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剪辑的“三个阶段”,学习中或准备学习的你,到哪阶段啦?

今天来写个比较完整的总结吧,来聊聊剪辑学习的过程。也算是写剪辑的一个小结束,后期再根据不同问题去写。

之所以把剪辑放在第一位去写,是因为影视后期制作流程的第一步和最后一步都跟剪辑息息相关,可以说剪辑在整个影视片制作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奥斯卡就专门设有“最佳剪辑”成就奖,可见剪辑的“受欢迎度”和“被认可度”多高。

学习剪辑,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剪出好看的片子,能“剪出戏来”,想达到这个目标,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但剪辑也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说白了,剪辑就是一门手艺活,就像厨师的厨艺,学会并不难,学精却有很长的路去走。就像厨师可以去培训学校学习,跟着大厨学习一样,只要方法找对,跟对人,厨艺迟早能学精。

剪辑也是一样,找到剪辑的规律,按部就班,如果有人指点,那学精也是早晚的事情。

其实剪辑学习无非就“三个阶段”,看完你心里就有底了。

学习剪辑的“三个阶段”,学习中或准备学习的你,到哪阶段啦?

第一阶段:剪辑工具的掌握。

第二阶段:学习剪接技术和苦练剪辑技巧。

第三阶段:提高文学修养和剪辑艺术水平。

一一细说,看看你处于哪个阶段?

第一阶段:剪辑工具的掌握,之前要跟胶片,器材,底片等等设备打交道,现在不用了,学会一俩款剪辑软件就可以了,拿最常用的剪辑软件PR说明。

很多人说PR是专业级别,功能很繁琐,其实个人觉得,PR真的算是比较友好的一款软件了,对比其他AE、C4D特别是MAYA来说。

其实PR的设计界面本来就是模块化的,我们学习的时候,只需要一个个模块或者面板去了解,多去实操,找一些视频试试效果,这里提醒一下,做任何项目之前,要做好素材备份,最好是多重备份,不然软件出问题就真的“凉凉”了。

这个阶段,建议少看书,多去练习软件,正常练习1-2周,基本就能掌握软件基本操作了,可以算是入门级。

学习剪辑的“三个阶段”,学习中或准备学习的你,到哪阶段啦?

图片所示,是我“常用工作区”的一个截图,大家也可以选择默认的或者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去自定义。

学习软件其实很简单,一个个板块去熟悉,不要怕犯错。

比如,菜单栏,打开关闭项目,导入导出文件,窗口调整等等,基本上PR的功能都能在菜单栏找到。

这里吐槽一下,很多人喜欢收藏各种快捷键大全,其实不同版本不同软件都是有细微区别的,软件本身就自带快捷键,菜单栏里的编辑下面就有快捷键大全(根据你用的版本或者你自己的使用习惯去调整就行)。之前你收藏的各种快捷键大全真的可以去“吃灰”了。

学习剪辑的“三个阶段”,学习中或准备学习的你,到哪阶段啦?

项目面板:主要用于输入、组织和存放原始素材。说白了,就是存素材的地方。

时间轴面板:可以说是核心,编辑影片的过程,大部分工作是在时间线上完成的,对素材的剪辑、插入、复制、粘贴、修整等等。

拖动新的序列进去,有时会提示剪辑和序列设置不匹配,更改的话,就是将序列的设置改成剪辑的一致;保持的话,就是将剪辑的设置改成序列的一致,有一点区别。

监视器面板:就是节目面板和“源”面板,主要是显示你编辑的效果。“源”面板因为没有在编辑状态 ,所以图片没显示。

效果面板:其实就是PR的各种特效和转场功能的存放区,一般结合效果控件面板去使用。

还有很多历史、信息、工具等等面板,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里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至于软件怎么学习,说一下个人看法吧。

PR功能比较多,所以界面和面板比较繁琐,我个人建议“拆开”来学。每个面板的功能其实都是一个独立的工作区,我们可以一个个面板去操作,去熟悉它对应的操作和效果,这个阶段不要在乎什么视频效果怎么样,达到熟练工具的目的就行。

每个面板熟悉之后呢,可以设置好一个自己常用的工作区界面,就可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了。

第二阶段:剪接技术和剪辑技巧学习

学习剪辑的“三个阶段”,学习中或准备学习的你,到哪阶段啦?

这个阶段的学习,之前有写过相关文章,不懂的可以进去看看。因为涉及到一些概念的理解和专业术语的理解,这个时候就建议选择系统培训了。

其实就和我们学说话一样,都是跟着长辈、跟着电视机等等去学会简单说话,但如果想让“说话”作为一项技能打造,比如做主持人,系统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自学成才的真的不多,如果你天赋过人,当我没说,嘿嘿。

第三阶段:提高文学修养和剪辑艺术水平

影视文化理论学习和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的学习。

这个阶段,已经偏向理论的学习了,看书是必备的。

学习剪辑的“三个阶段”,学习中或准备学习的你,到哪阶段啦?

梅里爱、史密斯、埃德温·波特、查尔斯·百代、格里菲斯、爱森斯坦、戈达尔、傅正义等等大师的书可以多去看看。

真的不建议先看这些书,再来学剪辑,不然真的会把人搞懵圈的。没到这个阶段,可以偶尔看看,找点灵感,但你非要什么都看明白再去做,估计“挫败感”会让你痛不欲生。

然后多去听听不同门派的表演艺术,集众家之长,提升自己的审美和艺术感。

这里很多人纳闷,为什么我从始至终没有提到“看电影学习”这事,因为作为一名剪辑师,阅片量是最基础的要求了,多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作为剪辑师,看电影就好好享受,没必要搞得那么累,天天脑海里都是“剪辑”的事。如果觉得这个影片剪得好,我们再去好好研究就行。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生活为了工作,没错吧?

想成为一名剪辑师,最起码要尊重这份职业,多去操作练习,多观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还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能独立思考,这样,你已经“登堂入室”了。

最后,大家到哪个阶段了呢?反正我还在第二阶段深耕中,第三阶段还属于“刚刚入门”吧?

一起加油。

未完待续。。。

如果你对我的故事感兴趣,对影视感兴趣,就一起关注影小白的成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