠儘量的減少擁堵。當然了,如果應用華為的5g技術,就像在全國各地全部建上了高速公路,也許就會大大減少交通堵塞的現象。但要進行充分實險才能檢驗華為的5g技術能不能擔此重任。

六、學校條件。為了適應現代化的網上教學的環境。這就要求將學校的管理能力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因為它不僅要求學校具備常規的傳統的管理能力,還必須具備網上教學的管理能力。就拿建立班級交流群這件事來說吧。有的學校在這次網絡直播教學的過程中,一個班建立了很多的群。讓學生在各大群中跑來跑去,很是浪費時間。我個人認為在這方面的管理還要加大力度。畢竟網絡直播教學不同於平時的班級課堂教學。因為它的特殊性,必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特殊的管理手段,才能讓網絡教學發揮最大的作用。

總之,網絡教學雖然先進。但是他還是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有待我們去完善。網絡教學只能作為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補充。不能把它作為常規方式。也可以作為一個在特殊時期特殊情況下的備胎,但是這個備胎不能轉正。因為一旦轉正,它將會使我們的國家的整個網絡不堪重負。使整個中國的家庭不堪重負。因此,我希望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正確看待網絡直播教學。可以先在高中和大學試運行。待到時機成熟後再向義務教育階段進行推廣。當然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也可以自己自行組織網絡教學方面的教學實驗。網絡教學技術應當成為全國各類學校在今後三五年內乃至相當長的時間內的教研教改的唯一課題。

再強調一下,只要我說的幾個條件成熟了,網絡教學是很適合中小學生的。


雛鷹文學


個人認為:不適合!

第一,從硬件層面:很多家庭的智能手機配置、網絡覆蓋都不能滿足條件。2+16、老年機、功能機等還有一定比例存在。

第二,從人的層面:小學生中部分家長年輕,責任心不強,基本上是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自己則刷抖音、追劇、喝酒、打牌……

第三,從健康層面:沒有紙質書的情況下,天天抱著手機,非常傷眼,會加速眼睛問題出現。

第四,孩子自律性層面:部分學生學習是幌子,玩遊戲、看娛樂視頻是真。家長是否監控?

第五,管理層面:部分學校、單位不顧教育部規定,進入2月就私下開“新課”了……針對下冊內容發個下載的微課、拍張照片佈置幾個題……但是學生是否掌握?不得而知。

第六,環境因素:家中能否提供學生學習的純環境?家長能否全程陪學?

當然,老師是否都能使用新的技術進行相關的教學和授課,恐怕也難,很大程度上也受硬件、技術等限制。

……

綜合以上,主要是從健康、硬件、環境上,認為小學生不適合!


你若真我亦誠


孩子現在小學四年級,我每天讓孩子在家裡幹這麼幾件事:

一、看半小時關於疫情的報道;

二、給遠方的親人寫一封信;

三、用毛筆字寫“鍾南山、李蘭娟、董存瑞、焦裕祿”等;

四、運動、彈琴、做拖地洗碗等家務;

五、看名著,複習已學知識,自主預習;

六、和家人一起聊天、玩。

網絡教學?先搞清楚到底培養孩子的什麼。


經世濟民


大家好!我是角胡大叔,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網絡教學,對於中小學生來說,適不適合呢?這個得分時期看!

如果說是在正常情況下,大叔覺得是不太適合的!還是在校進行統一的授課比較好。而且教育部已經叫停中小學網絡教學,非特殊時期,沒有必要進行網絡授課,除非是偏遠地區。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家長監督控制引導的好,那麼網絡會是一個很好的學習輔助工具。如果說沒有得到好的監督和引導,使學生在接受網絡授課之餘接觸到網絡遊戲或者不健康的網絡信息,對於孩子的成長危害是非常大的。甚至會直接毀掉孩子!

現在是全國疫情特殊時期,中小學生還未開學,所以不需要提前進行網絡授課。目前為止,大叔也只是瞭解到只有明確通告了推遲開學的一些學校需要開設網絡授課,基本都是大學,中小學暫時還沒發現有需要進行網絡授課的!按照現在的疫情發展情況來看,中小學推遲開學也已成定局,超過原先預定的開學時間太久開學的話,預計也會需要開設網絡授課。畢竟學校是人員流動密集的地方,很難做好防疫工作!

