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5000的時候花11500一平買的商鋪,現在房價8000了,商鋪也漲了嗎?

沉默的熟柿子


房價5000的時候花11500一平買的商鋪,現在房價8000了,商鋪也漲了嗎?

這是一個很難進行價值比較的問題,也是很難做出數學核算的問題。

不錯,房價確實是漲了,由5000元漲到8000元了,漲了60%。那麼,商鋪是否雲端尼?首先,商鋪和住房是兩個概念。房價上漲,是因為供需出現了矛盾,購房者較多,需求較大,而供應上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房價會上漲。加上居民對房價有些恐懼心理,也會導致房價恐慌性上漲。相反,商鋪則要看市場變化情況,看消費需求是否也在上漲。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於電商等發展很快,實體店的日子比以前難過,很多實體店甚至出現了關閉歇業現象。因此,商鋪價格很有可能難以上漲,甚至出現了下跌,繼而出現房價上漲而商鋪價格下跌的現象。

其二,商鋪能否漲價,除了要看消費情況的變化之外,還要看商鋪的區位。正如有的房子價格可以幾萬一平米,有的只能幾千一樣,商鋪的區位對其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就算遇到電商衝擊,如果商鋪的區位很好,仍然可以漲價。那麼,所購買的商鋪區位如何呢?是否具備漲價的基礎呢?這也是一個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價上漲與商鋪價格上漲就沒有多大關係。

第三,要看商鋪的面積和結構。有的商鋪,雖然區位不錯,也沒有受電商衝擊很大,但是,結構不好,也會影響商鋪的價格。特別是有的商鋪,怎麼做都無法形成有效的結構安排,經營什麼都很彆扭,如此,價格也就很難漲上去,自己經營也好,別人租賃也罷,都不會給經營帶來好的效益。因此,價格就會很平淡,甚至因為結構不好而價格下跌。

第四,要看有沒有合適的經營者。商鋪的最終價值,體現在經營用途上,體現在經營過程中能否產生應有的效益。如果在經營過程中沒有效益,這樣的商鋪就很難出現價格上漲的現象。毫無疑問,如果有一個好的經營者且經營情況很好,商鋪的價值也就能夠得到充分體現。一定條件下,還可以以較好的價格出售。否則,就只能看別人家的房子漲價了。


譚浩俊


和住宅不好比,要看你商鋪租金漲到什麼程度了,在我們這,房價從5000到8000這期間,租金基本上漲了一倍,按租售比來推斷,你商鋪價值至少翻了一倍,我自己有個案例,11年我買了個商鋪,花64.8萬,當時租1800,去年有人出150萬(買方自負稅費)我沒賣,現周邊都租6000了,我才5000出頭,不過和租客處得來,少點就少點


占卜口


買商鋪真的要慎重,商鋪實在太看位置好壞了。我一個朋友家買的她們那兒旅遊景區門口的一個鋪子,這個鋪子的位置在當初買的時候看圖紙規劃位置是好的,對著一個出入口,但實際修好後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儘管去找開放商鬧了爭取回了一點利益回來,但從最根本上的事情上沒能解決,單價兩萬多,一共25平,花了將近70萬,現在租也租不出去,賣也賣不掉,簡直心都在滴血。

所以要對比住宅的話,踩坑的機會真的小太多了。尤其是一二線大城市的房子,閉著眼睛買都不至於把錢打水漂。


彭蛋蛋彭蛋蛋


商鋪應該漲點,但絕不成比例,現在不管大中小城市或縣城鄉城,只要有樓盤臨街一樓都是商鋪,還不包括大市場和集中商鋪群,具初步統計每十人就有一個商鋪,大多啦!二是現在網購將50%以上的零售業務搶佔啦!現在租商鋪做買賣的人很難掙到錢!商鋪不好出租!所以商鋪價位上漲不可與住宅樓相比!及使個別地區商鋪價位好點,哪也是有行無市!


