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家,憑什麼不能住?”“婆婆,你孫女都不認我這個媽了”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而關於婆媳的這本經,尤其的難念。有人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可是遇到強勢的婆婆,這個家務事也不是那麼理不清。

嚴薇人已中年,沒有想到自己與婆婆居然糾纏了十幾年,忍受了十幾年,沒有想到在這個春節到達了頂點。

由於病毒的原因,吵架之後,婆婆帶著小叔子回了老家,全村封閉,交通限制,暫時他們回不來了。她暫時可以過一個清淨的假期。可是疫情過後,她是不是還要繼續過這樣的日子呢?

她丈夫說:“這一次,說什麼都聽你的,一定給他們租房子出去住。”

可嚴薇聽他這麼說已經不下五次了。


“我兒子家,憑什麼不能住?”“婆婆,你孫女都不認我這個媽了”

-01-

這一切都要從頭說起。嚴薇也是通過這些天的思考,才發現她婆婆果然是厲害,她的兩個兒子和丈夫為什麼都聽她的啦。

嚴薇和她老公是大學裡相識相愛的。她本科畢業以後就直接工作了,她老公繼續讀研,是她一個人掙錢兩個人花。三年後,老公畢業工作,他們才互相見家長。

嚴薇是獨生女,但家長比較開明,也比較同情達理,她母親曾提醒她,見公婆的時候,要觀察一下婆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知道以後怎麼相處。可嚴薇根本沒在意她母親的提醒,覺得只要他倆相愛,其利斷金,一切都不是問題。

嚴薇現在回想起她第一次見公婆的時候,就應該知道她是什麼人了,可是當時就一個字“傻”。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婆婆不冷不熱,話裡有話,說“小薇你真是有福氣啊,我這大兒子平常就知道學習,人老實,以後你們結了婚,他一定會好好待你的,你的運氣真是好啊,你才本科學歷,他都從來沒有在意過。對你真是真愛啊!”當時,很傻很天真的嚴薇根本沒有聽出來第二層意思。其實是婆婆嫌棄她的學歷。


“我兒子家,憑什麼不能住?”“婆婆,你孫女都不認我這個媽了”

不管怎樣,他們倆順利地領了證,一年後,湊錢買了房,嚴薇工作早,把自己的積蓄都用上了,她老公剛工作一年,基本沒什麼積蓄,但也算拿了一些,首付勉強夠,以後就是她倆一起還房貸。不管怎樣,小日子越來越好。嚴薇也特別的開心,能在大城市立足,很不容易,儘管房子不大,但也是溫暖的家。

然而,買房之後才是她悲催生活的開始。她們房子剛剛裝修完不久,還需要走味兒的時候,她老公就迫不及待的把買房子的前前後後都跟他媽說了一遍,還要請他父母來看看新房,如果願意,住一陣子都行。

她婆婆可是高興壞了,在老家恨不得安一個喇叭,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兒子在大城市買房子了。可是下一步,嚴薇萬萬沒想到,她婆婆把老家的房子租出去了,她帶著小叔子和一個老年痴呆的公公來投靠她兩口子了。

當時,嚴薇就傻眼了,一個兩居室的房子,怎麼能住這麼多人呢?而且,她婆婆自做主張,招呼都沒打,舉家投靠過來,真是讓人無法接受。

他老公倒是開心,說:“來了就住下,辦法總是有的。”她婆婆倒是會說:“都是一家人了,怎麼住也不嫌棄的,讓你弟弟睡客廳就行。他還小,這點苦還不能吃嗎?”

老實的嚴薇,無言以對。這是她婆婆厲害的第一步。後面更讓人難受。


“我兒子家,憑什麼不能住?”“婆婆,你孫女都不認我這個媽了”

-02-

一家五口,在一個屋簷下,難免磕磕碰碰,比如老人起床早,弄出聲音,影響她倆睡懶覺。如果都起來了,排隊洗漱用廁所也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尤其是她公公有一點老年痴呆,有時候忘記關衛生間的門,讓嚴薇很是尬尷。在吃飯上習慣也不一樣,婆婆一做就一堆,然後連續幾天吃剩飯,有意見也不能說,一說她就說:“我們吃了一輩子剩飯了,也不照樣好好的。”

嚴薇後來乾脆說加班,不回來吃飯,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嚴薇都忍了,可是有一件事情,她是真的無法再忍。

那就是,她公婆三口剛來沒倆月,婆婆在飯桌上跟嚴薇和她老公說:“我們也來兩個月了,一家子吃喝拉撒,柴米油鹽都需要錢,你弟弟因為學習不好,也輟學了,來這呢,打算讓他學一門手藝,以後好獨立。可這學費也不低,也需要錢,我和你爸只有那點房租錢,一家子生活無法維持。這樣吧,以後大兒子和小薇的工資都給我保管,我來安排一家人的生活。你們年輕人大手大腳慣了,不會過日子,家裡總得有個會管錢的。”

嚴薇和她老公對視了一眼,嚴薇特別地生氣,我自己掙的錢,為什麼要她來支配。嚴薇說:“我堅決不同意,我都這麼大人了,錢我會自己管好。”

她老公說:“小薇,一家人了,別說你的我的,都是家裡的。這樣吧,咱們把工資卡交給媽,讓她給存著。”

婆婆說:“是啊,除了日常開銷,你爸的買藥錢和弟弟的學費以外,我一老太太也不會亂花錢的。”

嚴薇對她老公說:“這是兩碼事,反正我不同意。而且,你的工資也不能給,我們每月固定拿出生活費來就夠了。也不是白吃白喝。”

她老公看婆婆臉都氣白了,趕緊說:“小薇,就當媽給存著啊,早晚還不是我們錢嗎?”