如果真的到了中小學生都要進行網絡授課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做好監督工作,及時的監督好學生的學習,鞏固知識和及時做好課後練習!為孩子創造好的授課條件!家在農村或者網絡條件差的地方的學生,家長在接到學生要進行網絡授課的通知後,應該及時和校方老師聯繫,商討好解決辦法,採取另行有效的學習途徑!

當然,現在的中小學生課業還是比較重的,教育部也在提倡給中小學生減負,在疫情特殊時期,鑑於學生在家通過網絡學習的實效性,校方應該酌情合理安排好授課的課程量!


我是角胡大叔,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



角胡大叔


網絡課堂、網絡直播等在當前疫情形勢恰在開學之際交匯節點出現了,不能不說令學生、家長、老師為之一振:

學生一振可以名正言順的使用手機電腦了😃;

家長一振哪有那麼多時間監督,平時管還管不住呢;

老師一振這樣怎麼兼顧全體不同層次的學生。

鋪天蓋地的追“停課不停學”表層含義,可曾體會教育在微微的隱隱的作痛😣。如何面向全體學生的智力發展,如何面對全體學生成長的需求,如何面臨全體知識層次不同,如何讓教師迅速從講臺走上網臺,如何讓監管及時從眼前轉向網前。

針對網上教學制訂方案計劃的同時,不能忽略教師基本條件的不同,不能忽視學生基礎層次的不同,不能忽悠家長效果有多“神靈”。

課程如果設置新授課,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是一種促進,及早學習及早複習;對於學無餘力的學長不能不說是一種“快樂的折磨”。真的再走進教室時候,課是應該怎麼講呢?要麼一無新意聽著厭煩,要麼匆匆過客夾生應咽。

不考慮學生目前教材情況,單就學生思想、學生家長配合及教師運用網絡授課情況,我想還是三思一下:

一是,是不是可以考慮學生實際,網絡課堂側重學生心理、禮儀、安全等平時課堂不易接觸到的教育。

二是,是不是可以考慮引導學生及家長體操體能方面的隔空指導訓練,即鍛鍊了身體,也為防疫做貢獻。

三是,是不是可以考慮引導學生進行與複習先前知識相關的知識網絡競猜,或者分層複習指導,或者稍微深透一點新的知識,吊吊學生們的“胃口”。

個人見解,關注互聊。


數學思維獎


網課對中小學生來講,肯定是不太適合的,原因如下:

第一:我國還有很多偏遠山區學校,並不具備網課的條件。

第二:我們還有很多留守兒童,貧困家庭的孩子,他們還沒條件上網課。

第三:很多家長都要上班,並沒時間監管孩子上網課。

第四:網課受網速、設備等外在條件影響很大,播出的效果未必好。

第五:很多老師沒教過網課,教學經驗和方法還有待提高。

第六:小孩子普遍自制力差,網課干擾因素太多,不利益孩子集中注意力。

第七:網課上時間長了有損孩子視力。

第八:網課師生互動少,學生之間也不能交流分享,時間長肯定也不好。

所以,我們的網課暫時還不會普及,至少正常狀態下,大家還是不願意上網課的。

當然,網課也不是一點優勢也沒。

第一:網課可以回放。

第二:網課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所以網課對於大學生,成人還是可以的。另外網課對於目前的疫情也是很好的,大家不能上學,至少網課可以補充。

但除了特殊時期,一般情況下,網課是不適合中小學生的。如果真是那麼好的話,國家又何必花巨資建那麼多學校,聘那麼多老師?

你是家長,你認為網課適合中小學生嗎?交流一下吧!


人生如夢LLH


適不適合只有把利和弊都拿出來說一說就知道。

利:網上教學可以讓學生不出門就可以學到知識,且所學知識不受侷限,在掌握知識的方法、廣度方面,都超越了一間教室帶給他的。

弊:1.沒有紙質教材,將增加孩子盯著屏幕的時間,也給理解掌握知識帶來一定困難。

2.對好的孩子來說,怎麼學都沒問題,對中下的孩子來說,其自覺性及掌握知識的能力本來就弱,平時在校學習靠的是老師的氣得吐血的督促,反反覆覆的補缺補漏得以掌握些的,網課可以做到嗎?對於小學生來說,因其年齡小,自覺性差,多數都是要家長的陪伴與督促的,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多是家長陪伴質量好的結果,網課教育歸根結底將更拉大孩子間的距離。

3.孩子的視力問題。學習知識的方式有很多,手機電腦對孩子的視力影響是最大的,非要線上學習,用眼睛換知識(還不一定是知識,沒有了監督,玩遊戲也不是沒可能),值嗎?

