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學習?家長應重視榜樣的力量,以及環境教育重要性

故事案例

莉莉正坐在書桌前發呆,媽媽推門後看見莉莉在發呆,然後質問莉莉:“不是讓你學習嗎,怎麼還在發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你到底懂不懂啊,現在趕緊學習!”

莉莉不緊不慢的打開課本準備學習,媽媽看到莉莉終於學習了,然後就開門走了出去,過了半個小時之後媽媽又悄悄打開了莉莉的房門,結果又發現莉莉又在發呆,這下媽媽再也忍不住怒火了,劈頭蓋臉就訓斥了莉莉一頓,莉莉委屈的表示:“你們都在外面玩手機,幹嘛讓我一個人在屋裡學習,憑什麼呀”。媽媽憤怒的表示:“你還學會頂嘴了是吧,你學習是為了自己而學,你現在只有好好學習將來才能過得好,我跟你爸也不指望你能大富大貴,只要你將來別啃老就行了”!

孩子不願意學習?家長應重視榜樣的力量,以及環境教育重要性

莉莉對媽媽說:“我保證將來不啃老,你現在就讓我玩手機吧”。媽媽瞬間被氣懵了,沒忍住當場打了莉莉一巴掌,然後莉莉憤怒的大喊:“不是你之前說過嘛!考上大學也不一定有份好工作,那這樣我幹嘛還要學習”!

媽媽聽到莉莉的這句話瞬間就愣了,那句話只是她用來寬慰鄰居的一句話,當時鄰居家的女兒高考失利,沒有考上大學,她隨口就說出了這句話,沒想到這句話卻被女兒記在了心裡。

看到女兒瞪著一雙大眼睛,憤怒的盯著自己,媽媽的心裡也不是滋味,讓女兒好好的學習是為了女兒好,怎麼她就不懂得這個道理呢?

孩子不願意學習?家長應重視榜樣的力量,以及環境教育重要性

案例分析

幾乎每一位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將來有一份好工作,在這個社會中不要生存的太過艱難,為人父母也就安心了。當看到孩子不學習的時候,父母會憤怒也在常理之中。

莉莉根本無心學習,一直坐在書桌前發呆,她的媽媽看到這一幕之後也跟所有家長的反應一樣,特別的憤怒,只可惜莉莉的媽媽只知道一味的斥責莉莉不學習,卻疏忽莉莉不學習的原因是什麼,不想學習只是一種行為,一味的斥責不會讓孩子愛上學習,反而很可能會引發孩子的厭學心理。

巴甫洛夫曾經提出過條件反射理論,這個理論是指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繫。

當父母總是訓斥孩子不好好學習的時候,孩子對學習這件事情就會格外的敏感,負面情緒比較大,每次一學習的時候這些負面情緒就會瞬間湧現出來,這就是一種條件反射。

孩子不願意學習?家長應重視榜樣的力量,以及環境教育重要性

很多家長也很莉莉的媽媽一樣,只知道一味的鞭策孩子學習,卻不知道尋找一下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長此以往很容易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只有孩子內心由衷的愛上學習,孩子願意鑽研學習,這樣的學習效率才會飛速提高。

故事中的莉莉指責媽媽:為什麼媽媽跟爸爸可以在外面玩手機,只有她一個人在屋裡學習。莉莉反應的這個問題也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存在的一個問題,很多家長只知道鞭策孩子努力了,卻疏忽了教育環境的重要性,也疏忽了榜樣的力量,身教重於言教!

孩子不願意學習?家長應重視榜樣的力量,以及環境教育重要性

壞的家庭環境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1.不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播種行為,就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穫命運”。

這句話也道出了習慣對孩子的重要性,良好的行為習慣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這需要父母潛移默化的引導才可以,倘若父母沒有一個好的行為習慣,孩子也很難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在開頭講述的事例中,莉莉之所以無心學習想要玩手機,正是因為她的父母也喜歡玩手機,父母只知道鞭策莉莉學習,卻沒有約束自己的行為,所以莉莉才會憤憤不平,認為只有自己一個人學習很委屈。

孩子不願意學習?家長應重視榜樣的力量,以及環境教育重要性

家長或許會想:現在多麼好的教育環境啊,我們當年哪有這麼好的教育環境,孩子學習是為了自己而學,自己的事情怎麼這麼不上心呢,簡直是不知好歹。

我只能明確的告訴家長,孩子終究只是一個孩子,沒辦法全面考慮事情,自我約束能力也不強,根本不會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曾讓4歲兒童單獨觀看一部電影,電影中有一個畫面是一位成年男子毆打玩具娃娃的場景,後來實驗者將這個兒童帶到一間有娃娃的遊戲室裡,這個兒童也對這個娃娃表現出了攻擊行為,這個實驗足以說明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倘若家長沒有做好榜樣,只知道單方面鞭策孩子,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孩子怎麼可能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不利於孩子養成健全的人格

在開頭講述的事例中,媽媽看到莉莉在發呆,於是憤怒的斥責莉莉,在聽到莉莉頂嘴以後還打了一巴掌,這種教育本來就是一種畸形的教育,這種畸形的教育只會導致親子關係惡化,孩子長時間被負面情緒籠罩,不利於孩子養成健全的人格。

更何況當家長一味只知道強迫孩子學習的時候,也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導致孩子更討厭學習。

孩子不願意學習?家長應重視榜樣的力量,以及環境教育重要性

如何才能讓孩子主動學習?

1.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這裡說的良好的學習環境並不是單純的指安靜的學習環境,而是指家長要以身作則,用行為來影響孩子,讓全家人都沉浸在一種學習氛圍中,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用言行舉止去影響孩子,引導孩子愛上學習。

2.注重孩子的學習過程

我在現實生活中發現,很多家長只知道關心孩子的成績,根本不在乎孩子的學習過程,只知道一味的孩子報補習班,一味的鞭策孩子好好學習,當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就主觀性的認為是孩子不努力。

家長要做的是注重孩子的學習過程,孩子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要跟著孩子一起去分析原因,只有找到問題所在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孩子不願意學習?家長應重視榜樣的力量,以及環境教育重要性

總結:當家長髮現孩子不喜歡學習,一提到學習孩子就反感的時候,家長應認真的考慮一下,哪些原因導致孩子有學習障礙,找到原因之後再對症下藥,除此之外家長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用言行舉止影響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