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胡潤田 特邀通訊員 劉玲玲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2月9日下午利民合作社在陳倉區慕儀鎮洞坡村進行小麥春灌作業

疫情之下生產在即,合作社的春耕生產準備情況如何?2月9日下午,記者撥通了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利民秸稈機械化加工利用合作社理事長王九利的電話,他堅定從容地說:“防疫從1月27日就開始了,噴霧機械全都投到防疫工作中了,可農時不等人,合作社已經分兩班人員,正在陳倉區慕儀鎮洞坡村進行小麥春灌作業。”

電話採訪結束后王九利理事長髮來了現場作業的視頻和圖片:初春的陳倉區陽光明媚,麥苗青青,春意盎然,汩汩清流在空中宛若一道道美麗的彩虹,滋潤著如飢如渴的土地, 一片豐收在望。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利民合作社春灌作業現場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利民合作社春灌作業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2月9日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正在進行小麥春灌作業

防疫情,黨員衝在前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利民合作社理事長王九利(左)在工作中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防疫作業


王九利介紹說,面對疫情,利民合作社第一時間衝向了病毒防疫的前沿陣地,義務為陳倉區慕儀鎮、陽平鎮各村噴灑消毒液。

1月23日,他看著疫情不斷蔓延,心裡始終在琢磨著,作為一個全國農機合作社示範社的黨支部書記、理事長、村黨支部副書記,值此緊要關頭,必須要為社會做些事情,該怎樣利用合作社農機裝備齊全的的優勢,投入到疫情防控中?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王九利理事長正在指揮防疫作業

1月26日是正月大年初二,當他看到整齊停放在庫棚內的15臺自走式噴杆噴霧機的時候,突然想到,我何不利用噴杆噴霧機機動靈活、移動方便、霧化效果好的特點,為洞坡村噴灑藥劑進行病毒防疫呢。說幹就幹!在慕儀鎮黨委政府指導下,他迅速召集合作社的6名共產黨員進行商議,專門成立了疫情防控黨員先鋒隊,並在當天下午自行出資購買了15箱過氧乙酸消毒液,且在慕儀鎮幹部工作群發出了《應急力量宣傳》:

利民合作社是全國星級專業化防治組織,具有完備的專業化防控噴灑設備。我們不僅專攻於農業防治,也是衛生醫療疫情防控的堅實力量。過去,我們穿著防護服為了保護糧食;現在,面對疫情,作為政府應急防控儲備力量,我們準備好了!為有效實施疫情聯防聯控工作,利民合作社現免費向需要地區進行防控消毒藥水噴灑作業。


疫情防控,我們利民合作社在行動!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疫情防控展示了現代化大型農機優勢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利民合作社黨員先鋒隊旗幟的自走式噴杆噴霧機

王九利說,1月27日上午,一臺掛著鮮紅的黨員先鋒隊旗幟的自走式噴杆噴霧機出現在洞坡村的街道、廣場、小巷,看著霧化良好的藥液噴灑在洞坡村的角角落落,王九利幾日來焦灼的心終於得到些許的舒緩。但疫情防控容不得半點鬆懈,只要疫情一天不結束,防疫噴灑就一天不能停止。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截至目前,利民合作社出動了3臺噴杆噴霧機,每天出動12臺次,12個服務人員,每天噴灑消毒藥水6噸,已經連續工作了12天,為慕儀鎮、陽平鎮的9個村,2萬多村民實施防病毒藥劑噴灑,確保了一方平安。

利民合作社以高度的責任感,廣泛參與疫情防控狙擊戰,既展示了現代化大型農機的優勢,又體現了農機人在大災面前,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勇於擔當的奉獻精神。王九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博愛之心溫暖著每個村民的心,同時在防疫攻堅戰中彰顯農機人的擔當,體現農機人的風采。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2月6日下午,寶雞市委常委、副市長曾德超,陳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魏林,副區長白海明,慕儀鎮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亞博等同志在慕儀鎮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的時來到洞坡村,對陳倉區利民合作主動請纓擔當重任予以了充分肯定和表揚。

利民合作社土地託管為全程機械化進程做出了重要貢獻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利民合作社農機具拖拉機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利民合作社農機具正在作業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利民合作社小麥秸稈綜合利用作業現場

談到農業生產,王九利更是胸有成竹。他說,合作社從2013年就開始進行土地託管了,現託管著10600多畝土地,涉及兩個鄉鎮5個行政村,因為託管解決了農民種地難的問題,土地整合後大型機械化作業又能提高生產效益,降低了生產成本,讓農戶從一家一戶的種植模式裡解脫出來,專心務工以提高經濟收入。合作社現有拖拉機、收穫機、秸稈綜合利用機具、植保機等小麥、玉米種、管、收農機145多臺(套),駕駛人員40多人,是全國有名的農機合作示範社。

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合作社進行著小麥秸稈回收和玉米青貯,特別是青貯飼料,遠銷內蒙、甘肅天水等地,解決了當地畜牧養殖業飼料不足的難題。

農時不等人:陝西陳倉區利民合作社戰疫情保春耕兩不誤

利民合作社農機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