因為疫情,我們延遲上學,這樣的時間要多久,不確定,而每個學期所掌握的知識都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採用了線上教學的方式。我們現在再來看看,沒有網課,孩子是不是就學不到知識?個人覺得,有的知識難,需要老師的適當點撥,有的知識是靠孩子自己的練習來加以鞏固的,應該允許老師,根據自己學科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方式讓孩子掌握各科知識。而不是一窩蜂的強制以網課的方式,強制下載某某App的方式。


青輕兒飛


面對此次疫情“停課不停學”,必然要求教學方式的改變,無疑是客觀的——剛性需求,容不得學校和教師個人來選擇,對整個教育是一種強迫式的自我革命和適應性調節。這,或許是未來學校的雛形,必將對教育教學產生深遠影響。放眼來看,疫情中的中國,或許是由信息社會向智能社會演進的初次實踐。

下面請看我對教學一線老師的採訪 。

以下為採訪實錄(採訪人:餘永海,省教師教育專家,以下簡稱“餘”)。

餘:教師或學校準備怎樣落實“停課不停學”的部署,怎麼具體實施?

劉志勇:我校在接到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後,學校校委會立即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落實這一要求的工作舉措。經校委會研究決定:⑴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網絡授課工作組(成員為學校微機員、學科主任、學科備課組長和學科骨幹教師)。⑵按照學校春節前教師“假期備課”的分工和要求,每位教師務必於2月3日前備出兩個周的《電子導學案》提交學校審核,並通過相關網絡渠道上傳至學生終端電子設備。⑶學校將“新學期電子書”上傳至學生終端設備。⑷學校所有任課教師進入班級“微信群”、“釘釘群”、“QQ群”,及時為學生學習解難答疑,加強輔導。⑸學校挑選學科骨幹教師,在錄播教室錄製上課視頻,上傳給學生觀看學習。⑹利用教育雲平臺資源輔助教學。

李金勝:我認為,每所學校都應該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線上輔導計劃。把責任落實到人,工作做到有計劃、有檢查、有評價。比如我們第二小學,召開專門會議研究實施方案,校長親自抓落實。我們開展了“雲課堂+自主創新學習”方式。就是依託駐馬店教育雲平臺因地制宜的指導學生開展線上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教師要備好課,做到在線輔導、在線佈置作業、在線批改。同時,學校組織開展學生“抗擊疫情自主創新活動”視頻比賽,主要鼓勵學生在家開展“同讀一本書”、家庭趣味體育賽、抗擊疫情的叔叔阿姨我對您說等活動,學生視頻完成後,發給班主任老師和學校,學校選取優秀視頻,向全校學生及家長展示。

學校組織部分教師,針對學生品德教育、知識教育、防疫教育開展“抗擊疫情我爭先”活動。利用學校微信平臺和家長微信群,錄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作文微課堂輔導、教育故事等視頻,發給學生觀看。

尹桂雲:我從教學管理上談談。一、定:定方案。設:設學案。查:查落實。評:評效果。定:學校設計整體的學習方案。設:老師設計兩個單元的學案,假期前已安排。查:每天把學習的成果反饋給各班。評:班級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每天的評比總結,年級組彙總上報,學校開學之後整體進行評測。二、有條件的班級和學生利用教育雲平臺人人通空間裡面的一些資源進行線上學習,老師進行線上輔導。三、加強閱讀和練字。利用假期多讀經典的詩詞和課外書,加強學生的字體的練習。四、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假期各項作業和疫情期間的主題教育學習,提高學生戰勝疫情的信心。

