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應制詩第一,王維和唐玄宗的這首詩,寫出了大唐盛世的風流

應制詩,是古代臣子奉皇帝命所寫的詩,這樣的詩多歌功頌德,鮮少佳作,唯唐王維唱和唐玄宗的《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一詩,較為經典,被蘅塘退士選進了《唐詩三百首》,成為應制詩的代表。清人沈德潛評價此詩是應制詩第一。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王維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雲裡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玩物華。

古代應制詩第一,王維和唐玄宗的這首詩,寫出了大唐盛世的風流

奉和聖制,即奉皇帝命,唱和皇帝寫的詩。聖制就是皇帝寫的詩。開元二十三年(735),唐玄宗築閣道聯通大明宮和興慶宮,題中蓬萊就是大明宮,閣道,即聯通樓閣的複道。唐玄宗在閣道中游覽,途中遇春雨,寫了一首《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並命王維唱和,王維寫下此詩以和,現在唐玄宗的詩沒有留下來,王維的詩卻成了應制詩中不可多得的經典。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首二句寫帝都形勝。渭水曲折地流過秦地,渭水邊的黃山,盤繞在漢代的黃山宮腳下。這兩句一是以全景的視野寫出唐國山川拱衛長安城的宏大氣勢,二是以“秦”、“漢”二字點出長安城的歷史厚重感,出筆不凡。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頷聯方點出唐玄宗在閣道上雨中春望。鑾:[luán]輿,是皇帝的車駕。迵出,遠遠高出。皇帝的車駕,遠遠高出宮門的柳樹,皇帝站在閣道上,回看園林中的繁花。

閣道是架設在空中,就像現在的天橋,所以皇帝的車駕才會高出千門柳。

古代應制詩第一,王維和唐玄宗的這首詩,寫出了大唐盛世的風流

雲裡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頸聯寫皇帝雨中春望的美景,是寫景名句。

雲氣迷漫,一對凌空的鳳闕高聳,春雨茫茫,春樹掩映著萬千人家。

這一聯既然寫皇宮,也寫百姓之家,展現出長安城的闊大、壯觀和昌盛。“雲”、“雨”二字的渲染,將二者融合在一起,這景象似乎隱含著皇帝和臣民的和諧關係。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玩物華。

應制詩,免不了要歌頌皇帝,王維也不能免俗。最後一聯說,唐玄宗出行,是為了乘著陽氣要把農事的政令傳佈,不是單純地為了遊玩。

也許唐玄宗當時也就是為了賞玩景物,不過,這樣的歌頌有了一種委婉的規勸效果,下次唐玄宗想遊玩,還得找點正當的理由了。

古代應制詩第一,王維和唐玄宗的這首詩,寫出了大唐盛世的風流

清人沈德潛《唐詩別裁》中評說:“結意寓規於頌,臣子立言,方為得體。應制詩應以此篇為第一。”

今天來看,這只是一種確實只是一首歌頌太平的詩,然而王維寫得高華典雅,他優美的語言寫出了那個令人嚮往的大唐盛世的風流,詩中描寫的景象至今令人神往,所以這首詩能從萬千應制詩中脫穎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