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門、發證、鋪草墊,看一個街道防疫戰中的基層智慧

在防疫戰的“最後一道防線”中,基層的智慧總是在不斷湧現。2月8日,記者蹲點杆石橋街道,這裡的各個防疫點位上,在每日的消殺、摸排、值守之外,面對開放式小區、沿街樓院等管控難題,街道和社區還用上了許多新點子。

最早封閉隔離的開放式小區

8日早上7點,樂山小區志願者田乃燕來到小區西入口,開始她一天的值崗,沒過多久,就陸續有了進出小區的居民和車輛,“大爺您來這邊刷下身份證,測個體溫。”田乃燕叫住居民。將身份證放在讀卡器上,電腦上就會顯示出其個人常住地等信息,“每個都要仔細查看,”說完,田乃燕還不忘叮囑老人少出門、戴口罩。

作為市中區第一個進行隔離封閉的老舊開放式小區,樂山小區對7個出入口實行封閉式管理,僅留兩個出入口,整個杆石橋街道對8個社區,388棟居民樓的66個出入口壓縮至28處卡口。每一處的人車流量壓力可想而知,像田乃燕一樣的值守人員要一刻不停地重複著查驗,從年前到現在的每一天當中,這一動作已經熟極而流。

田乃燕值崗的地方,還是樂山小區唯一一個車輛出入口,和另一個卡口不同,這裡的地面上鋪著一層厚厚的草墊,“這是我們獨創的消毒法,反覆給草墊噴灑消毒液,這樣車輛駛過也能給輪胎消毒,有效的隔離了病毒的傳入。街道轄區每個卡口都有。”正說著,田乃燕就又拿起噴壺給草墊噴了一遍消毒液。

對樂山小區綜合黨委書記譚欣而言,在十多天的戰疫中,最令她感動的就是像田乃燕一樣無條件投入戰疫當中的人們。社區發動招募令後,有志願者200餘人加入到了一線。“兩天前的晚上七點多,我在社區群裡問有沒有願意來參與防疫的志願者,剛開始沒有收到回覆,心裡還有點失落,沒想到過了5分鐘,一個接一個的志願者直接來居委會找我報名。”

其實,每一個志願者背後都有自己故事,田乃燕的父親剛剛去世,她自己還有嚴重的貧血症,仍然帶病上崗,在她值崗的時候,家中只剩16歲的女兒照顧患中風的母親。但從她服務居民時熱情的臉上,絲毫看不出這些背後的辛酸。“哪個志願者不是拖家帶口的啊?都不容易,但想到能在這種時候發揮作用,就很有動力。”

装门、发证、铺草垫,看一个街道防疫战中的基层智慧
装门、发证、铺草垫,看一个街道防疫战中的基层智慧
装门、发证、铺草垫,看一个街道防疫战中的基层智慧装门、发证、铺草垫,看一个街道防疫战中的基层智慧
装门、发证、铺草垫,看一个街道防疫战中的基层智慧装门、发证、铺草垫,看一个街道防疫战中的基层智慧

沿街獨棟獨院裝上大門

除了刷身份證,查驗身份還用上了臨時通行證,下午一點,在杆石橋街道新市社區民生大街卡口,有居民帶著身份證來換領每戶一張的“臨時通行證”,有了這張證,可以減少重複登記,簡化不必要的手續,防控更加科學高效。

下午兩點,新市社區綜合黨委副書記姜建峰正在民生大街54號門前執勤,他所在的這條街很特別,沿著民生大街東側從南往北走,能看到13棟四層高的居民樓,每一棟都是獨棟獨院,16家住戶,“這些沿街樓院基本都是鐵路小區,沒有物業管理,以前是沒有門的,我們剛給裝上,每戶居民家配發兩把鑰匙。”

果然,這些白色的門都是嶄新而且上鎖,走到最北頭的民生大街32號,四個工人剛剛給這個院子也裝上大門。正對大門的院內還裝上了攝像頭,每個值守人員都能從手機上實時看到進出情況。“我們24小時在這值守,一南一北,中間還安排一個人來回巡邏。”姜建峰說,這些原本開放式的居民樓居住人員也比較複雜,不少租房客,通過裝門加值守的方式能夠有效控制進出,保證居民安全。在杆石橋街道整個轄區,用2天時間內安裝千餘平隔離門,涉及居民2000餘戶。

馬路對面,德勝街社區綜合黨委書記安樂正在盯著民生大街35號的大門安裝。“為了防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出,我們白天值守,晚上9、10點鐘後統一鎖門,居民進出可以給我們社區和網格員打電話,我們24小時值班。樓長、志願者也配發了鑰匙。”

安樂所在的轄區,濟南市婦幼保健院附近車流量一直不小,在摸排人員的同時,為了讓就醫市民更快通行,建國小經三路西口上設置了兩個標牌,左側是去婦幼保健院的車輛通道,右側是小區居民出行通道,由於一上午車流量就能達近千輛,有6到8人在此值崗,分流登記、測體溫兩不耽誤。

6小時入戶摸排160戶

下午3點半,網格員韓瑞娟拿著一摞登記冊出現在岔路街小區1號樓下,她此行是為了繼續摸排樓上80戶居民的情況。

“主要再看看那些沒回來的居民家裡有人了沒。”韓瑞娟手上的名冊中,按順序登記了樓上每一戶居民的姓名、聯繫方式、常住地、近期活動範圍等信息。這是她反覆入戶5次收集到的信息,因為有些居民一直不在家,其中部分留了空白。

1號樓的2樓,韓瑞娟開始敲第一扇門,“前五次來家裡都沒人,不知這回有沒有。”敲了10分鐘後,原以為此行又落空了,沒想到一個小夥子開了門。

“這幾天去過什麼地方啊?現在疫情嚴重,別去人多的地方。儘量少出門,出門要戴口罩。”韓瑞娟邊問邊叮囑,把鑰匙遞給居民後,又轉向下一戶。作為杆石橋街道啟明裡社區的一名網格員,韓瑞娟分管4棟樓160戶的信息採集,而要把這160戶全走下來,需要6個小時。

不止如此,她還要每天對這4棟開放式居民樓進行消殺,給居家隔離人員測體溫、送菜,另外還要和同事輪流值守社區卡口。一個網格員的一天,就這樣排的滿滿當當。

“辛苦是肯定的,但想到擔負著數千人的生命安全,就覺得很值得。”韓瑞娟說。像她這樣的網格員還有很多,杆石橋街道共有23個三級小網格,網格員還組建了5個流動巡邏隊,進行24小時巡邏。

晚上9點,氣溫降到零下,啟明裡社區入口處,行人車輛比白天少了很多,韓瑞娟仍在寒風中值崗,冷了就走幾步跺跺腳,這天晚上,她10點下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於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