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機場:她們是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

景德鎮機場:她們是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

面對疫情,她們比所有人都知道病毒的危險性,卻依舊選擇了逆行而上。她們用不眠不休的的日日夜夜,將疫情阻擊在萌芽當中,她們就是景德鎮機場的“雙琴天使”——護士張琴和朱慧琴。

張琴、朱慧琴,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派駐景德鎮機場的常駐護士。自1月23日景德鎮機場啟動新冠疫情防控預案以來,她們就明白了“堅守”的含義。她們每天早上跟著航班上崗,在負責日常應急醫療救護的同時還要負責為出入機場人員開展體溫檢測、統計上報檢測人數及發熱人員信息、處理醫療廢棄物以及對醫護場所消毒等工作。

“醫院派了我們作為機場的常駐護士,我們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嚴防死守,不放入任何一個可疑的發熱病人,也不放走任何一個潛在的病毒攜帶者。”朱慧琴說道

一般體溫超過37.2℃,還要用體溫計進行復測。“對機組反映的發熱旅客我們更是謹慎小心,有時甚至要反覆檢查,一旦發現旅客有發熱症狀,我們就要依照診療規範將發熱旅客送往指定醫院,同機的密切接觸旅客也要接受醫學觀察,工作量大幅增加。”張琴介紹道 。

景德镇机场:她们是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

由於工作的關係,朱慧琴沒有時間照顧兒子,10歲的兒子每天自己一個人在家。“我每天五點半起床為兒子做好一天的飯,中午和晚上他自己熱飯或者煮方便麵吃。他很乖、很懂事”,“我每天下班都是晚上12點多,回家後不敢開燈,怕兒子醒了要我抱他。每次想兒子了,只能白天通過視頻見面,最對不起的,還是我兒子。”朱慧琴說著說著哽咽了。

1月26日,從昆明飛往景德鎮的SC8836航班出現了一名發熱旅客。已經連上兩天班的朱慧琴跟隨醫師火速趕往現場。發熱旅客是一名四歲半的小孩,水銀溫度計複測他的腋溫是37.6℃,低熱,伴腹瀉,無咳嗽症狀,機上部分乘客神色出現慌亂。朱慧琴與醫師胡吉琳一起鎮定地詢問患兒母親發病始末、臨床症狀及2周內的接觸史,並立即安排120急救車送發熱旅客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中午12點,當獲知旅客已排除新冠肺炎感染時,朱慧琴長長地舒了口氣。

景德镇机场:她们是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

1月29日,晚上20:10,接站調通報,從深圳飛往景德鎮的zh9519次航班有位旅客測溫顯示37.7℃,張琴接到通知後,飛一般地跑上樓,安排旅客休息片刻後再進行復測,複測旅客體溫為36.6℃,無發熱症狀。工作結束後,張琴斜躺在候機廳座位上,面露痛苦的表情。原來,她已經腰痛很長一段時間了,每天要在幾個測溫點來回奔跑,每個航班要為進港旅客測溫,連續十幾天的上崗,她實在堅持不住了。她說真想好好在床上趟一整天啊。她太需要休息了。

沒有豪邁的誓言,只有堅守的身影!用愛隔離病魔的蔓延,用愛迎接春天的到來。雙琴合璧,托起一個個怒放的生命,向她們致敬,景德鎮機場的白衣天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