葛紅敏:我僅就高中語文學科聊聊。全國人民投身抗疫這場戰爭之中,也是中學生開闊視野,歷練思維,提升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學習機遇。面對鋪天蓋地的各種信息,應該保持一種冷靜的態度,具有完整的思維過程,形成明晰的思維結果。我們需要讓學生養成“沉思”的習慣。直面現實,深入思考,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通過微信群,給學生布置作業,語文針對不同的板塊在微信群裡發每日一練,每日素材閱讀。學生把疑難問題反饋給老師,或集體解答,或個別輔導。

……

比如:唐志紅是個例還是現象?還有天價口罩事件,我們需要結合各方面的材料認真思考,需要認真閱讀每一組數字,我們需要對事實材料進行分析、歸納、整合。一場疫情,引發思考,引導學生關注時政。

……

……

停課不停學,接下來,我將結合教育部、省等提供的線上課程資源和雲課堂,作進一步的教學規劃,最大限度的幫助學生高考複習。

王晶華(確山二高教務處主任):確山二高依託學校實行三大步的“學生成長導師制”,建立了一套切實可行的老師、家長、學生共同管理的“網上學習打卡制”。一是嚴格作息時間。二是要求家長嚴格做好督促,陪伴教育。三是各班導生小組即為假期學習小組,該導生小組的導師即為學校小組的責任老師。學習小組長負責登記小組成員每天的學習打卡,要求把打卡學習情況發小組群裡,導師嚴格督促導生小組的各科學習情況(作業完成、直播課收聽等),並將每天小組成員學習打卡情況及時反饋到家長群。四是各學科教師嚴格執行《確山二高防疫期間停課不停學方案》,在家工作,通過電話、微信、釘釘等通訊方式,與家長、學生保持聯繫,按照學校提供的作息時間督促與陪伴學生自主學習,認真記錄與學生交流的情況。為切實指導好年級組、教師開展防疫期間停課不停學的實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問題,切實保障延時開學期間的教學順利進行。

任店二中教務主任張春說,學校已制定出《任店二中線上學習方案》,擬定了學習課表;實行責任分包制,校領導分包年級和班級,每個年級和每個班級都有領導成員指導和督促班主任及課任老師引導學生的學習,並做好學生問題的答疑、糾錯。

受訪的大多數老師認為,“停課不停學”的實施,關鍵是利用好互聯網+教育,用好雲課堂;繼而業務骨幹指導好課程錄製、課件製作,結合校訊通上專家在線課程,讓學生在家學習;調整教學方式,靈活安排學習內容,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自主學習。同時,一線任課教師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及時檢查和輔導。

筆者想提醒的是:對小學生要注意其學習特徵和心理特點,為了達到有效的學習效果,視頻課程學習後,必須要有老師或家長的知識點提煉、重點強調和鞏固練習。

餘:在落實“停課不停學”中,你或學校有什麼困難?期待什麼幫助或指導?

劉志勇: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學”這一要求的準備時間較短,網絡資源需要進一步整合。全縣教育網絡資源需要教育局出面牽頭落實,尤其是各學校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更需要教育局層面落實。學生手中網絡終端設備不夠充足,需要家長抓緊購置。

李金勝:怕個別留守學生,家裡沒有電腦或者智能手機,不能按時學習和交流。這樣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做好統計,給家長認真溝通,積極創造條件;或者開學後給他們認真補課,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尹桂雲:部分農村學生網絡學習有困難,老師要辛苦在丁丁群或微信群發佈每天學習任務,家長要密切配合。

受訪教師特別是村小老師普遍談到憂慮的問題是:

1.終端設備。村裡條件差、學生網絡學習終端缺,甚至沒有網絡信號,班級微信群等做不到全覆蓋。

2.家庭因素。農村留守學生較多,爺爺奶奶不會用智能機,導致學生參與不全;部分家長不能很好的負起責任,也可能面臨的家長的不配合,對於網上學習不重視。學生自覺性較差,沒有有效監督,學習效果會打折扣。

3.個別任課教師對利用網絡平臺組織學習、授課和輔導還不能得心應手,指導方法和流程不太清楚;包括一些家長不太會操作終端。

此次訪談讓筆者感到,這將是對互聯網+教育的應用的一次大考,有賴於有關部門做出更加細化的操作指導,全力保障教師們在網上教、孩子們在網上學。

今天,省政府新聞辦發佈:河南省內中小學、幼兒園開學時間推遲至2月17日以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