小薇氣得無話可說,放下筷子去臥室了。就聽外面她婆婆開始哭起來撒潑:“我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不懂事的兒媳婦啊,造孽啊!”她老公在一邊勸,一邊“噗通”一聲,跪下了,他居然給還說:“媽,你別生氣,你養我不容易,是我不孝。我的工資卡給你,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其實她婆婆的意思還是要小薇的工資,在小薇的堅持下,沒有得逞,但是妥協的結果就是每月給一千元的伙食費。

她的婆婆就這樣控制了她老公的工資,每次要出去花錢的時候,他都向小薇要,特別的彆扭。

一個人的控制慾太強的時候,那麼家就成了最傷人的地方。


“我兒子家,憑什麼不能住?”“婆婆,你孫女都不認我這個媽了”

-03-

就這樣在磕碰中生活著,小薇一直能忍的全部都忍了,可是她的婆婆又有了深層次的控制。

結婚兩年後,嚴薇生了一個女兒,給全家人帶來了不少歡樂,可是這個家隨著女兒的出生,也越發顯得擁擠,嚴薇跟她老公說過多次,給公婆和小叔子租房子住吧。

可她老公總是嘴上答應著,一直沒有行動。她婆婆一開始還有點嫌棄她生的是女兒,可是後來全變了,孩子除了餵奶以外,她婆婆全部包下,而且還把嬰兒床放在了她的房間。只要孩子一哭,她婆婆跑得比誰都快,趕緊抱起來就哄。好像這孩子和她沒啥關係,她就是一奶媽一樣。

她有意見跟她老公說,她老公勸她說:“這樣你不是更輕鬆嗎,有多少婆婆這也不管的啊。”嚴薇想想也是,就沒在放在心上。

可隨著孩子的長大,她發現她女兒跟奶奶更親,跟她有點疏遠,她的同事還勸她說:“等孩子大了,自然跟你親啦。”嚴薇心裡總是覺得哪裡不對勁。

這些年,孩子從會爬會走到上幼兒園上小學,都是她婆婆自己管了,選哪個幼兒園,上哪個小學,上什麼課外班,都是她婆婆決定,她們兩口子一直沒有決定權,提了也是跟沒提一樣。

甚至學校的家長會,嚴薇都沒有參加過,她真的越來越崩潰,覺得自己跟沒孩子有什麼區別呢?


“我兒子家,憑什麼不能住?”“婆婆,你孫女都不認我這個媽了”

今年春節前夕,孩子快放寒假的時候,從學校拿回成績單,嚴薇說:“貝貝啊,成績下降了,假期好好補補課,你想上什麼班,媽媽給你報!”

結果孩子說了一句:“你管得著嗎?奶奶說了,我的事都是她說了算。你只管課外班付錢就行了。”

嚴薇聽了,再也壓制不住多年的怒火,直接喊婆婆出來:“媽,你們必須搬出去住,孩子以後我自己管。”

婆婆說:“這是我兒子家,憑什麼不能住了,這裡早是我的家了,你讓我去哪就去哪啊?”

嚴薇:“您再住下去,你孫女都不認我這個媽了。這麼多年,我其他都能忍,唯一不能再忍的是孩子不認我,不把我當媽,只當她的付錢工具。”

婆婆說:“這麼多年,我家裡家外一樣不少的操心,把孩子親手帶大了,現在用不著我了,就開始趕我們了,還有良心嗎?”

“我不想跟你吵,請儘快搬出去。這是我的家。”

“好,我們現在就走,回老家,讓親戚朋友知道我們是被兒媳婦趕回來的。”

她老公晚上回來,勸也沒勸住,租房子都不行,非要回老家,第二天就回去了。

嚴薇和她老公還為此吵了一架。這日子真不知道怎麼就過成了這樣。她老公想明白以後,好好地勸嚴薇,別生氣,還是要讓他們回來,但可以租房子。


“我兒子家,憑什麼不能住?”“婆婆,你孫女都不認我這個媽了”

結語:

傷害人的往往不是大事,而是生活中的一地雞毛。如果繼續這樣,勢必影響夫妻感情,親子關係,本來最親密的關係,為什麼要互相傷害呢?但願春暖花開時,他們的生活能有改觀。

周國平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不清晰,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於無意中想突破這界限。

願每個人都有界限感,做好自己應該做的。而不是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