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童心"是怎樣的心理?

要利民


老年人“童心”一般來說是心理異常的表現。

老人是熟透了的果,不知何時就落了地。人有生老病死的自然更替,隨著年齡的遞增,很多社會實踐也就有心無力了。此時,老年人主觀上缺乏自制能力,受到死亡恐懼的威脅。客觀上缺少他人的關心,與周圍人失去溝通就會導致大腦功能退化,出現“返老還童”的現象。

如能好好與老人溝通,這是極為孝敬的表現。同時文化修養較高、性格意志堅強的老年人很少會出現這種“童心”的現象。


在天有靈


生命的衰老,誰也無法抗拒和逃脫,但精神的衰老,誰都可以延緩和控制,只要精神不老,人就不會老!童心,就是保持精神不老的最佳妙方,是老年人煥發青春的最大源泉,是快樂長壽的最好秘訣!人生如畫圓,從出生到老死,從童年到老年,有誰能脫離開這個圓規的軌跡呢?人們都給老人叫老頑童,老人心懷童真之心好奇,率真頑皮…這也是老年人生的一種超越境界吧!愛國詩人陸游年逾80歲時,還與孩子們一起騎著竹馬玩耍,他在詩裡寫道,花前自笑童心在,更伴群兒竹馬戲,這是多麼美好的境界!




健康AOE


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了金庸《射鵰英雄傳》裡的周伯通,一個非常可愛的人物,童心盛,赤子之心始終不失,毫無心機,雖然年紀大了,可說話辦事仍然像個頑童,無拘無束地盡情展現其童心童趣,即便有人呵斥他,他也不惱,該怎麼玩還怎麼玩。

人生不同階段呈現的“童心”預示著不同的狀態。而每個人在面對不同階段的“童心”會有不同理解與應對。相比幼年、中年相比老年人的童心反而更加趨真、趨情、趨今、趨自然造化,真正體現了人的自然本性。

夕陽西下,我們慶幸老人擁有的是更豁達、更通透、更有幽默感的特質。面對衰老甚至死亡,更達觀,更珍惜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而更能發現一般人不易發現的美。所以,請你試著去和老年人童心交流,更好地去體會一下他們的童心。




仕林工作室


同心永駐,總結童心,多好呀,老頑童,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 就要快快樂樂的,開開心心的,你的快樂,開心 也會影響著你身邊的人,感染著他們一起快樂,開心,難道你喜歡一個每天愁眉苦臉的老太婆,拉著張苦瓜臉,,不不喜歡吧,就是嘛!所以每天笑呵呵的,財神爺也會眷顧的,誰不喜歡微笑的臉龐,笑起來 像花兒一樣 美麗呢!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活成 每年都是18的樣子, 讓時光倒流 那該有多好[捂臉]


乾燥的生活


老年人生活閱歷豐富,人生經歷大風大浪,大多完成了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心理上沒什麼壓力,以致於重新越來越多獲取心理上的自由。一個沒有壓力的心,會越來越傾向孩子天真,和隨意性,和自由…敏感性增強。還有極少部分的老年人,在其大半生中,三觀不斷修正。不斷調整自己心理狀態並在生活中實踐自己的價值觀。反覆驗證。然後逐漸穩固下來。給人呈現一種返璞歸真的形象。但是這種老人大多慈悲,善良。還是相互尊重,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吧,不要太片面。



無為神作


我養你老,你養我小。這是四季交替天道循環。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父母老了,各方面功能性等會退化,就像小孩一樣,多理解多包容,想象一下,你在嗷嗷待哺、丫丫學語、吃喝拉撒不能自主時,他們怎麼照顧我們的?


谷青GQ


當我們是被大人遮護的小孩子時,我們是無憂無慮的;當我們進入社會,開始獨自面對風風雨雨時我們是熱血的;當我們有了新的家庭,開始為他們遮風擋雨時,我們是舔舐傷口的獅子;當我們保護的人能夠自己去面對腥風血雨時,我們便停下了前奔的腳步,這時那些爾虞我詐痛癢憾悔便都看淡,就像天上飄過的烏雲,這樣就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思想環境


芭比芭比A&D


老年人的“童心",大概就是一種“童心未泯"的心理狀態吧。人老了,一是還想回到童年,重新拾回童年的感覺;二是童年沒有實現的願望,也想利用最後的機會去實現它。


湖北老衛


俗話說,人老返童,這種現象一般見於兩種情況,一是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心態樂觀,陽光。另一種則屬於輕度腦萎縮,如顯幼稚傾向,則應到醫院檢查。


用戶東金山


返璞歸真,經歷過生活的洗禮明白享受當下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