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湖南學子如何用古文表達“武漢加油!”

援鄂文案|看湖南學子如何用古文表達“武漢加油!”


新聞回放:

援鄂文案|看湖南學子如何用古文表達“武漢加油!”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一發生,日本政府就表示將全力協助中國抗擊疫情。日本政府和日本許多地方、企業主動向中方捐贈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防疫物資。一些捐贈給武漢的物資包裝箱上寫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為中國武漢抗擊疫情祈願和加油。這兩句文案一經報道,頗受關注。其實兩個文案的出處也很巧妙。第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出自《東征傳》,當年日本長屋親王在贈送大唐的袈裟上繡著一句話:“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唐朝名僧鑑真大師看到後大為感動,於是東渡日本弘法。第二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出自詩經《秦風·無衣》,意為誰說我們沒有衣裳?和你穿著同樣的戰袍。而其中送的救援物資,恰恰就是武漢急缺的口罩防護服隔離衣,恰當的不能再恰當了。

這兩個文案引發網友紛紛點贊,說:“古文經典的魅力實在是太強大了,這骨子裡的詩意和文化,一秒就擊中心底最柔軟細膩的地方。”



問題設置:

疫情發生後,湖南各界愛心人士紛紛獻出溫暖 ,以上視頻可見湘鄂情誼之深。我們知道湖南湖北是毗鄰而居的兄弟省,非常時期,精神援助和物質援助同樣重要,現在邀你為湖南馳援武漢物資設計文案,請你從中華古籍經典中找出合適的句子做推薦,並結合當前形勢做好解釋。


學生典例

塞上風雨思,城中兄弟情——元稹《遣行十首》

株洲南雅K1802 段可譽

解義:兄弟感情只需要有共同的感觸,共同的思緒,就會成為在對方最危難的時候的一面後盾。湖北正處於疫情的水深火熱之中,在在援助湖北這件事上,作為兄弟省份湖南自然是義不容辭,做好湖北的堅實後盾。

憶今之人,莫如兄弟。——《詩經·小雅·棠棣》

株洲南雅K1802 陳興宇

解義:原詩作“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凡,所有。莫,沒有誰。如,比得上,趕得上。當今所有的人,沒有誰能比得上手足兄弟的。其義為湖南湖北一條心,患難與共其利斷金。

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歐陽修的《朋黨論》

株洲南雅K1802 溫馨

解義:心意相通,共同奮進,始終如一。原文中其後還接有半句話“此君子之朋也。”意為這就是君子的朋友啊。想把這句話送給武漢朋友,不僅是希望醫者與患者之間如此,市民與市民之間如此,更是國人與國人之間互相鼓勵與支持。在危難關頭,對國家,對醫生,對身邊的人多一些信任與理解,少一些偏見與誤解,多一些真誠與扶持,少一些自私與執拗。面對疫情,面對困難,我們始終與你們同在。風雨同舟,信念永恆。我們都是中國人,是毗鄰,是朋友,是家人,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攜手並進。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王昌齡《送柴侍御》

株洲南雅K1802 付又心

解義:是你我是一路相連的青山共沐風雨,同頂一輪明月又何曾身處兩地呢?這句話通常是形容好友或兄弟之間心意相通,相互思念。正如湖南與湖北同飲一江水,心意相通,表達了鄂湘情同一心、共渡難關的美好祝願。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詩經·北風》

株洲南雅K1802 劉成

解義:北風涼颼颼,大雪紛紛而下,國家危亂之景象顯現。你與我情誼深厚,相愛相親。為了國家,人民一齊攜手抗擊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吧。

無端忽作太平夢,放眼崑崙絕頂來。

——梁啟超的《新中國未來論》

株洲南雅K1802 湯謹瑜

解義:《新中國未來論》主要寫梁啟超先生對中國未來的期望,表達的是對未來的期望對生活的信心和嚮往。作為兄弟省,寫下這句話是湖南省人民乃至全中國對湖北的期望,期望疫情能夠在我們的援助下得到緩解,期望湖北人民不要過度恐慌,期望能回到曾經的車水馬龍......背後就是人民,湖北,我們不退!

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里航

——《淮南子 . 兵略訓》

株洲南雅K1801 伍卓航

解義:面對洶洶疫情,一群群醫療戰士前赴後繼。他們不畏風險,逆向而行,意志堅定卻又心懷溫情。他們牽掛著市民的安康,而他們自己也讓無數人掛肚牽腸。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我們一起加油!

應是水中月,波定還自圓——陳與義《焚香》

株洲南雅K1802 劉欣

解義:意指困厄都是一時的,就像水中的月遇到風,縱然會有片刻的散亂,但是隻要月兒一直是圓的,水中的倒影也終究會隨風停而續圓。通俗點:只要肯堅持本心,所有的劫難都會過去。這場漫長的拉鋸戰已經開始,但我們仍然願意去相信武漢會想水中的月亮一樣。雖然有風波,縱然有波動。但只要我們一直保有對美好的憧憬與嚮往。只要我們相信。我們會挺過難關,我們會太平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