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榮寧二府是怎樣過元宵節的?

春日之虎


紅樓夢裡面賈府是皇親國戚,地位尊貴,又加上元春省親,自然元宵節是辦的豪華奢侈了,古人云,天上元宵,人間燈夕,可見中國從古代就特別重視元宵佳節的,何況賈府這豪門貴族!就是元春這諸燈上下爭輝,心中也不禁說奢華過度了。賈府為了做好元宵佳節時元春的省親工作,下了老本,可以說就是為這次重大省親過節失血過多,虧空了。同時也是賈府由盛而衰的重大節點。那豪華遊船,錦繡花燈無不顯示出豪華氣派,彰顯賈府的權勢與地位,元春做了皇妃,賈府成了皇室親戚,這也讓賈府的政治地位空前絕後了。但是元春眾姐妹燈謎卻真成了不祥預兆,賈政這個聰明人曹雪芹這樣寫到:

賈政心內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響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盤,是打動亂如麻。探春所作風箏,乃飄飄浮蕩之物。惜春所作海燈,一發清淨孤獨。今乃上元佳節,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為戲耶?”心內愈思愈悶,因在賈母之前,不敢形於色,只得仍勉強往下看去。在我看來,曹雪芹濃墨重彩的渲染元宵節,更加襯托出後期的賈府沒落之悲。一悔二恨三悟是曹雪芹借元宵節發出的感嘆與悲情!或許這正是人們為啥喜歡這部作品的原因吧!


厚德載物健行天下


首先梳理一下元宵節的由來:

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世認為是正月十五的開端。《史記、樂書》"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應是燈火輝煌,笙簫鐘磬通宵的。

還有一說為漢明帝倡佛,在正月十五與僧人觀佛骨舍利,點燈敬佛而起。

在隋前後只稱"正月十五"或"月望";唐初受道教影響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宋稱"燈夕”及以上稱謂。明延續,清有"燈節"之名。

唐人盧照鄰詩曰:錦裡開芳宴,蘭紅豔早年。

李商隱詩曰: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空蓋隘通衢。

張祜詩曰: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宋只舉一例:

歐陽修詩曰:去年元月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從以上詩中看出,元宵節在唐代僅限於上層(也訂為節、但民間不盛),文字當中沒有設計到老百姓,估計老百姓也只是點個燈什麼的。/到宋歐陽修詩中的"花市""燈如晝""柳梢""人約"等的詞看出民間已大興了。

書歸正傳,寧榮二府的元宵節其本承襲了士大夫層及文人墨客的燈節方式,公卿階層的奢靡與文人階層的詩、迷、聯、對等。


雲鶴166082174


寧榮二府過元宵節,是在榮府府內,關住府門,自成一體的家族團圓誤樂的方式。自已府大人多,各種設備齊全,更有自家的戲班子。一大家子老小及丫環小斯、婆子傭人幾百口人,熱鬧非常。

本書裡詳細描寫了賈府的兩個元宵節,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倫樂寶玉呈才藻〉,把賈妃元宵節省親的排場展現給了讀者:‘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在五十三回、五十四回兩大篇幅給讀者呈獻了寧榮二府過年節的景象。寧榮二府年除夕早上由賈母有誥封者,皆按品級著朝服,坐八人大轎帶領眾人進宮朝賀,行禮領宴畢回府,隆重的在宗祠裡祭祖。初一五更又按品大妝,擺全副執事進宮朝賀領宴回府。然後天天吃年酒,廳上院內皆是戲酒,親友絡繹不絕,一連七八日才完了。接著元宵節將近,寧榮二府張燈結綵,賈赦、賈珍各請賈母吃了一次酒飯。十五日之夕,賈母便在大花廳上命擺酒席,定一班小戲,滿掛各色佳燈,帶領榮寧兩府各子侄孫男孫媳等家宴。焚著御賜百合宮香,其佈置擺設一盡繁花。大家吃酒觀戲,爭相敬酒。看了訂來的戲班的戲,又叫來梨香院自家的戲班子,芳官唱了《尋夢》,葵官唱了《惠明下書》,文官唱了《尋夢》《下書》,只用提琴與管簫合,很清雅,發脫口齒喉音均屬一流,聽的眾人鴉雀無聞。聽完戲是做遊戲:擊鼓傳梅,輪流吃酒講笑話。最後在府院內放煙火,各處進貢的煙火,精巧且花樣俱全。

一般百姓家,包括甄士隱那樣的小康之家,也都是小門小戶的,過元宵節只在家裡吃酒飯,看煙花、雜耍要去大街上的。寧榮二府兩處大宅佔了半座城,園林、水溪、家廟、戲班具全,家下清客傭人眾多,過年節各種娛樂之事不用出府,想看戲及雜耍就請進府裡。除了朝賀及祭祖,就是吃酒飯、看戲行樂。











樂觀ww


紅樓

哦!賈府的元宵排場大著呢?除了全府上下人等都要換上節日的新裝,張燈結綵,設燈迷大會,誰猜透者有賞線。賈元妃賜宴閤家迎家宴席,大觀園結社起起會,都是一些姑娘,姐妹們,燈紅酒綠,猜權行令,提詩作對,調笑風生,樂不可支。這不愧為大戶人家過節日。

。他們分門別類:以賈政為首的邀了一些官場宻友有反文輩一起作陪。女眷:以王夫人為首團聚趣樂。老太君參於小姐妹們一起起樂,稱作老小和。

。總之元宵節日皆大歡喜,可是忙壞了一幫丫環,侍女,老媽子。


老龔166916589


《紅樓夢》中描述了兩次元宵節。

第一次是烈火烹油,錦上添花時,在元宵節元春省親。

儘管一樹萬燈,儘管花葉皆為綾羅廠所制,綁在樹上;儘管湖中也裝上了鳧、鶴之燈,照的亮如白晝,連元春都說太靡費了。

看風景,贈堂名、對聯,作頌聖詩,祖孫、父女、姐弟、姐妹寒喧,演戲。

不大象過元宵節,到是正經接皇妃之駕。

這一次元春省親的元宵節,為賈府經濟上的衰敗打下了基礎。

第二次寫元宵節是賈府老夫人、小姐們的節日,賈赦、賈政自與門客們過節。

小戲子們演戲,巴結上老夫人,用筐盛銅錢,賈母一聲賞,滿臺銅錢亂飛。賈母更是風雅,要求唱戲時一概伴奏取消,只留笛和笙管。

酒宴後放煙花,宴會庭上掛有大花燈,靠每個人的小桌上還有吊燈。

可真是天上神仙府,人間妃子家。

但已預示著盛極必衰,離設落已經不遠了。


旁觀者嵐


書中故事宮中元宵除了大擺筵席,猜燈謎,還有很多有趣的飲酒對詩活動


山石道人評紅樓


這樣的問題,自己看書就行了。但你要明白,元霄節是作者最大的痛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