龍馬精神160712163


住宅對於購買者來說是生活的必需品,同時也是一種商品,但是當“居住”這一基本需求與市場逐利聯繫在一起時,往往受到政策調控的影響。

商鋪本身就是一種產品,是市場經濟繁榮的表現之一,商鋪對於購買者來說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商鋪的高投入、高產出則受到市場的青睞。

在房地產傳統的“金九銀十”季節,市場成交併沒有出現大幅上揚,反而呈現出一定程度的下滑,在政府調控及銀行利率調整的影響下,住宅的持有成本開始增加。

在目前的政策及市場背景下,住宅面臨著政策調控、利率調整持有成本上升、稅費增加購買成本增加上升等因素影響,難以成為首選產品。再加上流動資金存放銀行,在通貨膨脹的貨幣市場背景下,遠遠無法實現其該有的價值。商鋪逐漸成為一個優於住宅又優於銀行存款的性產品,且收益穩定。

一些早期就選擇商鋪進行的者稱:“商鋪能帶來高回報,成長性高、,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他們覺得如果者有足夠的眼光,善於發現該地段未來的價值,商鋪的收益也是驚人的。

地段仍決定回報

“位置、位置、還是位置”,這是業內人士提出的選擇商鋪的首要標準,進一步可解讀成“所選城市在全國的地位、所選區域在城市中的位置、單個項目在區域中的位置”。只有零售業蓬勃的城市,商鋪才值得。當然,好的商圈和地段是必須的。

城市核心地帶、並有著長遠規劃發展的區域,其商圈的價值最有保障,因為現有人氣和商業氛圍擺在那裡,而未來的發展則賦予了它更大的空間。

認為,大商圈的輻射周長之內,都是核心商區,隨著從商圈向四周的擴散,購買力也會遞減。商鋪,購買力強的地區自然更好。而在選好地段這個最關鍵因素之後,再回過頭來看商鋪的價格,計算預期租金水平比上商鋪價格可達到的年,這決定了商鋪者的和回報能否成正比。



深圳裕豐地產歐陽


漲幅取決於人流地段以及需求情況,若周邊人流非常旺 需求非常高這時候的商鋪3倍的價格都可能得,反之雖升值但幅度不大且有價無市。買商鋪需小心謹慎 重點考慮未來的商業發展帶動


粵知房產


商鋪漲沒漲跟經營有關,市場人氣不旺,出租不出去,租金低或收不上來,都是商鋪價格漲不上去的原因,正常好的商鋪的年回報在5%以上,就是好的。


獨處的或熱鬧的


說漲幅肯定沒有住宅漲幅的大,其次就是轉手問題,相對來說轉手住宅的話週期畢比較短些,商鋪的話週期就需要很近了,針對的客戶群體有限!


房產房談


除了步行街的商鋪,其它的還是算了吧,沒跌就算你幸運了,自己能租多少錢算多少錢吧,轉手稅費還高,不好變現。


2016漢堡包


首先住宅和商業分析以下幾點

性質不同,1.住宅是做為廣大人民群眾作為基本需求居住的屬性,在漸漸政策越來越嚴,管控越來越完善,房產暴漲暴跌的時代已經結束,現在很多區域購買三套以上的住宅都受到限制

2.創業是很多群眾作為投資的屬性,主要以出租出售作為回報利益, 但是主要以出租作為回報利益,比如一個200萬的商鋪,租金普遍是在20萬左右,但是這個取決於商鋪的位置,人流,交通,等決定性因素,需要很多的商業眼光和關係,而且在購買的時候需要很多的資金實力

交易成本不同,

1.交易成本方面,住宅的交易成本偏低,主要構成有房子的契稅,個稅,還有中介費,100萬的房子普遍交易成本在3到5萬元,在房產從5000漲到一萬的時候,此房源去交易費所剩餘的利潤額較大,這個方面是由房產區域政策及整體市場而決定的

2.商業交易成本普遍偏高,一成本包括房子的契稅,個稅,還有中介說還有最重要的一個稅費是營業稅,假如100萬的商鋪交易成本大概在10萬到15萬左右,因為交易成本高,所需首付也達到50%,多數商鋪上漲空間不大,但是租金持續上漲,這個是由商鋪的位置,客流及人群決定,建議大家選擇商鋪,要慎重,多參考專業意見

面對客群

1.住宅面對客戶群廣泛,屬於大眾需求,換手率高,需求對象明確,交易率高,

2.商鋪面對客戶群狹窄,屬於部分需求,主要與真對於投資客,手裡資金量大的客戶群體交易低換手率低,交易成本高

其他

1.住宅基本需求貸款首付30%就可以,商鋪基本需求貸款首付正常需要50%,這樣需求基本資金量不同

2. 商鋪的客戶大多數都是之前有過基本住宅才會買商鋪,屬於升級檔理財投資行為

以上為本人編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